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敏

作品数:45 被引量:17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腹泻
  • 7篇杆菌
  • 6篇蛋白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某部队
  • 5篇产毒
  • 5篇产毒性
  • 5篇大肠杆菌
  • 4篇毒素
  • 4篇中医
  • 4篇吗啡依赖
  • 4篇急性
  • 4篇腹泻病
  • 4篇P53蛋白
  • 4篇产毒性大肠杆...
  • 4篇肠毒素
  • 4篇肠杆菌
  • 4篇大肠
  • 3篇多态

机构

  • 45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广东药科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农垦中...
  • 1篇广州市第十二...
  • 1篇广州市东山区...
  • 1篇广州军区卫生...
  • 1篇北京医学高等...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作者

  • 45篇吴敏
  • 31篇陈清
  • 24篇俞守义
  • 14篇聂军
  • 14篇王雅贤
  • 9篇陈义忠
  • 8篇楚心唯
  • 8篇刘菊妍
  • 7篇王红
  • 7篇孟凡和
  • 6篇李建栋
  • 5篇朱文昌
  • 3篇吴爱军
  • 3篇马清钧
  • 3篇陈思东
  • 3篇甄蓓
  • 3篇罗晨玲
  • 2篇芮勇宇
  • 2篇赵克森
  • 2篇龙军

传媒

  • 13篇中国公共卫生
  • 8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新中医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微循环学杂志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医药学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人民军医

年份

  • 1篇2005
  • 4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8篇2000
  • 3篇1999
  • 3篇1998
  • 5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复方对慢性吗啡依赖大鼠的作用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通过观察慢性吗啡 (Mor)依赖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及性腺组织的病理改变 ,探讨依赖动物的中医证型。方法 建立慢性Mor依赖大鼠模型 ,并设立正常组、自然戒断组和中药复方治疗组 ,对慢性Mor依赖和各对照组大鼠的睾丸、附睾组织进行光镜观察 ,运用放免法检测血清FSH ,LH ,T ,PRL水平的变化。结果 发现依赖和戒断组大鼠的睾丸、附睾出现退行性改变 ,血清LH ,T明显降低 ,PRL显著升高 ,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复方逆转依赖大鼠的睾丸、附睾退行性改变 ,恢复紊乱的性激素水平。结论 慢性Mor依赖大鼠睾丸轴出现未老先衰的退行性改变属中医“肾阳虚损”
刘菊妍吴敏周萍马平勃
关键词:吗啡依赖中药复方活血化瘀
广州某农村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腹泻病监测被引量:3
1994年
1990~1991年对广州农村产历毒大肠杆菌(ETEC)所致腹泻病进行了监测。结果其年发病率为2.3%,其中5岁以下儿童年发病率为131.9%,远高于5岁以上人群3.6%的年发病率.7、8月为ETEC腹泻病的高发季节.4种毒力因子以猪源热稳定肠毒素(STp)的检出率最高(约50%)。另外,ETEC同其他肠道致泻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和抗药性均非常普遍。
俞守义陈清陈义忠聂军吴敏王雅贤孟凡和
关键词:大肠杆菌腹泻基因探针
应用免疫酶斑点法检测HBsAg的研究
1992年
本文报道用免疫酶斑点法(Immune Enzyme Dot Assay,IEDA)检测技术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实验证明该法敏感、特异,与Abott药盒检测结果比较:总符合率为97.2%,灵敏度为93.9%,特异性为100%。结果还表明,该法简单、快速、经济、所需标本量少,并且实验结果可长久保存,是目前用于HBsAg检测的一种较为先进的方法。
王雅贤孟凡和吴敏陈家芳
关键词:免疫酶斑点法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p53抗体被引量:2
2002年
血清p53抗体是p53蛋白激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的自身免疫产物,其产生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是由细胞内p53蛋白积聚引起的。血清p53抗体对肿瘤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以及高危人群的监测均有一定的价值。
吴敏
关键词:P53蛋白抗体肿瘤免疫原性预后
驻粤部队饮水及厨房环境弧菌污染情况调查
2000年
目的 :为调查部队弧菌科细菌性急性腹泻的发病因素 ,对驻粤部队水及厨房外环境标本弧菌科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调查 ,为制定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部队驻地不同水体、厨房厨具、厨房苍蝇、饭菜、炊事员手等环境标本 ,采用常规分离技术对弧菌科细菌的污染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 :各种水体均可检出弧菌 ,以水池水检出率最高 ,不同水体弧菌种类有所不同 ;厨房厨具、厨房苍蝇、饭菜、炊事员手均可检出弧菌科细菌 ,检出率高于肠道致病杆菌。结论 :驻粤部队水及厨房环境弧菌科细菌污染较严重 ,提示应加强对部队弧菌科细菌的监测和消毒。
陈清吴敏陈义忠王红王雅贤聂军俞守义
关键词:弧菌饮水厨房
“肾阳虚损、瘀血阻滞”病机假说在阿片类物质依赖戒断综合征中的确立被引量:19
1999年
刘菊妍吴敏周萍周仲瑛
关键词:阿片类物质依赖戒断综合征肾阳虚损病机
全文增补中
吗啡依赖与戒断大鼠下丘脑POMC、GnRH 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的改变及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复方的作用
<正>目的:阐明温阳益气、活血化瘀复方抗阿片类物质依赖戒断综合征、调节下丘脑-垂体轴功能紊乱的中枢机制。方法:63只雌性SD大鼠,建立慢性吗啡依赖性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2),自然戒断组(n= 12),中药低剂量...
刘菊妍吴敏周萍由振东王雪琦路长林
文献传递
多位点酶电泳法在菌痢暴发中的应用
1998年
从广州、江门两地分离到79株F2a,采用多位点酶电泳(MEE)技术对该菌的6种代谢酶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79株F2a共分为10个电泳型(ET),存在一个优势型(ET1)和一个次优势型(ET2),以及8个非优势型。该现象说明,ET1型是引起菌痢暴发和流行的优势克隆。用MEE方法检测表型一致的F2a,可发现二者之间具有差异。
吴敏陈清王红俞守义
关键词:细菌性痢疾志贺菌
基因多态性与血清p53蛋白过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 5 0 1A1(cytochromeP4 5 0 1A1,CYP1A1)和谷胱甘肽转硫酶M1(GlutathioneS -trans ferases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血清p5 3蛋白过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 12 7名血清p5 3蛋白过表达阳性者为病例组 ,以 12 7名血清p5 3蛋白阴性者为对照组 ,分别采用多重差异PCR(multi-differentialPolymerasechainreaction ,MD -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GSTM1的缺失和采用等位特异PCR(allele -specificPoly -merasechainreaction ,AS -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YP1A1基因的等位变异 ,采用 χ2 检验来比较GSTM1和CYP1A1的多态性的差异。结果 单独分析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在 2组中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GSTM1基因缺失型即GSTM1(- )和CYP1A1基因纯合突变型即CYP1A1Val/Val基因型联合增加了血清p5 3蛋白过表达的危险性 (P <0 0 5 ) ,OR及 95 %CI为 3 86 (0 95~ 15 5 9)。结论 CYP1A1和GSTM1的等位变异联合增加了血清p5 3蛋白过表达的危险性。
朱文昌陈清楚心唯吴敏罗晨玲王雅贤陈思东
关键词:P53蛋白基因多态性易感性
SARS聚集性病例指示病例的特点分析
2003年
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聚集性病例指示病例的特点以及在流行中的作用,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病历、面对面访谈、电话调查及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SARS聚集性病例指示病例和续发病例的基本资料。结果3起聚集性病例的指示病例都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均为聚集病例的传染来源,导致了家属、医务人员和病人感染。结论SARS聚集性病例的指示病例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其传染期只局限于病程的特定阶段。
楚心唯陈清吴敏于德宪龙军俞守义
关键词:SARS聚集性病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