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亚斌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大学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2篇血清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切除
  • 2篇细胞生长
  • 2篇细胞生长因子
  • 2篇细胞因子
  • 2篇肝大
  • 2篇肝大部切除
  • 2篇肝炎
  • 2篇肝再生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大部切除
  • 1篇端粒
  • 1篇血清IL-1...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乙型肝炎病毒...
  • 1篇生长激素

机构

  • 5篇武汉大学

作者

  • 5篇吴亚斌
  • 5篇龚作炯
  • 4篇杨丽华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3
  • 1篇200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生长激素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肝大部切除后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了解肝大部分切除后再生过程中甲胎蛋白(α-FP)、端粒酶活性(TA)和肝脏组织学、肝功能的变化,探讨促肝细胞生长因子、生长激素治疗对肝细胞再生及甲胎蛋白、端粒酶活性和肝脏组织学、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200g 左右大鼠36只并随机分成6组,其中组1进行肝大部分切除后生长激素(GH)治疗;组2进行肝大部分切除后应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治疗;组3仅进行肝大部分切除而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组4、组5、组6均不进行切除手术,但组4和组5分别给予生长激素、肝细胞生长因子治疗,组6则不给予任何治疗.1wk 后取材,再生肝组织端粒酶活性采用 PCR-ELISA 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含量采用夹心 ELISA 法检测.另外,肝组织还作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手术组 TA,AFP,ALT,GGT 值均显著高于非手术组(两组 TA 分别为1.33±0.26,0.496±0.054,P<0.01;两组 AFP 分别为62.9±13.5μg/L,8.9±2.8μg/L,P<0.01;两组 ALT 分别为1204±0.57 nkat/L,61.11±15.48 nkat/L,P<0.05;两组 GGT 分别为10.72±1.58 nkat/L,5.75±1.78nkat/L,P<0.01),而手术组 ALB 则显著低于非手术组(分别为28.1±3.0 g/L,31.4±2.3 g/L,P<0.01).组1的 ALT显著高于组2和组6(三组 ALT 分别为82.16±18.5 nkat/L,60.83±7.96 nkat/L,66.67±11.02 nkat/L,P 分别<0.01,0.05),组2和组3的 ALB 显著低于组6(三组 ALB 分别为28.3±4.1 g/L,26.9±2.3 g/L,31.8±2.1 g/L,P 分别<0.05,0.01).组1、组2和组3的 TA(三组 TA 分别为1.56±0.18, 1.38±0.10,1.04±0.12)及 AFP 值(三组 AFP 值分别为75.9±9.6μg/L,59.6±12.2μg/L,53.1±7.0μg/L)显著高于组4、组5及组6(三组 TA 分别为0.48±0.04,0.52±0.06,0.48±0.06)(三组 AFP 值分别为10.3±3.4μg/L,9.6±2.4μg/L,6.9±0.8μg/L)(两指标 P 值均<0.01).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手术组的残肝和非手术组的肝脏大体组织形态学差异不大,而手术组的再生肝则无典型的肝小叶结构,但可见肝窦,且细胞排列较残肝和非手术组肝脏更密集.结论:促肝
龚作炯吴亚斌杨丽华
关键词:生长激素肝再生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细胞因子的变化及其作用
2002年
吴亚斌龚作炯
关键词:HBV乙型肝炎免疫应答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细胞因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12,18、干扰素-γ水平和前C/C区变异的关系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IL) 10 ,12 ,18、干扰素 (IFN) γ含量与HBV前C/C区突变的关系。方法 :5 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 2 5例健康对照者均于清晨空腹采血 ,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IL 10、IL 12、IL 18、IFN γ血清含量 ,并同时检测HBV DNA和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 ,在HBV DNA阳性病例中应用微板核酸杂交技术检测前C/C区基因突变。结果 :33.3%的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是因HBV前C/C区变异所致 ,仍表现为HBV活动性复制 ;并且慢性乙肝重度组病人HBV前C/C区突变发生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 (P <0 .0 5 )。前C/C区变异组IL 10、IL 12、IL 18、IFN γ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非变异组IL 12、IL 18、IFN γ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1,P <0 .0 1和P <0 .0 5 ) ,前C/C区变异组IL 12、IL 18血清含量显著高于非变异组 (P <0 .0 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 10、IL 12、IL 18、IFN γ水平的变化和前C/C区突变关系密切 ,宿主免疫压力的增高可能是导致HBV前C/C区变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龚作炯吴亚斌杨丽华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干扰素-Γ
肝细胞生长因子对大鼠肝大部切除后再生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了解肝大部切除后再生过程中甲胎蛋白(AFP)、端粒酶活性(TA)、肝脏组织学、肝功能的变化。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治疗对肝细胞再生及AFP、TA、肝脏组织学、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体重200g左右大鼠24只并随机分成4组,其中组1进行肝大部切除后应用HGF治疗;组2仅进行肝大部切除而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组3和组4均不进行切除手术,组3给予HGF治疗,组4则不给予任何治疗。1周后取材,再生肝组织TA采用PCR-ELISA法检测,AFP含量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另外,肝组织还作病理切片观察。结果:肝大部切除手术可使ALT明显升高(F=8.01,P<0.01),并可导致GGT增高(F=9.71,P<0.05)而使Alb降低(F=6.28,P<0.05),而HGF能显著降低ALT(F=18.56,P<0.01)和ALP(F=6.28,P<0.05)。手术和HGF均可导致TA(F_(手术)=391.04,P<0.01;F_(HGF)=29.59,P<0.01)及AFP升高(F_(手术)=452.19,P<0.01;F_(HGF)=18.23,P<0.01)。组织病理学分析发现手术组的残肝和非手术组的肝脏大体组织形态学差异不大,手术对照组不论是再生肝还是残肝均有一定量的空泡变性,而手术组的再生肝则无典型的肝小叶结构,但可见肝窦,且细胞排列较残肝和非手术组肝脏更密集。结论:HGF能显著促进肝细胞再生,有利于肝细胞膜的稳定性及肝功能的恢复。
吴亚斌龚作炯杨丽华
关键词:肝大部切除肝再生端粒末端转移酶肝细胞生长因子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0、IL-12、IL-18和IFN-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过程中细胞因子IL 10、IL 12、IL 18和IFN γ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 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 2 5例健康人均于清晨空腹采血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IL 10、IL 12、IL 18和IFN γ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 10、IL 12、IL 18和IFN 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其中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IL 12、IL 18和IFN γ水平较轻中度患者显著增高 (P值分别 <0 .0 1,<0 .0 1,<0 .0 5 ) ;HBeAg阴性组IL 12和IL 18较HBeAg阳性组明显升高 (P值分别 <0 .0 5和 <0 .0 1) ,而IL 10和IFN γ则无明显变化 ;上述各因子均与血清ALT、T Bil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 =0 .5 88、0 .477,0 .5 2 0、0 .612 ,0 .5 45、0 .85 5 ,0 .60 6、0 .864 ) ,IL 12还与HBVDNA量呈显著负相关 (r= -0 .5 1)。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异常的细胞免疫应答 ,IL 10、IL 12、IL 18和IFN γ均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
吴亚斌龚作炯杨丽华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0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