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向才英

作品数:17 被引量:137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地震
  • 6篇岩石
  • 4篇岩石圈
  • 4篇山岩
  • 4篇火山
  • 4篇火山岩
  • 3篇地震波
  • 3篇地震活动
  • 3篇地震预报
  • 3篇震波
  • 3篇波速
  • 2篇地壳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研究
  • 2篇地热场
  • 2篇地热流
  • 2篇地震波速
  • 2篇学成
  • 2篇岩石圈热结构

机构

  • 17篇云南省地震局
  • 3篇中国科学院地...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17篇向才英
  • 15篇周真恒
  • 3篇姜朝松
  • 3篇邓万明
  • 2篇何蔚
  • 2篇赵晋明
  • 2篇毛玉平
  • 2篇杨海林
  • 1篇杨昆杰
  • 1篇周瑞奇
  • 1篇俞维贤
  • 1篇周瑞琦

传媒

  • 5篇地震地质
  • 5篇地震研究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中国地震
  • 2篇云南地质
  • 1篇大自然探索

年份

  • 2篇2001
  • 5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壳内多震层孕震环境研究进展被引量:6
1998年
壳内多震层的介质结构及其内、外环境是制约地震(尤其强震)在该层内孕育、发生的重要因素。现今多震层孕震环境研究所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多震层位于上地壳下部至中地壳,岩石组合为角闪岩相(上部为绿片岩相)变质岩和花岗质岩石;多震层具有相对高速、高密度、高阻的介质结构,其下部对应脆韧变形转换带和最大剪切应力带;多震层(或强震震源)之下存在壳内低速高导体;多震层应力场具有区域性分区特点,壳内地震活动截止温度约300~400℃;多震层内震源断层具有区域性特点,不同地区震源断层可能具有不同的孕震机制;“坚固体孕震模式”对地震预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周真恒邓万明向才英
关键词:地震构造孕震环境地震预报
云南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特征
1996年
云南是一个地震多发区。1652年至1994年间云南地区共发生613次破坏性地震,其中5.0—5.9级地震553次,6.0—6.9级地震49次,7.0—7.9级地震12次,8级地震1次。云南的破坏性地震除了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建(构)筑物破坏外,还在震区形成包括滚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陷和喷砂冒水等地面破坏现象,这些地面破坏造成人员伤亡,毁坏建筑物和农田,形成云南破坏性地震灾害特点。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人员伤亡和地面破坏主要集中发生在滇中、滇西北和滇西南地区。根据统计分析,云南地区破坏性地震的平均人员伤亡人数(N)与地震震级(M)的关系为:lgN=1.5M-7.4。人员伤亡数(N)与震中距D(km)的关系为:lgN=0.8-0.027D(6.0—6.9级地震)和lgN=3.2-0.05D(7级以上地震)。出现地面破坏现象的最大震中距离(Dmax)和震级的关系为:Dmax(km)=52M-298(地表裂缝);Dmax(km)=18M-93(崩塌滑坡);Dmax(km)=50M-281(滚石)。
毛玉平周瑞奇何蔚向才英
关键词:破坏性地震人员伤亡地震灾害
建水地区主要断裂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特征及其断裂活动被引量:18
1998年
本文通过小江断裂带与石屏建水断裂交汇地4条主要断裂的现场考查及其断层泥中石英碎砾表面SEM特征的分析研究表明:中更新世区内存在有一个较明显的构造活动平静期;全新世以来石屏—建水断裂仍明显强烈活动,李浩寨—甸尾断裂虽有活动但不强烈;黑依小水箐断裂和李浩寨—利民断裂,全新世以来基本不活动。
俞维贤何蔚向才英毛玉平
关键词:断裂带断层泥
云南地壳生热率分布被引量:4
1996年
研究地壳岩石放射性生热率的垂向分布,是研究深部热结构的基础。根据深部地震测深资料,利用地震波速与生热率之间的关系,估计了云南地壳生热率的垂向分布。全区上地壳生热率一般为0.8~2.1μW/m3,中地壳为0.4~1.2μW/m3,下地壳为0.11~0.55μW/m3。
周真恒向才英
关键词:地壳生热率地震波波速地震勘探
云南深部热流研究被引量:9
1997年
阐述了云南大地热流分布特征,并从地壳结构入手探讨了地壳、上地幔的生热率垂向分布,进而研究了云南的深部热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垂向上,上地壳所产生的热流量最大,中地壳次之,下地壳最小;横向上,各构造单元深部热流结构差别较大,全区地幔热流变化范围是19~57mW/m2.
周真恒向才英覃玉玺赵晋明
关键词:地震波速度生热率
云南岩石圈热结构被引量:15
1997年
本文探讨了云南深部热流及岩石圈地温分布的横向变化特征,并将岩石圈热结构概括为3种类型:典型现代构造活动区热结构、中间过渡型地质区热结构和稳定地质区热结构。最后,简单讨论了地热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周真恒向才英邓万明
关键词:岩石圈地温热结构地震活动
腾冲火山岩岩石化学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通过 154个全岩化学分析资料的综合研究 ,探讨了腾冲火山岩的岩石类型、化学成分特征和共生组合系列。第一期 (N2 )火山岩为高A1弱碱性—钙碱性橄榄玄武岩 (含少量安山岩 ) ;第二期 (Q1)为高K钙碱性安山—英安岩类 ;第三期 (Q3)为高A1高K弱碱性—钙碱性橄榄玄武岩—玄武安山岩 ;第四期 (Q4 )为高A1高K钙碱性安山岩—粗安岩。
向才英周真恒姜朝松
关键词:化学成分火山岩岩石化学岩石成因
云南岩石圈地温分布被引量:29
1997年
根据大地热流和岩石圈结构资料,探讨了云南岩石圈的地温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存在3种地热类型:高地温型莫霍面温度>960℃,地壳地温梯度>2℃/100m;低地温型莫霍面温度<700℃,地壳地温梯度<1.5℃/100m;中等地温型莫霍面温度介于前二者之间,地壳地温梯度为1.5~2.0℃/100m。
周真恒向才英
关键词:地热场岩石圈地震预报
依据地震活动资料研究龙陵-澜沧地震带分段被引量:1
2001年
根据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强震的震害影响场及构造能流图象分析结果 ,提出了龙陵 澜沧构造带的分段结果 ,并通过带内地震迁移规律 ,对 1988年耿马 7 2级地震后未来地震活动趋势作了初步估计 :永德及其北西地区和澜沧及其南东地区存在发生 7级及 7级以上地震的可能性 ,下次大震可能将发生于永德地区或其北西更远的地区。
周真恒周瑞琦向才英
关键词:地震活动趋势
岩石圈流变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1999年
岩石圈流变学的目标是研究岩石圈物质的变形、流动及其机制。70年代以来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和地热研究的丰硕成果,推动了该分支学科的进展。Ranali等(1987)建立了7种岩石圈流变学剖面,并论述了岩石圈的流变学分层特性。此后,一些学者对不同地区的岩石圈做了研究,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建立了岩石圈流变学分层理论。运用这一理论,能解释地球科学许多分支学科所研究的不同尺度的构造现象。因为岩石圈的结构分层和流变性质,控制了大陆构造的形成演化,尤其是大陆构造变形。最新研究表明,一系列深成构造作用,如下地壳韧性剪切、造山带演化晚期或造山期后重力塌陷和莫霍面松驰等,与下地壳软化和塑性流动密切相关,而中上地壳(或汇聚带上地幔最上部)脆性域控制了地震震源的分布。
周真恒邓万明向才英
关键词:岩石圈流变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