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祖建

作品数:367 被引量:1,506H指数:2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5篇期刊文章
  • 47篇专利
  • 43篇会议论文
  • 9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0篇农业科学
  • 68篇生物学
  • 13篇化学工程
  • 13篇医药卫生
  • 6篇经济管理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7篇水稻
  • 58篇基因
  • 54篇条纹病
  • 54篇条纹病毒
  • 53篇水稻条纹病毒
  • 43篇病毒
  • 37篇蛋白
  • 35篇花叶
  • 31篇花叶病
  • 31篇花叶病毒
  • 26篇矮缩病
  • 25篇烟草花叶病
  • 25篇烟草花叶病毒
  • 25篇克隆
  • 22篇基因组
  • 21篇微球
  • 19篇植物
  • 18篇活性
  • 17篇甲氨基阿维菌...
  • 16篇细胞

机构

  • 338篇福建农林大学
  • 12篇长江大学
  • 9篇福建出入境检...
  • 7篇福建省农业科...
  • 7篇云南农业大学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4篇厦门出入境检...
  • 3篇福建农业大学
  • 3篇南昌大学
  • 3篇云南省烟草科...
  • 2篇海南大学
  • 2篇教育部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2篇福建省热带作...
  • 2篇厦门出入境检...

作者

  • 345篇吴祖建
  • 189篇谢联辉
  • 158篇林奇英
  • 52篇谢荔岩
  • 36篇吴刚
  • 25篇魏太云
  • 22篇林含新
  • 21篇黄彬彬
  • 19篇章松柏
  • 18篇丁新伦
  • 17篇沈建国
  • 14篇张洁
  • 13篇陈启建
  • 13篇张洁
  • 12篇刘国坤
  • 11篇陈鹏浩
  • 11篇林丽明
  • 11篇林文武
  • 10篇杜振国
  • 10篇王盛

传媒

  • 44篇福建农林大学...
  • 20篇植物病理学报
  • 13篇福建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病毒学
  • 11篇激光生物学报
  • 7篇中国农学通报
  • 7篇第三次全国植...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福建农业学报
  • 5篇植物保护学报
  • 5篇植物保护
  • 5篇微生物学报
  • 5篇中国水稻科学
  • 5篇热带作物学报
  • 5篇农药学学报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4篇武夷科学
  • 3篇昆虫学报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11篇2017
  • 18篇2016
  • 16篇2015
  • 14篇2014
  • 12篇2013
  • 9篇2012
  • 23篇2011
  • 17篇2010
  • 17篇2009
  • 25篇2008
  • 12篇2007
  • 12篇2006
  • 22篇2005
  • 25篇2004
3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水稻草状矮化病毒SP基因水稻植株
<正>水稻草矮病毒(Rice grassy stunt virus,RGSV)是纤细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在RGSV侵染的水稻植株细胞内有大量的蛋白聚集,形成了不定型的内含体或针状结构,称为病害特异蛋白(disease-sp...
林健清林丽明吴祖建谢联辉
文献传递
水稻条纹病毒中国分离物和日本分离物RNA1片段序列比较被引量:3
2004年
首次测定了我国水稻条纹叶枯病常年流行区的云南楚雄(CX)及病害暴发区的江苏洪泽(HZ)的RSV 2个分离物RNA1片段的全长序列,这2个分离物RNA1片段的全长序列均为8970 nts。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HZ与日本T分离物的亲缘关系较CX与T分离物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通过对纤细病毒属病毒RNA1编码的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RdRp)氨基酸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该蛋白除了具有RNA聚合酶特征的基元序列结构外,还存在mRNA的转录过程中所采取的加帽起始机制的保守性结构域位点,这表明,纤细病毒属病毒和布尼安病毒科病毒及甲型流感病毒一样,都是采取加帽起始机制进行转录的。
魏太云林含新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水稻条纹病毒中国分离物
利用RSV的“抓帽”鉴定TYLCV的转录起始位点
多分体负义RNA病毒(segmented negative-sense RNA viruses,sNSV)普遍采取'抓帽机制'来合成含帽子结构的信使RNA(mRNA),即它们从寄主mRNA抓取一段10~20个碱基的帽子序...
林文忠丘萍金晶刘顺民吴然林晨杜振国吴祖建
关键词:水稻条纹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转录起始位点
文献传递
黄瓜花叶病毒三个毒株对烟草细胞内防御酶系统及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64
2001年
用黄瓜花叶病毒 (CMV) PE、M和 Xb3个毒株接种烟草 (品种 K3 2 6)后 ,按时间顺序测定与细胞防御系统有关的酶活性和受侵细胞膜通透性变化 :1)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Xb毒株侵染初期导致酶活性明显升高、后期下降 ,M毒株导致酶活性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而 PE毒株则导致酶活性下降。 2 )过氧化物酶 (POD) :PE和 M毒株均导致酶活性升高 ,Xb毒株影响不大。 3)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Xb和 M毒株导致酶活性前期升高、后期活性下降 ,PE毒株引起酶活性前期略微升高、后期下降。 4 )多酚氧化酶 (PPO) :Xb毒株导致发病前期酶活性急剧升高、后期降低 ,M毒株导致酶活性初期降低、后期回升 ,PE毒株导致酶活性升高。 5)受侵细胞在发病初期的膜通透性均低于正常水平 ,不同毒株引起的膜透性变化与症状的严重度均有独特的规律。 3个毒株的侵染均可引起细胞内可溶蛋白浓度的改变。
王海河林奇英谢联辉谢联辉
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细胞膜通透性防御酶活性烟草
孔石莼质体蓝素氨基酸序列分析和分子进化被引量:10
2005年
以孔石莼(Ulvapertusa)质体蓝素氨基酸序列在NCBI以BLASTp进行同源性检索,将获得具有一定同源性的不同生物的质体蓝素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共比较37种生物的38个氨基酸序列,包括13种藻类,1种苔藓,23种陆生被子植物的24个氨基酸序列。发现孔石莼质体蓝素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序列的同源性从26.4% ̄88.8%不等,所有生物的质体蓝素氨基酸序列表现出较大的保守性和进化性;基于不同生物质体蓝素成熟肽的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构建了它们的系统进化树,这些系统进化树能够较准确地表现各种生物系统进化关系,可以说生物的质体蓝素的氨基酸序列可作为生物系统进化的一个分子依据。
刘振宇谢荔岩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氨基酸序列分析分子进化孔石莼被子植物生物系统成熟肽
PCR-SSCP技术在植物病毒学上的应用被引量:17
2000年
聚合酶链式反应及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作为一种区分检测基因组之间微小差异的有效方法 ,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和适用于大样品量筛选的特点 .本文详细介绍了该技术的条件优化及改进策略 .该技术在植物病毒学上主要应用于 :(1)分子变异 ;(2 )混合侵染的检测 ;(3)
魏太云林含新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关键词:植物病毒PCR-SSCP分子变异分子流行病学
黄瓜花叶病毒M株系RNA3的变异分析及全长克隆的构建
王海河蒋继宏吴祖建林奇英谢联辉
为了探讨由多年地理环境变化引起的黄瓜花叶病毒M株系RNA3的核苷酸序列变异状况,对其RNA3的序列作了再次测定(记为MX)。结果表明,MX-RNA3全长为2215个核苷酸,具有两个阅读框,即3a和外壳蛋白编码区。与M株系...
关键词:
关键词:黄瓜花叶病毒基因变异分析基因扩增
绞股蓝核糖体失活蛋白家族编码基因的5个cDNA及其下游非编码区被引量:1
2005年
通过3'RACE克隆策略获得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核糖体失活蛋白(ribosome-inac-tivating protein,RIP)Gynostemmin的5个cDNA序列gynostemminⅠ ̄Ⅴ及其下游非编码区(3'untranslatedregion,3'UTR)。它们的编码区长度除gynostemminⅡ为825bp外,其余均为831bp。其下游非编码区的长度分别为279、174、170、161和171bp。在3'UTR中,gynostemminⅠ比另外4个多了两个小的茎环结构和一富含AU的不稳定子元件,其mRNA的稳定性可能因此受到影响。
林毅谢荔岩陈国强吴祖建谢联辉林奇英
关键词:非编码区核糖体失活蛋白绞股蓝编码基因家族稳定子
基于粗提物的水稻条纹病毒体外“抓帽”体系
2020年
【背景】布尼亚病毒目(Bunyavirales)和正黏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病毒从帽子结构下游10—20个碱基处切割寄主mRNA,以5′端切割产物(帽子序列)作为引物起始自身基因组的转录,生成含一段异源帽子序列的病毒mRNA,这一过程称为“抓帽”。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tenuivirus,RSV)是一种布尼亚病毒,其“抓帽”机制还不甚清楚。【目的】研究RSV粗提物能否从溶液中的外源mRNA“抓帽”,以建立一种便捷的体外体系,用于解析RSV“抓帽”和转录机制。【方法】以PEG沉淀和超速离心法粗提RSV,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质谱技术分析粗提物成分。然后取少量粗提液,加入富含珠蛋白(globin)mRNA的兔网织红细胞裂解液(rabbit reticulocyte lysate,RCL)和合适浓度的金属离子配制体外“抓帽”体系。待体外反应结束,提取体系中总RNA,以巢式RT-PCR扩增含珠蛋白-αmRNA帽子序列的RSV mRNA,并对其进行克隆,通过序列分析比较RSV体外“抓帽”与体内“抓帽”的异同。【结果】从100 g感染RSV的水稻叶片获得RSV粗提液2 mL。除RSV病毒粒子外,粗提液中还含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等多种叶绿体蛋白。取2μL粗提液,加入4 mmol·L-1 MgCl2、2 mmol·L-1 NTP、0.8 U·μL-1 RNA酶抑制剂和8μL RCL,配成20μL反应体系,30℃孵育1.5 h后,巢式RT-PCR扩增到了目的条带,表明RSV粗提物能切割溶液中的珠蛋白-αmRNA,并利用其帽子序列合成自身mRNA。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帽子结构类似物m7G(5′)ppp(5′)G后进行相同反应,目的条带变淡,且变淡程度与所加入m7G(5′)ppp(5′)G的浓度成正比,表明识别帽子结构是RSV从溶液中切割利用珠蛋白-αmRNA的前提。对巢式RT-PCR产物克隆和测序后分析发现,与在体内的情况类似,RSV从帽子结构下游的A或C处切割珠蛋白-αmRNA,得到的帽子序列与病毒模板链3′端的U或G配对后引发转录。在利用珠蛋白-αmRNA帽子序列�
林文忠吴然金晶丘萍张洁吴祖建杜振国
关键词:水稻条纹病毒体外转录
TAL效应子介导基因组DNA的靶向修饰
2014年
植物黄单胞菌病原细菌分泌的TAL效应子(Transcription activator-like effector)可结合特异的双链DNA。TAL是由序列几乎相同的多个DNA结合域的重复串联而构成的,每个DNA结合模块的重复可变双残基特异识别一个DNA碱基。TAL和核酸修饰相关功能域融合而成的定制TAL效应子(dTALE)能特定靶向修饰基因组DNA,在新近遗传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目前,TAL效应子与核酸酶FokI融合成的TALEN核酸酶(TALEN)能够靶向识别基因组位点并由核酸酶切割双链DNA造成双链断裂,通过同源重组(HR)或非同源末端连接(NHEJ)进行双链修复从而引发特定位点的基因突变。TALENs在多个模式生物中都具有较高的靶向有效性,而且TAL效应子DNA结合域可进行模块化设计,能够发展成高通量的基因靶向修饰和调控的平台,具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对TAL效应子特异识别DNA的结构分析、TALENs的设计策略以及TAL效应子在基因组靶向修饰中的应用与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庄军吴祖建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