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伯昌

作品数:22 被引量:104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视网膜
  • 6篇网膜
  • 4篇眼压
  • 4篇青光
  • 4篇青光眼
  • 3篇神经节
  • 3篇视网膜病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细胞
  • 3篇吗啡
  • 3篇内吗啡
  • 3篇内吗啡肽
  • 3篇阿片
  • 3篇阿片受体
  • 2篇蛋白
  • 2篇神经保护
  • 2篇神经节细胞
  • 2篇神经纤维
  • 2篇视网膜病变

机构

  • 13篇西安市第四医...
  • 9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西北妇女儿童...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22篇吕伯昌
  • 7篇张婷
  • 7篇李云庆
  • 3篇李军平
  • 3篇朱忠桥
  • 3篇杨新光
  • 3篇高昌俊
  • 3篇陈涛
  • 3篇王欣荣
  • 2篇马波
  • 2篇刘蓓
  • 2篇李海燕
  • 2篇曹娟
  • 2篇霍福权
  • 2篇于敬妮
  • 2篇汪伟
  • 2篇刘静
  • 2篇唐敬师
  • 1篇李金莲
  • 1篇惠瑞

传媒

  • 4篇神经解剖学杂...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解剖学会...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眼科杂志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第八届中国医...

年份

  • 2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的临床指导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CD4+CD25+T细胞(Treg细胞)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PDR)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西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玻璃体积血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42例(PDR组)和2型糖尿病无PDR患者30例(糖尿病组),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同时检测各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结果 PDR组、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Hb A1c、TG、BUN分别为(8.02±2.53)%、(2.01±1.04)mmol/L和(7.88±1.43)m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92±1.38)%、(0.94±0.24)mmol/L和(3.45±1.2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TC、LDL-C和Scr分别为(5.44±1.21)mmol/L、(3.78±1.06)mmol/L和(118.63±34.16)μmol/L,明显高于糖尿病组的(4.47±1.33)mmol/L、(2.91±1.18)mmol/L和(88.63±23.21)μmol/L及正常对照组的(3.08±1.12)mmol/L、(1.60±0.82)mmol/L和(61.32±17.21)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HDL-C为(1.22±0.34)mmol/L,低于正常对照组的(4.26±1.33)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R组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为(18.21±5.34)%,明显低于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24.07±4.11)%和(28.76±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Treg细胞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可能参与了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的发病机制,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龚珂孙文涛吕伯昌王欣荣陈涛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CD4+CD25+T细胞
激活吻侧无颗粒岛叶皮层内5-HT1A受体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
2010年
目的:明确5-HT1A受体是否参与吻侧无颗粒岛叶皮层(rostral agranular insular cortex,RAIC)介导的抗炎性持续性痛效应。方法:采用行为药理学实验方法观察RAIC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对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缩足反应)的影响。结果:RAIC内微量注射选择性5-HT1A受体的激动剂8-OH-DPAT(5.0μg/0.5μl)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缩足反应;向RAIC内提前5min预先微量注射5-HT1A受体拮抗剂NAN-190(10μg/0.5μl)则可拮抗8-OH-DPAT(5.0μg/0.5μl)对缩足反应的抑制效应;RAIC内单独注射NAN-190对福尔马林诱发的大鼠缩足反应没有影响。结论:5-HT1A受体参与RAIC介导的抗炎性持续性痛效应。
霍福权吕伯昌张婷李云庆唐敬师
关键词:5-HT1A受体福尔马林实验
藏红花素对调节细胞功能抑制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杨新光吕伯昌于敬妮陈莉齐赟
关键词:
关键词:藏红花素青光眼细胞凋亡神经保护治疗
玻璃体切割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30例被引量:11
2019年
目的:评估27G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PPV)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RRD患者患眼30例30眼,裂孔均位于上方且裂孔偏后,裂孔处有血管骑跨或多个裂孔不在同一圆周,不适合行外路手术者,排除复发性RRD、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C2及以上、巨大视网膜裂孔者,行27GPPV联合过滤空气填充。随访1周、1月、3月、6月,记录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眼压,观察视网膜是否复位、玻璃体腔气体吸收情况以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眼的术前平均BCVA(LogMAR)为1.10±0.40,术后1周为0.70±0.92,术后1月为0.60±0.31,术后3月为0.55±0.30,术后6月为0.6±0.30,手术前后术眼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12,P<0.01),术后1周、1月、3月、6月BCVA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的术前平均眼压为(11.2±3.6)mmHg,术后1周为(20.3±2.3)mmHg,术后1月为(17.3±2.3)mmHg,术后3月为(15.6±2.4)mmHg,术后6月为(16.4±3.2)mmHg,手术前后术眼眼压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2,P<0.01),术后1周、1月、3月、6月眼压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眼术后一次性手术视网膜解剖复位者30眼,复位率达到100%,气体完全吸收平均时间为(10.7±3.6)d。在随访期间,有1眼在术后3月出现复发性视网膜脱离。2眼术后3月发生并发性白内障,其余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27GPPV联合过滤空气填充治疗RRD安全且有效。
刘静朱忠桥吕伯昌周卓琳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力眼压
大鼠内吗啡肽2和μ阿片受体参与内脏感觉和运动调控的形态学证据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寻找内吗啡肽2(EM2)和μ阿片受体(MOR)在内脏感觉和运动调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形态学证据。方法:(1)麦芽糖凝集素(WGA)示踪与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相结合的多重标记方法;(2)用稀盐酸刺激胃,制作内脏痛动物模型;(3)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多重染色方法。结果:(1)将WGA注入大鼠胃壁,在结状神经节(NG)内可见WGA标记神经元和WGA/EM2/MOR三标神经元;在孤束核(NTS)可见WGA跨节标记的纤维和终末以及WGA/EM2/MOR三标纤维和终末;在迷走神经运动背核(DMV)可见WGA逆标神经元和WGA/MOR双标神经元及其与EM2阳性纤维或终末形成的紧密接触。(2)将稀盐酸注入胃后,NG和NTS神经元内的FOS表达明显增多;在NG内可见EM2/FOS双标神经元;在NTS内可见EM2阳性纤维和终末与SP受体/FOS双标神经元形成紧密接触。结论:EM2和MOR可能影响内脏感觉和运动功能。
李小莉牛乐吕伯昌张婷高晓群李云庆
关键词:Μ阿片受体内脏感觉结状神经节孤束核
康柏西普联合23G玻璃体切割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联合23-Gauge(23 G)玻璃体切割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继发开角期或早期闭角期(房角开放或虹膜前粘连<180°)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6月在西安市第四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开角期或早期闭角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17例20只眼,所有患眼行玻璃体内注射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0.05 m L(10 g/L),第3天行23 G玻璃体切割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术中联合玻璃体腔消毒空气或硅油填充术,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术后12个月裸眼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眼压分别为(51.5±5.5)mm Hg(1 mm Hg=0.133 k Pa)、(34.5±5.8)mm Hg、(27.6±4.6)mm Hg、(20.5±3.0)mm Hg、(19.4±4.1)mm Hg、(17.1±2.9)mm Hg、(17.7±3.0)mm Hg,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2个月随访应用降眼压药物数量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中未见虹膜新生血管反复病变。结论康柏西普联合23 G玻璃体切割及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继发开角期或早期闭角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安全有效的。
刘蓓邓瑾吕伯昌朱忠桥孙建华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全视网膜光凝玻璃体切割
糖尿病患者24小时眼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观察糖尿病患者24 h眼压特征,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西安市第四医院就诊的40例单纯糖尿病患者为A组,同期的40例DR患者为B组,40名健康人员为C组,然后将三组人员的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水平、中央角膜厚度(CCT)及眼内压(IOP)值进行比较,同时以Logistic分析各指标与眼内压的关系。结果 A组及B组的BMI、Hb A1c、血脂水平、CCT及眼内压值均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分析显示,BMI(OR=0.18,95%CI=0.07~0.76,P=0.012)、Hb A1c(OR=0.11,95%CI=0.05~0.68,P=0.001)、TG(OR=0.13,95%CI=0.06~0.73,P=0.009)、CCT(OR=0.10,95%CI=0.03~0.56,P=0.000)均是眼内压的影响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24 h眼压呈现一定的波动,且BMI、Hb A1c、TG、CCT均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王欣荣唐莉于敬妮吕伯昌李辉
关键词:糖尿病影响因素
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观察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9例(78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38眼采用马来酸噻吗洛尔(0.5%)治疗,治疗组20例40眼采用曲伏前列素滴眼液(0.004%)治疗;观察两种药物的降眼压作用及其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在分别使用药物之后,眼压均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眼压漂移现象,加用其他降眼压药物治疗,而治疗组眼压控制平稳,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临床不良反应。结论:曲伏前列腺素类滴眼液治疗开角型青光眼具有显著稳定的降眼压作用,无全身性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理想药物。
陈涛吕伯昌杨新光
Medpor下睑插片修复中重度下睑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下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采用Medpor下睑插片植入在修复中重度下睑缺损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下睑恶性肿瘤切除术后患者19例19眼,采用Medpor下睑插片植入替代睑板联合滑行结膜瓣和带蒂皮瓣移植,修复下睑全层缺损行眼睑再造术。结果:眼睑外观修复及功能恢复满意,对眼球无刺激,对视功能无影响,术后随访6~36mo,植入物无吸收、移位、排斥及感染,肿瘤无复发。结论:Medpor下睑插片替代睑板植入修复中重度下睑缺损简便易行,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睑板替代物。
李海燕邵娟吕伯昌张华田冰玉
关键词:下睑缺损
大鼠延髓背角内吗啡肽-2阳性神经纤维的来源研究
朱超惠瑞陈涛汪伟吕伯昌张婷李云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