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静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研基金全国统计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理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综合评价
  • 2篇聚类分析
  • 2篇和谐社会
  • 2篇城市
  • 1篇人口
  • 1篇人口预测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构建
  • 1篇区域经济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科教
  • 1篇科教实力
  • 1篇华东六省
  • 1篇华东六省一市
  • 1篇灰色预测
  • 1篇江苏人口
  • 1篇和谐社会构建
  • 1篇GM(1,1...
  • 1篇城市经济

机构

  • 6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南京广播电视...

作者

  • 6篇刘静
  • 5篇门可佩
  • 2篇唐沙沙
  • 2篇蒋梁瑜
  • 1篇周萍
  • 1篇鲜丽华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现代商贸工业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科教实力的综合评价被引量:2
2007年
运用改进的TOPSIS方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2005年我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的科教实力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这19个城市按科教实力强弱可分为4类:第1类包括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第2类包括西安、广州、成都、天津、杭州;第3类包括沈阳、哈尔滨、济南、长春、深圳、重庆;第4类包括大连、青岛、厦门、宁波。
门可佩刘静
关键词:科教实力综合评价
江苏电力需求的灰色预测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根据江苏全社会用电量最新统计资料,通过数据预处理,建立灰色GM(1,1)模型群,经检验从中选择7维模型对2007-2010年江苏未来电力需求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江苏全社会电力需求约为3152.05亿千瓦时,将比2006年增长约22.66%,整个"十一五"期间江苏电力需求年均增长约为21.27%。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预测结果符合江苏经济发展实际。
门可佩鲜丽华刘静周萍
华东六省一市和谐社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中共十七大重申了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要确保2020年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社会和谐问题的量化研究,...
刘静
关键词:和谐社会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新优化灰色模型的江苏人口发展预测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对江苏省60a来人口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并根据2008年江苏省人口最新统计资料,建立人口预测新发展系数的优化GM(1,1)模型,对2009—2020年江苏人口发展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到2009年底,江苏总人口约为7741.65万人,到2010、2015、2020年,则分别约为7807.35、8144.30和8495.80万人,预测结果符合江苏人口发展实际.
门可佩唐沙沙蒋梁瑜刘静
关键词:江苏人口人口预测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和谐社会构建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在深刻理解和谐社会科学内涵和本质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社会发展实际,选取5个子系统34个评价指标,构建华东六省一市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最新统计数据,对比运用聚类分析法和主成分-聚类法,对华东六省一市和谐社会发展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华东六省一市和谐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可依次分为3类:第1类为上海;第2类为江苏、浙江、山东;第3类为福建、江西、安徽.评价结果符合华东地区社会发展实际.
门可佩唐沙沙蒋梁瑜刘静
关键词:和谐社会聚类分析综合评价
江苏13个城市经济运行状况的动态综合评价被引量:2
2007年
以2000~2005年江苏13个城市发展资料为背景,运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建立动态综合评价模型,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苏南、苏中、苏北3大板块其经济差异有扩大化的趋势,江苏13个城市中前4强竞争激烈,2004~2005年以苏州、南京、无锡和常州为序。结论符合江苏发展实际。
门可佩刘静
关键词:区域经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