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志山

作品数:19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球菌
  • 6篇变形链球菌
  • 5篇根尖
  • 5篇根尖周
  • 4篇根管
  • 3篇牙周
  • 3篇颌下
  • 3篇颌下腺
  • 3篇疗法
  • 3篇免疫
  • 3篇免疫小鼠
  • 3篇尖周炎
  • 3篇根尖周炎
  • 3篇SBR
  • 3篇肠球菌
  • 2篇动力疗法
  • 2篇牙根
  • 2篇牙根管
  • 2篇牙髓
  • 2篇牙体

机构

  • 13篇滨州医学院
  • 7篇山东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济南市口腔医...

作者

  • 19篇卢志山
  • 9篇孟磊
  • 7篇柳忠豪
  • 6篇姜广水
  • 3篇孙继军
  • 3篇刘浩
  • 3篇刘雪
  • 2篇张蕾
  • 2篇任光辉
  • 2篇张韬文
  • 1篇耿昭
  • 1篇孔宇
  • 1篇吴益华
  • 1篇刘贤锡
  • 1篇张兆莲
  • 1篇董梅
  • 1篇卞继峰
  • 1篇张玉臻
  • 1篇张晓东
  • 1篇王香爱

传媒

  • 4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山东大学学报...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2篇2013年全...
  • 1篇口腔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国外医学(口...
  • 1篇口腔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实用口腔...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粪肠球菌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致根尖周炎骨吸收机制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粪肠球菌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表达TLR2,细胞核因子kappa 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
卢志山孟磊柳忠豪张蕾
关键词:粪肠球菌骨吸收
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1年
逆行性种植体周围炎(RPI)作为种植修复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可由邻牙根尖周病变、种植区残留细菌、骨的质量差以及临床技术等因素引起。本文就RPI的定义、发病率、分型、病因、治疗方法以及如何预防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和科研工作提供依据。
孟磊柳忠豪卢志山
关键词:根尖周病变
变形链球菌SBR制备及免疫小鼠后机体抗体应答和局部细胞因子表达变化
背景与目的:龋病是全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自从病因学研究证实龋病为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以来,研究人员就有关龋病相关微生物及免疫学方面的课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以期找到龋病的主要病原菌及可用抗原成分,从而研制出防龋疫苗以从微生物...
卢志山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颌下腺白介素-5
文献传递
显微超声联合技术在疑难根管治疗中的应用评价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评价根管显微镜和超声联合应用技术对疑难根管处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烟台口腔医院特需门诊就诊并接受显微超声联合根管治疗的疑难病例177例资料,共210个根管,包括折断器械、根管内水门汀样充填物和根管内塑化物、根管钙化、根管侧穿。结果应用根管显微镜超声联合技术处理折断器械、根管内原充填物、根管钙化、根管侧穿的成功率分别为82.35%、82.14%、76.32%、100%;重度弯曲根管侧穿的发生率为35.14%。结论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可以使许多疑难根管得到完善的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重度弯曲根管的阻塞在应用显微超声技术时应注意避免根管侧穿的发生。
卢志山柳忠豪李虹姜广水王香爱赵君娜
关键词:根管显微镜超声技术根管弯曲度根管侧穿
变形链球菌亚单位疫苗SBR制备及经颌下腺免疫小鼠的抗体应答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S.mutans)唾液结合区段(SBR)作为亚单位防龋疫苗的免疫原性,并评价经涎腺接种诱导有效免疫应答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含S.mutansSBR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TriEx-4-SBR,用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JM109DE3,培养转化后的E.coli并诱导其表达SBR蛋白;以SBR蛋白作为亚单位防龋疫苗经颌下腺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指标。结果:纯化得到的SBR蛋白与预期相符;ELISA结果表明,SBR蛋白经颌下腺免疫小鼠能够诱导血清抗SBR特异IgG(P<0.01)、唾液抗SBR特异IgGP<0.01、唾液抗SBR特异IgAP<0.01显著应答。结论:本实验所表达及纯化的SBR蛋白经涎腺接种途径可诱导明显的免疫应答。
卢志山姜广水张兆莲刘贤锡卞继峰耿昭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疫苗
亚甲蓝-光动力疗法对大鼠口腔中变异链球菌的杀伤作用及其影响龋病发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以亚甲蓝(MB)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PDT)对大鼠口腔中变异链球菌的杀伤作用,及其对龋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取22 d龄Wistar大鼠56只,通过口腔接种变异链球菌构建致龋模型后,随机分成7组(n=8):MB-PDT 120 s组、MB-PDT 240 s组、MB-PDT 480 s组、单纯MB组、单纯PDT组、2 g/L Na F阳性对照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然后按上述分组分别进行相应处理(激光组所用光源为810 nm的半导体激光);每周处理1次,连续处理8周后,分别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观察各组对变异链球菌的杀伤作用;Keyes龋齿记分法观察各组龋病发生、发展情况;扫描电镜观察各组磨牙的表面形貌。结果:菌落计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MB-PDT 120 s、240 s、480 s 3组均可使大鼠口腔中的变异链球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且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其杀菌率不断增加,Keyes龋齿记分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扫描电镜结果显示,MB-PDT各组均可有效封闭釉质表面脱矿孔,且照射时间越长,封闭效果越好。结论:MB-PDT对大鼠口腔中变异链球菌有明确的杀伤作用,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龋病的发生。
张蕾卢志山孟磊刘雪荆晓艳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亚甲蓝变异链球菌
牙齿漂白及再矿化对变形链球菌在釉质表面粘附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 :探讨牙齿漂白及漂白后再矿化对变形链球菌在釉质表面粘附定植的影响。方法 :选用因正畸减数的前磨牙分别进行离体牙和活髓牙漂白。离体牙漂白后分别应用生理盐水、人工唾液和再矿化液处理 ,活髓牙漂白后分别给予盐水和再矿化液含漱 ,分别分离培养变形链球菌并计数。结果 :离体牙和活髓牙漂白后釉质表面粘附的变形链球菌均明显增多 ,并且变形链球菌在牙齿漂白后应用再矿化液处理 ,釉质表面的粘附能力低于对照组。结论 :漂白后变形链球菌在釉质表面的粘附能力增强 ,应用再矿化液有助于减少变形链球菌在漂白后釉质表面的粘附。
卢志山柳忠豪孙继军刘浩李亚男姜广水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漂白再矿化
变形链球菌SBR经颌下腺免疫小鼠后局部神经生长因子和白介素-5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在涎腺免疫接种后局部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以变形链球菌SBR作为亚单位疫苗经颌下腺注射免疫BALB/C小鼠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接种后颌下腺内神经生长因子和白介素 5的表达。结果 免疫接种之后 ,小鼠颌下腺内神经生长因子和白介素 5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变形链球菌SBR在涎腺作局部免疫接种 ,可诱导抗体应答 ,促进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进一步增强涎腺的免疫功能和分泌功能。
卢志山姜广水吴益华刘浩孙继军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颌下腺白介素-5神经生长因子
牙骨质撕裂三例被引量:3
2021年
牙骨质撕裂是一类不常见的根折形式,在临床上很容易被误诊为单纯牙周和根尖周病变。因此,正确诊断和早期治疗牙骨质撕裂非常重要。本文报道3例牙骨质撕裂病例,以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李晓宁卢志山孔宇马丽娜
关键词:根尖周病变根折临床诊断和治疗牙周
不同能量密度的MB-PDT对致龋模型中变形链球菌杀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密度下,以亚甲蓝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对大鼠口腔变形链球菌的杀伤作用。材料及方法:在Wistar大鼠口腔中接种变形链球菌构建致龋模型,随机分成7组,采用浓度为40ug/ml亚甲蓝(methylene bl...
张蕾卢志山孟磊刘雪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亚甲蓝变形链球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