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芝瑛

作品数:11 被引量:158H指数:8
供职机构:杭州西湖水域管理处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浙江省科技厅新苗人才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疏浚
  • 3篇引水
  • 2篇营养化
  • 2篇疏浚工程
  • 2篇水生
  • 2篇水质
  • 2篇水质改善
  • 2篇群落
  • 2篇总磷
  • 2篇总磷模型
  • 2篇浮游
  • 2篇浮游动物
  • 2篇富营养化
  • 1篇氮磷
  • 1篇氮磷流失
  • 1篇氮磷流失特征
  • 1篇底泥
  • 1篇点源
  • 1篇点源污染
  • 1篇对流扩散方程

机构

  • 10篇杭州西湖水域...
  • 5篇杭州市环境保...
  • 3篇浙江万里学院
  • 2篇浙江省水利河...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杭州市环境监...
  • 1篇杭州市西湖水...

作者

  • 11篇吴芝瑛
  • 5篇虞左明
  • 3篇李共国
  • 3篇徐骏
  • 2篇朱军政
  • 2篇韩曾萃
  • 2篇江影
  • 1篇蒋华兵
  • 1篇盛海燕
  • 1篇邓开宇
  • 1篇冯宁
  • 1篇蒋轶锋
  • 1篇韩轶才
  • 1篇姚佳玫
  • 1篇吴洁
  • 1篇许云台
  • 1篇任来法
  • 1篇张国亮
  • 1篇杨帆
  • 1篇王翠翠

传媒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 2篇湖泊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声学技术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2篇199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杭州西湖总磷模型及其治理应用(Ⅰ)被引量:16
2005年
在分析流域产磷、底泥释放磷负荷及磷的沉降定量研究的基础上,用TP质量平衡模型验证了近20年西湖治理前后全湖、全年平均浓度及年内各月浓度。在此基础上,预测了西湖进一步治理(包括截污、引水、配水)的定量效果。
韩曾萃朱军政江影吴芝瑛徐骏
关键词:总磷磷负荷底泥TP
杭州西湖总磷模型及其治理应用(Ⅱ)被引量:9
2005年
在杭州西湖总磷模型及其治理应用(Ⅰ)的研究基础上,再用平面二维水动力方程、对流扩散方程(其中考虑了底泥沉降及底泥释放同时发生的水与底泥双层介质的交换)数值解,对一个进出水口,引水量2000万t/a8个点浓度的平面分布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多个进水、出水口的布局和引水增加后对西湖各水域水质改善程度。又用最新水质资料作了预测验证。
韩曾萃朱军政江影吴芝瑛徐骏
关键词:总磷对流扩散方程进出水口水质改善水质资料引水量
“ACP-1”声学泥沙浓度剖面测绘仪在西湖淤泥探测中的应用
1999年
“ACP-1”声学泥沙浓度剖面测绘仪在杭州西湖淤泥探测中得到成功应用。在声学剖面图上以不同色彩清楚地显示出西湖中沉积分成三层:流动层、软泥层和硬底层。由声学探测得出的分层结构和每层厚度与应用传统的柱状样探测结果一致。
吴芝瑛任来法
西湖龙泓涧流域暴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被引量:15
2016年
为掌握西湖入湖溪流龙泓涧流域非点源污染现状,研究了一年内3场暴雨径流过程中营养盐的流失特征.结果表明长历时暴雨事件一般会形成多个径流峰值,而其滞后于雨强峰值的时间取决于当次强降雨的分布.降雨的初期冲刷效应与前期降雨量有关,前期降雨量越少,总磷和氨氮的初期冲刷效应越明显,在退水阶段滞缓的壤中流会使总氮和硝态氮再产生一个浓度峰值.径流中各形态氮素的平均浓度(EMC)与降雨量、降雨历时、最大雨强和平均雨强均表现为负相关,与前5 d的降雨量表现为正相关,而总磷的EMC值与氮素有相反的变化规律.径流营养盐迁移通量随降雨量的增大而上升,Pearson分析表明总氮、硝态氮与径流水深(流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总磷、总氮、硝态氮和氨氮的平均迁移通量分别为34.10、1 195.55、1 006.62和52.38 g·hm^(-2),硝态氮为主要的氮素迁移类型(占总氮的84%).
杨帆蒋轶锋王翠翠黄晓楠吴芝瑛陈琳
关键词:非点源污染径流
杭州西湖水生高等植物的恢复与水生生态修复被引量:25
2005年
在过去的50年,西湖一直被富营养化问题所困扰。迄今为止,采用了各种工程措施进行治理,耗资数亿,但收效不明显。为了进一步解决西湖富营养化问题,提出需要用生态方法去解决生态问题,通过生态学手段,恢复、重建高等水生植物群落,增加水生生物多样性,改善西湖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控制藻类来修复西湖水生生态系统。科学地选择先锋种类组合、消除草食性鱼类的影响、合理地控制水位是西湖水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措施。
吴芝瑛吴洁虞左明
关键词:水生生态系统生态修复生态问题高等水生植物草食性鱼类
疏浚后杭州西湖富营养化评价被引量:5
2007年
以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c)法评价疏浚前后杭州西湖(Ⅰ-Ⅳ站)的富营养化水平,并与水体浮游动物生物量指标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Ⅰ站和Ⅳ站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年平均值下降幅度较大,Ⅱ站和Ⅲ站TLIc年平均值下降幅度较小。疏浚促进了西湖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降低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抑制底泥中磷的释放。湖水TLIc值随浮游动物生物量升高而显著增大,并以轮虫生物量与TLIc值之间的正相关性最稳定。
楼威周佳音李共国吴芝瑛虞左明
关键词:富营养化疏浚浮游动物
西湖水体质量预测——关于“西湖疏浚工程规划方案”实施成效的探讨
<正>自七十年代以来,国家先后投资五千多万元资金对西湖的环境采取了多种整治措施,但西湖水质的好转仍十分缓慢。据中外专家研究论证,认为西湖底泥是关键所在。因此,于1997年底由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推出了"西湖疏浚工程规划方...
吴芝瑛
文献传递
杭州西湖底泥疏浚工程的生态效应被引量:65
2008年
杭州西湖一直被富营养化问题所困扰.迄今为止,先后采用了多种工程措施进行治理.通过对杭州市政府1999-2002年对西湖实施的底泥疏浚工程前后沉积物中营养物质含量、水质以及水生生物群落各主要类群等方面的研究,评价了此次工程对减轻西湖的营养盐内负荷、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效果,探讨该工程的生态风险及对西湖水生生态系统重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疏浚工程降低了西湖各层沉积物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含量,尤其是沉积物表层10cm中的有机质、总氮和有机磷含量均有明显的下降;疏浚后西湖水体与富营养化相关的主要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水体中浮游植物密度、生物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群落中蓝藻比例下降;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有所增加;疏浚后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群落快速恢复;疏浚后的水生生物群落指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所减轻.
吴芝瑛虞左明盛海燕徐骏韩轶才许云台冯宁姚佳玫
关键词:疏浚富营养化沉积物水生生物
引水和疏浚工程支配下杭州西湖浮游动物的群落变化被引量:18
2006年
研究了引水和疏浚工程支配下浅水、富营养化杭州西湖浮游动物群落的长期变化,包括浮游动物的优势种类组成、密度及生物量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疏浚后的2003年调查中,西湖3个采样站的定量样品中共发现69种浮游动物,其中原生动物26种,轮虫27种,枝角类和桡足类各8种.Ⅰ站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量从1990年的0.186mg/L上升到2003年的0.705mg/L,Ⅱ站和Ⅲ站分别从0.665mg/L和0.740mg/L上升到1.399mg/L和1.195mg/L.浮游动物数量组成中原生动物和轮虫平均占99%,并占78%的生物量.在1980~2003年期间,一些优势种类如砂壳纤毛虫(Tintinnoinea)、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和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等显著增加了它们的丰度和优势度;暗小异尾轮虫(Trichocerca pusilla)的优势度在引水后的1990~1995年增加了,但在疏浚后的2003年下降了;而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优势种如毛板壳虫(Coleps hirtu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elearis)和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等在3个采样站中失去优势种地位或消失.原生动物和轮虫生物量在营养水平较高的Ⅱ~Ⅲ站明显高于营养水平较低的Ⅰ站;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长额象鼻溞、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和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在营养水平较低的Ⅰ站具有较大的密度和生物量,而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和粗壮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dybowskii)则在营养水平较高的Ⅱ~Ⅲ站具有较大的密度和生物量.西湖各类浮游动物在不同湖区形成不同的分布格局主要由引水水流和水体营养状态差异造成.1990~2003年期间,在采样站变异下,浮游动物中轮虫年平均生物量与水体年平均pH值和叶绿素a含量之间分别有极显著和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水体透明度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引水后的1995年,与轮虫生物量最密
李共国吴芝瑛虞左明
关键词:引水疏浚
从叶绿素a的变化浅析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效益(1998-2007年)被引量:11
2009年
自1998年以来,杭州市政府先后实施了西湖疏浚、湖西综合保护、引配水改建等几项主要治理工程,西湖周边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对1998-2007年间杭州西湖主要湖区叶绿素a的含量进行了跟踪监测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西湖主要湖区年均叶绿素a含量比治理工程实施前明显下降,且下降幅度可达42.8%-87.3%,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对改善西湖的水质起了主要的作用.
邓开宇吴芝瑛张国亮徐骏杨剑毛益民蒋华兵
关键词:叶绿素A水质改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