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

作品数:7 被引量:49H指数:2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支气管
  • 3篇气管
  • 2篇针吸
  • 2篇支气管镜
  • 2篇气管镜
  • 2篇纵隔
  • 2篇纵隔疾病
  • 2篇镜检
  • 2篇活检
  • 2篇活检术
  • 2篇肺癌
  • 1篇性疾病
  • 1篇针吸活检
  • 1篇针吸活检术
  • 1篇支气管镜检
  • 1篇支气管镜检查
  • 1篇社区儿童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机构

  • 7篇顺德第一人民...

作者

  • 7篇刘静
  • 6篇荣福
  • 3篇萧淑华
  • 3篇卢燕珊
  • 2篇李颖雄
  • 2篇麦华玉
  • 1篇吴颖宇
  • 1篇邓桂英
  • 1篇钟华
  • 1篇林劲松

传媒

  • 2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陈村地区社区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陈村地区社区儿童手足口病(HFMD)流行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以2014年4月~2017年3月1994例HFDM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HFDM的发病性别、年龄和时间分布。采用本院自制调查问卷调查HFDM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1994例HFMD患儿,男1196例,女798例,男女比1.50∶1.00。发病年龄段主要集中于1~5岁(82.55%,1646/1994),其中1~2岁和2~3岁年龄段分别占26.13%(521/1994)和25.58%(510/1994)。发病时间主要集中于4~7月份(63.89%,1274/1994),以5月份最高(22.72%,453/1994)。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HFMD病例接触史、接种门诊/医院暴露史、饭前/便后洗手、患儿咬手指/玩具习惯、家庭内消毒是手足口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34,9.958,7.675,10.431,5.312,P均<0.001)。结论陈村地区社区儿童手足口病多集中于5岁以下,男童多见,4~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手足口病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加强疾病监测,制定相应预防控制策略,提高综合防治能力,可以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
杨圆刘静
关键词:手足口病
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与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对纵隔病变诊断的比较被引量:46
2011年
目的 比较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TBNA)和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镜肺活检(EBUS-TBNA)在同等条件下对纵隔病变的诊断的准确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法 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广东省顺德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因胸部CT提示纵隔病变进行活检的患者95例,其中男65例,女30例,年龄13~85岁,平均(56±16)岁.所有患者于局部麻醉下行支气管镜,对172组纵隔病变先进行常规TBNA,后进行EBUS-TBNA,比较两者穿刺活检的阳性率、组织标本获取率及血管损伤率.结果 95例中确诊为恶性病变者71例,其中常规TBNA确诊65例,诊断阳性率为92% EBUS-TBNA确诊68例,诊断阳性率为96%.172组病灶中,常规TBNA穿刺阳性结果为108组,总阳性率为63%(108/172),而EBUS-TBNA阳性结果为112组,总阳性率为65%(112/172).常规TBNA和EBUS-TBNA对纵隔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无明显差异,但EBUS-TBNA获取组织标本的成功率(39/95)高于常规TBNA(22/95).常规TBNA误伤血管7例,略高于EBUS-TBNA(3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方法后,两种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的穿刺结果,操作者可选择性应用两种方法,做到优势互补.
荣福萧淑华刘静李颖雄麦华玉卢燕珊
关键词:支气管镜检查纵隔疾病
常规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定位方法的建立
荣福萧淑华邓桂英刘静李玺卢燕珊林劲松
该项目创新点:该研究发现与C-TBNA操作定位相关的4R、4L、7等纵隔淋巴结组所处的纵隔间隙为气管前间隙、主动脉-左肺动脉窗间隙、隆突上间隙及隆突下间隙,与这些间隙相对应的管腔内生理和解剖标志为主动脉对管腔的压迹及据此...
关键词:
关键词:支气管镜
凸面超声气管镜在纵隔性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探讨凸面超声气管镜在纵隔疾病诊断中的意义及应用.方法 CT提示纵隔疾病的门诊或住院患者32例,在气管镜室、局麻下予以凸面超声气管镜检查纵隔病灶、测量病灶大小、予以穿刺活检及病理检查.结果 32例患者,7例为良性病变,其中实质性病变5例均获得组织学标本,余25例患者,23例通过穿刺纵隔淋巴结所获的组织学或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转移.结论 凸面超声气管镜在纵隔疾病的诊断、尤其是对肺癌的纵隔淋巴结分期诊断中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荣福刘静李颖雄麦华玉卢燕珊萧淑华
关键词:腔内超声检查内窥镜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
2011年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是用于识别抗原,从而在一个同源或异源细胞群中分离出特定的细胞。通过加入荧光染料共轭或者酶抗体都可使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视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可用于常规诊断肺癌患者,以确定生物标志物(诊断和预后)。本综述将对肺癌诊断的主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讨论。
钟华荣福吴颖宇刘静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肺癌
气道内超声对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的作用
2008年
气道内超声(endobronchial ultrasonography,EBUS)检查是一种新型的气道腔内诊断技术,将超声微探头通过气管镜工作通道送入气道内进行横断面环形扫描,对气管道壁各层结构具有高分辨率,判断肿瘤对气道壁的浸润深度;可扩展气管镜的检查范围至管腔外,清楚显示气道外邻近的血管、淋巴结以及占位性病变,有效引导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提高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的诊断率。
刘静荣福
关键词: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肺部疾病
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的RT-PCR检测及与分期的临床研究
2008年
近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居癌症死亡的首位[1]。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80%。即使是早期(Ⅰ期和Ⅱ期)已获得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只达50%~70%,多数患者仍死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2],这些复发、转移患者无疑在首次治疗前就已有癌细胞播散到其他部位。以上现象提示人们要从微转移的角度去探讨肺癌的分期、预后及治疗模式。
刘静荣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微转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