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毅辉

作品数:67 被引量:422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44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黄喉拟水龟
  • 16篇养殖
  • 12篇塘鳢
  • 10篇尖塘鳢
  • 9篇繁殖
  • 8篇胚胎
  • 8篇胚胎发育
  • 7篇生物学
  • 7篇基因
  • 6篇性别鉴定
  • 6篇引物
  • 6篇基因组
  • 6篇基因组DNA
  • 6篇分子标记
  • 5篇养殖技术
  • 5篇水产
  • 5篇笋壳
  • 5篇笋壳鱼
  • 4篇杂交鳢
  • 4篇稚龟

机构

  • 67篇中国水产科学...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佛山市南海区...
  • 1篇中国广州分析...
  • 1篇广东省渔政总...

作者

  • 67篇刘毅辉
  • 62篇朱新平
  • 47篇陈永乐
  • 29篇魏成清
  • 20篇郑光明
  • 11篇洪孝友
  • 9篇李伟
  • 8篇陈昆慈
  • 8篇罗建仁
  • 7篇赵建
  • 7篇于凌云
  • 7篇谢刚
  • 6篇戴晓欣
  • 6篇马丽莎
  • 6篇王亚坤
  • 5篇宋怿
  • 5篇刘书贵
  • 5篇王群
  • 5篇陆小萏
  • 4篇马兵

传媒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淡水渔业
  • 5篇水产学报
  • 4篇水生生物学报
  • 3篇大连水产学院...
  • 3篇渔业科技产业
  • 2篇科学养鱼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湛江海洋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渔业质量...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海洋与渔业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Curren...
  • 1篇水利渔业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年份

  • 8篇2023
  • 2篇2018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8篇2007
  • 4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2篇1999
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水产药物残留与休药期研究现状概述被引量:7
2018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水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然而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威胁到人民身体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如“嗑药多宝鱼”、冻虾中检出氯霉素超标、鳗鱼中检出恩诺沙星和孔雀石绿、鳜鱼中检出孔雀石绿、注胶虾等等。2018年4月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强调坚决打赢水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的硬仗,坚决守住水产品质量安全这个底线。
郭秀平刘毅辉潘厚军彭勇鳌何有根
关键词:水产品质量安全药物残留休药期安全监管工作孔雀石绿安全事件
平胸龟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应用RAPD技术对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Gay)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用27个随机引物对福建寿宁平胸龟21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了PCR扩增,共扩增出5187条DNA片段,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247条带。在检测到的247条带中,多态性条带为141条,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为55.97%(25.0%~88.89%),条带大小在100bp^2000bp之间,21个个体间遗传距离为0.0972~0.3198,平均遗传距离为0.1750±0.0387,表明平胸龟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采用类平均聚类法(NJTREE)构建了21个个体相互关系的分子聚类图,表明该地区平胸龟并没有形成种群的分化。
马丽莎郑光明朱新平刘毅辉陈永乐罗建仁
平胸龟年龄与生长及雌雄差异的比较被引量:9
2008年
对野生平胸龟年龄与生长及雌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质量、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均随其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4龄时增长速度最快,4—5龄时增长较慢,体质量与年龄的生长方程为m=20.346e0.6612t体质量与背甲长、背甲宽、腹甲长、腹甲宽、体高,背甲宽与背甲长、腹甲宽与腹甲长,背甲长与腹甲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雌雄性比约为1:1,1、2龄雌雄无显著差异,3龄时雌雄的背甲宽与背甲长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偏圆形,雄性偏椭圆形;5龄时雌雄头甲宽与背甲长的比例有显著差异(P〈0.05),雌性大于雄性.雌雄在生长方面存在差异,0~1龄时雌雄性生长相当,2、3龄时雄性生长快于雌性,雄性体质量大于雌性,但在4—5龄时雌性生长加快,雌性的体质量是雄性体质量的1.12倍.
郑光明马丽莎朱新平刘毅辉陈永乐罗建仁
关键词:平胸龟雌雄差异
温度和盐度对宝石鲈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31
2007年
宝石鲈(Scortum barcoo)是原产于澳大利亚的一种杂食性、中型经济淡水鱼类,对饵料要求不高,生长速度较快,肌肉的Omega-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2001年首次被引进中国,2004年人工繁殖获得成功.为了让人们充分了解该物种的繁殖生物学特性,同时为宝石鲈的开发利用提供基本数据,本研究对宝石鲈的胚胎发育时序及不同水温和盐度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做了较为祥细的观察与研究.采用人工催产、授精获得受精卵,在水温(27.0±0.5)℃孵化,观察胚胎发育情况.成熟卵圆形、透明、漂浮性,卵径0.87~0.92 mm,吸水后卵膜膨胀直径为2.10 mm左右;胚胎明显特征是有一个直径为0.50 mm左右的大油球.出膜仔鱼全长2.00 mm左右,出膜4 d后卵黄完全吸收,并开始摄食,此时仔鱼全长3.5~3.7 mm.胚胎发育的最低和最高临界水温分别是21 ℃和31 ℃,最适水温范围是24~27 ℃,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成负相关关系.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范围为0~8,盐度8时,各个发育时期的胚胎和仔鱼的存活率最高,12为临界盐度.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要掌握好温度和盐度,以获得最佳的种苗生产效果.
陈昆慈朱新平杜合军谢刚刘毅辉郑光明陈永乐
关键词:宝石鲈胚胎发育温度盐度
泰国尖塘鳢的生物学及其养殖被引量:18
2005年
陈永乐刘毅辉朱新平魏成清吴光明
关键词:尖塘鳢养殖笋壳鱼鲈形目虾虎鱼生物学
珠江斑鱯的早期胚胎发育观察被引量:2
2007年
观察了珠江斑鳠3批次受精卵的胚胎发育,描述及记录了胚胎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及所需时间。斑鳠的成熟卵子呈圆形,黄色,卵子直径为3.1-3.8 mm,吸水后最大卵径为4.0-4.2 mm,受精卵黏性很小。珠江斑鳠胚胎发育与其他硬骨鱼类基本相似,属于盘状卵裂。在水温(27.5±0.5)℃时,受精后约1 h 10 min进入胚盘形成期,受精2 h 15 min后进入卵裂期,受精后7 h 50 min,进入囊胚期,再经约13 h 45 min进入原肠期,受精后21 h15 min,胚孔封闭,当受精39 h 5 min后,心脏开始出现搏动,受精后55 h,仔鱼开始孵出。
焦宗垚陈赛陈昆慈朱新平谢刚杜合军刘毅辉陈永乐
关键词:斑鳠胚胎发育
淡水龟养殖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朱新平陈永乐黄启成魏成清郑光明周贵谭陈昆慈钟金香刘毅辉林东年翁如柏柯余利潘德博郭捡红谭爱萍
建立了高效的淡水龟类繁殖、孵化技术。系统研究了黄喉拟水龟的繁殖行为、胚胎发育,分析了环境温湿度和孵化介质对胚胎发育、孵化率及幼体的影响。通过人工调控,有效提高了稚龟成活率,在生产中每只母龟得苗由2-3只增加到4-5只。以...
关键词:
关键词:胚胎发育人工配合饲料
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的部分鲇形目鱼类系统发育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本文选择COI基因片段作为分子标记,对部分鲇形目鱼类(Siluriformes)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应用通用引物PCR扩增得到13种鲇形目鱼类的134条COI基因,并与Gen Bank中获得15种鲇形目鱼类的51条COI基因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鲇形目鱼类COΙ基因存在碱基插入缺失现象较少,为越南隐鳍鲇(Pterocryptis cochinchinensis)、丝尾鳠(Hemibagrus wyckioides)和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3种共计5个位点;平均碱基含量A+T(55.5%)显著高于G+C(44.5%)。利用Kimura’s 2-parameter计算28个物种的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195,23个物种的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系统发育树的分析结果表明,Neighbour-Joining(NJ)树较Maximum Likelihood(ML)树更为适合鲇形目鱼类的遗传发育分析;COI基因在科及其以下水平的系统进化关系与传统分类方法所认同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达到82.9%以上;在目水平的一致性的可信度较低,仅为71%;半鲿属聚为单系类群,黄颡鱼属、属和拟鲿属三者聚为一支,黄颡鱼属与拟鲿属的亲缘关系较近。
陈海港朱新平李伟刘毅辉赵建叶朝阳公月月
关键词:鲇形目系统发育
孔雀石绿及其代谢物在杂交鳢(斑鳢♀×乌鳢♂)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本实验模拟自然养殖条件,对杂交鳢(斑鳢Channa maculata♀×乌鳢Channa argus♂)肌肉中的孔雀石绿(MG)及其代谢物隐色孔雀石绿(LMG)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对池塘中初始体重为(200±10)g的杂交鳢进行质量浓度为200μg/L的MG药浴,药浴后于0.5、1、2、4、8、12、24、48、96、192、288、384、480、720、960、1 200、1 440、1 920、2 400、2 880、3 600、4 320、5 040和5 760 h取样,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杂交鳢肌肉组织中MG和LMG的残留量。药浴0.5~96 h期间,MG和LMG在杂交鳢肌肉中的残留量不断波动式升高,分别达到(543.77±22.14)μg/kg和(220.51±7.93)μg/kg。MG从96 h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到1 920 h后MG残留量低于检测限0.5μg/kg。而LMG在288~480 h范围内的残留量基本维持在(73.72±4.85)^(70.33±9.27)μg/kg之间,1 920h时LMG的残留量急剧下降至(2.25±0.25)μg/kg,至5 040 h已低于检测限0.5μg/kg。结果表明,MG和LMG在杂交鳢体内的残留消除期远大于水体,且LMG比MG代谢时间长。
刘书贵郑光明尹怡王群戴晓欣宋怿刘毅辉马兵
关键词:杂交鳢孔雀石绿
黄喉拟水龟(♀)与三线闭壳龟(♂)杂交后代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父母本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2
2009年
本研究通过黄喉拟水龟Mauremys mutica(♀)与三线闭壳龟Cuora trifasciata(♂)进行杂交,成功获得了杂种龟。这说明黄喉拟水龟和三线闭壳龟是可以进行属间远缘杂交的,但杂交组合的受精率及孵化成功率均低于黄喉拟水龟的同种组合。杂种稚龟与黄喉拟水龟稚龟在背甲纹路、腹甲黑斑、四肢和尾腹面的皮肤颜色、喉盾前端形状及起点位置、喉盾宽/喉盾缝长、喉盾缝长/肱盾缝长、股盾缝长/肛盾缝长存在差异。1龄前,杂种龟生长快于黄喉拟水龟。形态特征上,杂种龟头顶部淡棕黄色,头侧眼后有两条黑色纵纹,颈腹部淡黄色;背甲棕色,腹甲浅黄色,每一盾片中间都有边缘呈放射状的黑斑;四肢、尾腹面及裸露皮肤部分为黄褐色。形态可量数据分析显示杂种龟在形态上接近黄喉拟水龟。建立了三种龟的形态判别公式,判别的准确率为100%(p<0.01),判别分析中贡献最大的4个变量分别是腹甲后半部长/背甲长、喉盾宽/背甲长、肱盾缝长/背甲长、股盾缝长/背甲长,可见三线闭壳龟、黄喉拟水龟与杂交种腹部的腹甲后半部长、喉盾宽、肱盾缝长、股盾缝长等参数可作为鉴别三者的直接依据。本实验的结果对杂种龟的鉴定、龟类的杂交育种及养殖生产实践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潘德博陈昆慈朱新平郑光明刘毅辉陈永乐李凯彬
关键词:黄喉拟水龟三线闭壳龟杂种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