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红英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6篇隐喻
  • 5篇语法意义
  • 3篇隐喻化
  • 3篇英语
  • 3篇语义
  • 3篇文化
  • 2篇新释
  • 2篇语法
  • 2篇语法隐喻
  • 2篇教学
  • 2篇V
  • 1篇信息技术
  • 1篇谚语
  • 1篇艺术
  • 1篇艺术设计
  • 1篇隐喻模式
  • 1篇英语教学
  • 1篇英语习语
  • 1篇语言
  • 1篇语言学

机构

  • 13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作者

  • 13篇刘红英
  • 1篇聂亚宁
  • 1篇龚建平

传媒

  • 2篇湖南商学院学...
  • 1篇外语与外语教...
  • 1篇外语学刊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求索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云梦学刊
  • 1篇湖南城市学院...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外国语文
  • 1篇湘潮(理论版...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7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输入被引量:2
2010年
把文化输入与商务英语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改变以往教学中重语言技能培养,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文化输入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讨论了商务英语教学中文化输入的重要性、文化输入的内容、文化输入的原则及方法。本文认为,应该把文化教学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始终。
刘红英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文化文化输入
莱辛的边缘人命运与爱情审度视角被引量:2
2010年
多丽丝.莱辛是当代西方最著名的女作家,她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获得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对多丽丝.莱辛的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分析多丽丝.莱辛的《又来了,爱情》,从中探讨她是如何用敏锐的眼光和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类生存状况的,如何用另一种角度来审视边缘人的命运与爱情,又如何构建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世界。
刘红英龚建平
关键词:边缘人
从谚语看中西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被引量:2
2010年
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看,中英谚语体现出巨大的中西文化差异。谚语反映了中西方不同的宗教观念、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不同的哲学观以及不同的集体、个人价值观。
刘红英
关键词:谚语文化差异
《百年孤独》中民族文化的反思被引量:4
2010年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其作品《百年孤独》中,抒发了自己的民族情结,把对民族生活的描写与历史的整体反思有机地融为一体,在解读民族历史的同时,寄予了对民族的希望。本文剖析作品对民族历史的反思,探讨《百年孤独》中的历史感、现实感以及对民族命运的关注等艺术魅力。
刘红英
关键词:《百年孤独》民族历史
论非真实before分句
2001年
非真实before分句表示一个与真实性有距离的未发生的动作 ,其非真实性可以通过动词形式、词汇意义以及非肯定词表现出来。非真实before分句与真实before分句的语义区别在于前者的非逆转性、主观性和重要性以及后者的逆转性、客观性和次要性。
刘红英
关键词:语义特征主观性
论原型条件分句和隐喻式条件分句
2010年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条件分句可以分为原型条件分句和隐喻式条件分句。在原型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表达其原来的语法意义,二者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在隐喻式条件分句中,语法符号脱离了其原来的语法意义,而语法隐喻使语法符号通过隐喻模式与其语法意义得到了统一。
刘红英聂亚宁
关键词:语法隐喻语法意义
现代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类课程整合的理论及其实践
论文根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以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偏向为参照,以促进学习者发展为宗旨,针对客观的教学方式方法的局限,建构了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改革——觋代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类课程整合。 研究认为,随...
刘红英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文献传递
IF条件分句中-Ф,-s/-es的语义新释
2011年
文章从认知的角度探讨IF条件分句中-Ф,-s/-es的语义,对条件分句中-Ф,-s/-es语义的认知拓展作出合理的解释。文章认为,隐喻化和转喻化现象存在于将来时性的条件分句中。当-Ф,-s/-es原有的语法意义不足以表达新的概念时,-Ф,-s/-es通过认知模式与其语法意义得到了统一,从而使其语法意义得到了拓展。
刘红英
关键词:隐喻模式语法意义
将来时性的条件分句的隐喻化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将来时性的条件分句中的不同动词形式的由来,对条件分句中形式和意义的认知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本文认为,语法隐喻现象存在于将来时性的条件分句中。当语法符号原有的语法意义不足以表达新的概念和范畴时,正是语法隐喻使语法符号通过隐喻模式与其语法意义得到了统一,从而使其语法意义得到了拓展,使语言不断适应人类认知发展的需求。
刘红英
关键词:语法隐喻语法意义
IF条件分句中V-ed的语法意义认知研究
2014年
动词过去时态的语法标记式"v-ed"原来的语法意义为表逆时针方向的时间距离,IF假设条件分句中的"v-ed"通过隐喻模式,在从时间域到真值判断域的投射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语法意义,即"真实性距离",而此新的语法意义与假设条件句的命题意义毫无二致。
刘红英
关键词:隐喻化语法意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