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科
- 作品数:95 被引量:414H指数:12
- 供职机构: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创伤性脑损伤后动态CT灌注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08年
- 目的采用64排螺旋CT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进行动态灌注扫描,以了解脑损伤后局部脑灌注改变。方法45只成熟雄性SD大鼠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实验组。3组均于大鼠脑损伤模型建立后1h、6h、24h、3d、7d、14d、21d分别行头颅CT灌注像(CT perfusion,CTP)扫描。选取伤侧损伤灶周围2mm内及健侧镜像区为观察兴趣区。CTP后取脑做脑损伤区域石蜡固定切片,在光镜下观察大脑皮层损伤区的病理改变。结果创伤后1 h损伤局部就有明显的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降低。伤后24h CBF、CBV开始增高,伤后3 d时达到高峰;伤后14d二者基本恢复正常。呈现损伤灶局部早期低灌注(1h左右),随后呈现高灌注(6h至7d),晚期脑灌注倾于正常的动态脑血液动力学变化。健侧CBF在伤侧CBF伤后3d明显增高时则呈下降趋势,而健侧CBV与正常组比较没有明显改变增高,反映了健侧完善的脑血管的自动调节功能。结论对创伤性脑损伤行动态CTP能够了解脑损伤后的血液流变学规律和脑血管的自动调节机制,为脑外伤后继发性脑损害的救治提供有针对性的实验研究基础。
- 刘科唐文渊
- 关键词:创伤性脑损伤血液动力学
- VEGF-165基因对创伤性脑损伤脑血液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 目的研究外源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因治疗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BI)后脑灌注的变化,了解其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模型建立后随机分为3组:(1)治疗组经损伤处脑皮质注入腺病毒(Ad)为载体的VEG...
- 刘科唐文渊
- 文献传递
-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复脑静脉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治疗脑静脉窦破裂出血中的实用价值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采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联合生物型人工硬脑膜重叠缝合以及医用生物蛋白胶封闭方法治疗开放性颅脑损伤伴脑静脉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78例患者中38例痊愈,33例好转出院,4例死亡,3例自动出院。结论生物型人工硬脑膜在开放性颅脑损伤伴脑静脉窦损伤的治疗中能有效地发挥止血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
- 袁鹏方波黄涛邹胜伟刘科
- 关键词:脑静脉并发症
- 可调压分流管分流术后多次调压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使用可调压分流管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多次调压的原因,总结临床经验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次调压的原因、调压的临床及影像学依据,以及调压的效果。结果 21例行体外调压达3~7次,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可调压分流管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是目前治疗脑积水的重要手段,通过多次调整分流管压力有利于动态掌握脑积水的变化,减少并发症。重视术前压力设定的各项参考因素,可明显减少术后调压次数。
- 黄警锐刘科
- 关键词:颅脑损伤分流管分流术
- 重型全脑室铸型出血动态颅内压监测21例报告被引量:2
- 2014年
- 对21例重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入院后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并持续颅内压监测,发现33%非脑疝患者行引流手术后仍有颅内压上升或病情加重,脑疝患者比例更高达50%,说明传统积血引流手术还不能完全缓解颅内高压,部分患者仍需进一步去骨瓣减压手术。
- 许毅周月琴刘科方波张清涛
- 关键词:脑疝颅内压去骨瓣减压术
- 3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7
- 2013年
-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合并颅内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情况,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合并颅内感染患者脑脊液分离的致病菌及药敏结果、高危因素、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35例患者脑脊液共分离培养出54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1.11%,革兰阴性菌占33.33%,真菌占5.56%。病原菌呈现较高的耐药性。经单因素分析发现伤口本身存在感染因素、术后切口外引流、脑脊液漏、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手术持续时间长(>4h)或再次手术者、手术放置异物等是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内感染的主要原因。经积极治疗总有效率为62.86%,病死率为11.43%。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合并颅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多见,医源性因素导致颅内感染比例及耐药性逐年上升。临床中静脉合并鞘内注射抗菌药物有利于控制颅内感染,缩短疗程及提高疗效。
- 肖虹程茗黄警锐胡唏许毅刘科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颅内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 生物型人工硬脑膜修复脑静脉窦的临床研究
- 袁鹏方波黄涛邹胜伟刘科
- 脊髓血管畸形的治疗3例报告
- 1998年
- 周玮徐小川黄涛邹胜伟刘科朱政鸣
- 关键词:脊髓血管畸形栓塞疗法外科手术
- 全文增补中
- 低分子肝素、间歇性气压治疗预防颅脑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间歇性气压治疗对颅脑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3月~2013年3月682例颅脑创伤患者临床资料。有148例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药物预防;173例行间歇性气压治疗(IPC)物理预防;169例行LMWH、IPC联合预防;有192例未实施LMWH、IPC预防。下肢深静脉彩超或下肢CTV诊断DVT。结果 LMWH药物预防组,DVT19例(12.83%);IPC预防组,DVT 23例(13.29%);LMWH、IPC联合预防组,DVT 14例(8.28%);未实施LMWH、IPC预防组,DVT 38例(19.80%)。LMWH、IPC联合预防组、LMWH预防组、IPC预防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实施LMWH、IPC预防组(P<0.05);LMWH、IPC联合预防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LMWH预防组或IPC物理预防组(P<0.05)。结论 LMWH、IPC对预防颅脑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LMWH、IPC联合预防效果更好。
- 邓永兵肖虹胡晞刘科
- 关键词:颅脑损伤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气压治疗
- 持续颅内压监测对全脑室铸型出血治疗的指导意义
- 目的 研究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在行引流手术后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及颅内压监测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21例全脑室铸型出血患者入院后行双侧脑室穿刺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并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分析颅内压的变化趋势并指导治疗.结果 ...
- 许毅刘科方波张清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