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正宏

作品数:182 被引量:1,062H指数:2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32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6篇天文地球
  • 4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7篇地球化
  • 47篇地球化学
  • 41篇锆石
  • 37篇地质
  • 33篇变质
  • 28篇花岗岩
  • 25篇年代学
  • 21篇岩石
  • 20篇地质意义
  • 19篇地球化学特征
  • 19篇化学特征
  • 15篇火山
  • 13篇逆冲
  • 13篇北缘
  • 12篇推覆
  • 12篇推覆构造
  • 12篇逆冲推覆
  • 12篇逆冲推覆构造
  • 11篇定年
  • 10篇同位素

机构

  • 171篇吉林大学
  • 10篇长春科技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中国地质调查...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辽宁省地质勘...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天津地质矿产...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3篇沈阳地质矿产...
  • 2篇长春工程学院
  • 2篇山东理工大学
  • 2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辽宁省第六地...
  • 2篇辽宁省第七地...
  • 2篇核工业二四三...
  • 2篇武警黄金第一...

作者

  • 182篇刘正宏
  • 102篇徐仲元
  • 27篇杨振升
  • 23篇李世超
  • 23篇李刚
  • 21篇董晓杰
  • 19篇张超
  • 15篇王挽琼
  • 14篇王兴安
  • 12篇关庆彬
  • 11篇朱凯
  • 9篇赵庆英
  • 8篇王可勇
  • 8篇彭向东
  • 7篇吴新伟
  • 7篇程立人
  • 7篇宋海峰
  • 7篇沙茜
  • 6篇刘锦
  • 5篇时溢

传媒

  • 26篇吉林大学学报...
  • 23篇岩石学报
  • 17篇世界地质
  • 9篇地质通报
  • 8篇第六届地质构...
  • 7篇长春科技大学...
  • 6篇地学前缘
  • 5篇地质与资源
  • 5篇地球科学与环...
  • 4篇中国地质
  • 4篇地质论评
  • 4篇矿物岩石
  • 4篇第五届构造地...
  • 3篇岩石矿物学杂...
  • 3篇地质学报
  • 3篇地球科学
  • 3篇2012年全...
  • 2篇地质科学
  • 2篇地层学杂志
  • 2篇吉林地质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0篇2020
  • 4篇2019
  • 6篇2018
  • 13篇2017
  • 13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7篇2013
  • 17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6篇2005
  • 1篇2004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北延边地区晚中生代柳洞岩体的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证据被引量:8
2014年
柳洞岩体位于延边地区和龙市南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古洞河断裂西南侧,龙岗地块北缘,其岩性为二长花岗岩。为确定其侵位时代和大地构造环境,对柳洞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岩相学和年代学研究。N 6和N 7样品LA ICP MS锆石U Pb测年结果显示,其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118.63±0.69)Ma和(118.58±0.87)Ma。岩体具有高硅(w(SiO2)=70.30%~76.30%)、富碱(w(Na2O+ K2O)=7.82%~8.52%)、富铝(w(Al2 O3)=12.30%~15.50%)和低钛(w(TiO2)=0.16%~0.29%)的特点,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为1.03~1.11,为弱过铝质岩石。分异指数(D I)为87.99~94.89,固结指数(S I)为2.39~5.31,反映了该岩体经历了高程度分异演化作用。δEu为0.63~0.92,具有中等铕负异常,LREE/HREE和(La/Yb)N 值分别为3.46~8.09和10.59~33.94,显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点。柳洞岩体明显富集Cs、Rb、Ba、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同时亏损 Nb、Ta、Ti等高场强元素(HFSE)以及P元素。综合岩相学、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地质资料,柳洞岩体具有高分异的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的特点,形成于后造山向伸展转换的体制环境下。
张超徐仲元刘正宏李世超时溢范志伟
关键词:后造山花岗岩晚中生代
内蒙古大青山地区新太古代基底组成及演化
董晓杰徐仲元刘正宏杨振升
华北板块北缘中元古代造山带的确立及其构造演化被引量:68
2000年
华北板块北缘发育一条中元古代晚期大陆边缘碰撞造山带 ,它由内蒙西部狼山起向东延伸到辽西和吉林东部一带 ,全长 2 0 0 0余km。造山带内部发育了不同类型变质的沉积岩、火山沉积岩 ,以及各种类型深成侵入岩。在 1.0Ga左右 ,由西伯利亚板块和华北板块对接碰撞 ,形成了巨大陆缘碰撞造山带。这次构造事件是Rodinia超大陆拼合事件的一部分 ,表明了在Rodinia超大陆时期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是连在一起的。
刘正宏刘雅琴冯本智
关键词:华北板块北缘造山带
内蒙古中部西乌兰不浪地区太古宙高级变质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内蒙古中部的西乌兰不浪地区分布的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基底主要由中性麻粒岩系和紫苏花岗质片麻岩组成,两者在空间上密切共生,并具有渐变的接触关系.为了研究它们的形成、变质时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对它们进行了SHRIMP年代学研究.研究结果对区内前寒武纪高级变质岩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时代制约.区内麻粒岩和紫苏花岗质片麻岩显示出相近的年代学特征.核部锆石具岩浆韵律环带,其显示出的2507~2545Ma的年龄代表了麻粒岩与紫苏花岗质片麻岩的原岩形成时间,这表明华北克拉通西部阴山陆块像东部陆块一样存在2500~2550Ma的大规模岩浆活动.变质重结晶的幔部和边部锆石则记录了在2500Ma左右发生的大规模连续的区域麻粒岩相变质作用.其变质作用时间与岩浆事件时间间隔不超过50Ma,与东部陆块一致,表明华北克拉通东西部陆块在~2.5Ga具有相似的演化历程.
董晓杰徐仲元刘正宏沙茜
关键词:高级变质岩SHRIMPU-PB定年
差应力状态对岩石熔融程度的影响——以黑云母片麻岩的动、静态熔融对比实验为例被引量:14
2005年
以河北省平山县阜平群的黑云片麻岩为实验样品,有差应力条件下的动态实验,围压10MPa,温度800℃条件下,施加相当于差应力为0~25MPa,且以每5MPa为间隔进行了天然块状岩石样品的动态熔融,在相同的围压条件下,温度由800~900℃每20℃为间隔,进行了无差应力条件下天然块状岩石的静态熔融实验,并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岩石的熔融程度随着差应力的增加明显增高,当差应力达到25MPa时,800℃条件下岩石的熔融程度与900℃静态熔融条件下岩石的熔融程度相当。实验力学分析计算表明,动态实验中构造附加压力增加了围压,差应力每增加5MPa相当于1.67MPa的增压,其与静态实验中温度升高20℃的效果一样。该实验结果对研究岩石深熔作用的深度问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马瑞刘正宏吕古贤张刚
关键词:黑云母差应力熔融实验深熔作用阜平群计算表
内蒙古大青山深层次韧性剪切带的特征及其成因机制被引量:8
2008年
内蒙古大青山高级变质杂岩区发育多条近东西向、平行相间排列的深层次韧性剪切带。其主要位于不同岩性的边界,以发育各种条带构造及S—C组构为特征。韧性剪切带与其间弱变形域的应变强弱相间,连续变化的特点可用变形分解理论合理解释。剪切带中的构造岩具有明显不同于中浅层次糜棱岩的微观组构特征,主要表现为无残斑基质之分,广泛发育复晶石英条带,长石多呈三边平衡结构等,反映了地壳深层次的变形主要受扩散蠕变及熔体强化的颗粒流动机制控制。同构造矿物组合与石榴石-黑云母矿物对温压计(710℃,0.6 GPa)显示变形环境为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同构造岩体单颗粒锆石U-Pb同位素年龄在1 900 Ma^2 200 Ma之间,推测剪切带大致形成于早元古代。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形迹暗示其形成于斜向挤压(NNE-SSW)的构造环境,结合年代学资料及当时的大地构造环境,可认为其是阴山陆块与鄂尔多斯陆块斜向(NNE-SSW)水平会聚导致应变分解的产物。
陈晓锋刘正宏徐仲元赵庆英吴新伟
关键词:韧性剪切带构造形迹
鄂尔多斯北缘石合拉沟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被引量:20
2004年
最近在包头市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在黄河南部鄂尔多斯北缘隆起带中发现了由北向南逆冲的石合拉沟推覆构造。上盘逆冲推覆体由基底浅变质的石英岩、黑云变粒岩和大理岩构成,推覆在晚石炭统太原组和中三叠统二马营组之上。野外地质关系表明逆冲推覆变形作用发生在晚侏罗世,与河套新生代断陷盆地北缘大青山逆冲推覆构造晚期逆冲推覆变形作用是同时的,逆冲推覆方向相反,构成了以现代河套盆地为中心的晚侏罗世背冲型逆冲推覆构造。该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对探讨华北地台北缘中生代地壳构造变形特点和新生代河套断陷盆地基底构造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刘正宏徐仲元杨振升刘茂修赵达赵羽君
关键词:逆冲推覆构造中生代
部分熔融与高级变质岩流变机制——以内蒙古大青山高级变质岩为例被引量:14
2008年
部分熔融作用与高级变质岩变形作用是相互制约,变形作用能够提高岩石部分熔融程度,降低熔融温度。熔体存在影响和制约岩石强度和变形机制。大青山高级岩经历了下部地壳构造层次变质变形和深熔作用改造,形成了复杂构造要素组合。宏观与微观构造特点表明:高级变质岩变形机制主要为熔体增强颗粒边界扩散和颗粒流动,使岩石发生大规模的塑性流动。在宏观上形成了不对称流动组构、熔融线理、岩石和矿物条带、层内底辟褶皱和大型穹窿构造。但是,在微观上矿物颗粒变形不明显,晶内变形组构不发育,表现为三边平衡结构,与静态结晶变质岩结构相似,形成了地壳深部构造层次上变质构造岩-构造片麻岩。
刘正宏徐仲元杨振升
关键词:高级变质岩部分熔融
华北克拉通东北部板石沟地区新太古代晚期地壳生长及其地质意义
<正>1.板石沟地区地质概况吉南板石沟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部,龙岗复式背斜核部及南缘,是典型的太古宙基底出露区,该地区经历多期次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和变质作用。区内TTG片麻岩和花岗质岩石分布广泛,多遭受强烈变质变形,局...
李鹏川刘正宏郭巍
文献传递
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晚古生代花岗岩类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张青伟刘正宏杨启军康志强贾志强刘希军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