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丽华

作品数:37 被引量:172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交通厅重点科技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建筑科学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混凝土
  • 9篇路面
  • 7篇土路
  • 7篇钢筋
  • 6篇混凝土路面
  • 5篇引气
  • 5篇沥青
  • 5篇抗冻
  • 5篇钢筋混凝
  • 5篇钢筋混凝土
  • 4篇道路工程
  • 4篇引气剂
  • 4篇水泥混凝土
  • 4篇路工
  • 3篇冻融
  • 3篇水泥混凝土路
  • 3篇水泥混凝土路...
  • 3篇碳化
  • 3篇配合比
  • 3篇配合比设计

机构

  • 36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宁波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寒地...
  • 1篇质量监督中心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36篇吕丽华
  • 23篇柳俊哲
  • 8篇左红军
  • 7篇李玉顺
  • 7篇张海涛
  • 5篇刘彦书
  • 3篇汪翔
  • 2篇李连志
  • 1篇尤志洁
  • 1篇王邵臻
  • 1篇张振文
  • 1篇单炜
  • 1篇徐明
  • 1篇冯奇
  • 1篇柳均哲
  • 1篇徐子豪
  • 1篇周子涵
  • 1篇刘强强
  • 1篇孟良

传媒

  • 8篇低温建筑技术
  • 4篇混凝土
  • 3篇中国土木工程...
  • 2篇东北林业大学...
  • 2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第九届全国水...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施工技术
  • 1篇黑龙江水利科...
  • 1篇建筑材料学报
  • 1篇黑龙江水专学...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公路工程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凝土路面冻融-磨蚀复合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研究了冻融与磨耗复合作用下的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先冻后磨混凝土试件冻融次数越大,磨蚀后的磨坑及磨蚀质量损失越大;冻融与磨耗复合作用下的混凝土质量损失比先冻后磨及先磨后冻试件质量损失大很多,这是因为两种作用互为促进,加速劣化过程。将无机磨耗试验方法引用到混凝土路面的耐磨性评价方法中,明确了无机磨耗试验方法可以用于模拟路面实际三体磨损状态,评价路面混凝土耐磨性能。
柳俊哲吕丽华张振文
关键词:混凝土路面冻融磨蚀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极限状态方程的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在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设计极限状态方程的研究基础上,对新颁布实施的《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设计极限状态方程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探讨设计极限状态方程中的疲劳应力与极限应力的力学概念问题。根据原规范(JTG D40—2002)设计极限状态方程的研究结论,对新规范(JTG D40—2011)设计极限状态方程中的荷载力与温度力、疲劳应力与极限应力、设计验算极限弯拉强度及疲劳修正系数等问题进行力学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采用同济大学研究的水泥混凝土试验疲劳方程,通过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实际受力状态及疲劳应力等力学研究,对新规范(JTG D40—2011)设计极限状态方程进行修正,提出合理的新规范(JTG D40—2011)设计极限状态方程修正公式。通过修正公式与新规范(JTG D40—2011)公式的对比设计,对比结果说明修正公式更加科学合理,论证修正极限状态方程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新规范(JTG D40—2011)公式的设计板厚偏小,修正公式更符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要求。
张海涛于腾江吕丽华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极限状态方程疲劳应力极限应力
除冰盐对混凝土的早期破坏机理及防治被引量:24
2005年
通过除冰盐对寒区混凝土的早期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的探讨,提出了防治混凝土早期破坏的技术措施。掺入引气剂和降低水灰比是提高混凝土抗盐冻剥蚀的最有效方法;磨细矿渣能够抑制除冰盐引起的碱骨料反应;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密实混凝土和提高保护层厚度是保护钢筋的有效措施。
李连志柳俊哲刘彦书吕丽华
关键词:除冰盐复盐
基于LCA的沥青路面设计参数对碳排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8年
公路设计与施工一般都以结构性能与经济指标作为主要标准。而公路建设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气体碳排放,这一影响环境的指标却没有考虑。因此,对公路建设中的碳排放进行量化与分析并以此作为一个设计指标考虑是很有必要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本研究以国内高速公路的典型沥青路面结构为基础,通过对3种沥青路面结构类型的全寿命周期评价(LCA)的碳排放评估,分析不同沥青结构层设计参数对碳排放特征化结果的影响程度。研究内容包括:LCA的技术内容介绍,沥青路面设计参数与LCA的碳排放评估参数的选定,不同沥青路面结构的LCA碳排放评估,不同沥青层设计参数对LCA的碳排放的特征化结果影响分析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面层建设期中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最为严重,其占比达到了95%以上,其中生产阶段的碳排放对温室效应影响的比重最大。改变沥青层的类型对碳排放的影响表现为大幅度地提高了沥青面层生产阶段的碳排放。而改变沥青层厚度对于碳排放的影响是对于各阶段的碳排放都有大致相同比例的影响。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建设绿色、低碳公路成为公路行业必然前进的方向,建议在沥青路面建设中应将其全寿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考虑其中,建议沥青路面建设应该大力推广使用新型能源以降低沥青路面的碳排放。
张海涛孟良吕丽华
关键词:道路工程LCA碳排放
除冰盐对寒区混凝土路面早期破坏的影响研究
本文通过除冰盐对寒区混凝土的早期破坏机理及影响因素的探讨,提出了防治混凝土早期破坏的技术措施。氟盐除冰盐导致混凝土盐冻剥蚀破坏的同时加速碱骨料反应、碳化和钢筋锈蚀。合理设置排水系统、密实混凝土和提高保护层厚度是保护钢筋的...
李玉顺吕丽华冯奇柳俊哲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防冻剂钢筋锈蚀
含氯盐混凝土亚硝酸盐临界摩尔浓度的探讨
含氯盐及亚硝酸盐钢筋混凝土在高温干湿循环条件下加速钢筋腐蚀,通过肉眼观察及电极电位、钢筋腐蚀面积率、钢筋腐蚀失重率等腐蚀程度的评价,确定了抑制钢筋腐蚀所需临界摩尔浓度NO-2/Cl-比.实验结果表明,腐蚀程度评价方法不同...
柳俊哲吕丽华刘彦书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亚硝酸盐
文献传递
基于PG的黑龙江省沥青路面气候分区与标准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虽然现行规范已经具有了沥青路面气候分区,但实际上PG技术没有得到真正的应用。根据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气温与路面温度的观测数据,以美国Superpave中的PG技术为基础,对黑龙江省沥青路面PG分区与PG_(m-n)标准进行研究,以此为标准对黑龙江省道路沥青的高低温性能进行评价。研究内容包括:基于SHRP的黑龙江省沥青路面温度换算公式,黑龙江省沥青路面PG分区与PG_(m-n)标准,基于PG系列试验的黑龙江省道路沥青PG性能评定等。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道路沥青基本满足PG_(m-n)技术标准的高温性能要求,但均不满足PG_(m-n)技术标准的低温性能要求。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黑龙江省现有道路沥青进行复合改性,研发满足黑龙江省PG_(m-n)标准的道路沥青材料。与针入度系列指标相比,PG系列指标能够更合理地评价道路沥青的高低温性能。黑龙江省沥青路面PG分区与全国的沥青路面气候分区相结合,可以为黑龙江省道路沥青的选用提供具体的PG技术参数。研究认为,PG_(m-n)低温标准的不满足是黑龙江省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一个理论原因,研究结果对改善黑龙江省道路沥青的低温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张海涛高丹丹马盛盛刘强强吕丽华
关键词:道路工程气候分区
含防冻剂混凝土钢筋阻锈机理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通过掺氯化钠和亚硝酸钠的模拟混凝土孔溶液中钢筋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发现未掺氯化钠混凝土中钢筋 ,钝化膜比较稳定 ,钢筋不易腐蚀。而掺氯化钠混凝土中钢筋由于起坑电位降低 ,容易因电化学极化作用产生腐蚀。掺亚硝酸钠可以防止氯化钠引起的起坑电位的降低 ,抑制钢筋腐蚀。
尤志洁柳俊哲左红军吕丽华
关键词:钢筋腐蚀阳极极化曲线氯化钠亚硝酸钠
亚硝酸盐阻锈剂在钢筋混凝土中的应用
主要介绍了亚硝酸盐在混凝土中的钢筋阻锈机理及亚硝酸盐在混凝土中的物理力学性质。同时探讨亚硝酸盐在国内外钢筋混凝土中的研究现状和常用的应用范围,并针对不同环境和腐蚀特点提出相应的阻锈措施。最后指出只要钢筋混凝土中掺入足够量...
柳俊哲吕丽华单炜李玉顺左红军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亚硝酸盐阻锈
文献传递
纤维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冻融—磨蚀联合作用的影响
寒泠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不仅受到磨蚀破坏而且还受到冻融剥蚀破坏,因此水泥混凝土路面耐久性不仅要保证耐磨性还要保证抗冻性。通过研究混凝土冻融—磨耗破坏机理得知,为了提高路面混凝土的抗冻耐磨性能,应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抗拉强度...
吕丽华柳均哲汪翔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