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欣超
- 作品数:28 被引量:326H指数:12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全球变化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39
- 2012年
- 全球变化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草地分布十分广泛,且大多位于生态脆弱带,对全球变化响应十分敏感。当前,有关全球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上植被部分,对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关键参与者和草地碳源汇的重要调节者——土壤微生物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综述了全球变化因子,包括CO2浓度、气温、降水及氮沉降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对当前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剖析,对未来研究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 孙良杰齐玉春董云社彭琴何亚婷刘欣超贾军强曹丛丛
- 关键词:草地微生物群落多样性CO2浓度气温上升氮沉降全球变化
- 滴灌对农田土壤CO_2和N_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0
- 2014年
- 研究滴灌条件下土壤CO2和N2O的排放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有助于深刻了解灌溉方式变化对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的影响,对农业灌溉管理措施的改进和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滴灌对农田土壤CO2和N2O排放的影响,从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养分和土壤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滴灌条件下农田土壤CO2和N2O产生和排放的主要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滴灌对大气温室效应影响的不确定性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郭树芳齐玉春董云社彭琴刘欣超孙良杰贾军强贺云龙曹丛丛闫钟清
- 关键词:滴灌农田CO2N2O
- 北京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在野外调查和采集标本的基础上,对北京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及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有苔藓植物27科64属150种(含2变种),其中32种为北京苔藓植物新记录。优势科为青藓科(Brachytheciaceae)、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真藓科(Bryaceae)和绢藓科(Entodontaceae)5科;优势属为青藓属(Brachythecium)、绢藓属(Entodon)、紫萼藓属(Grimmia)、真藓属(Bryum)、金灰藓属(Pylaisia)、凤尾藓属(Fissidens)、美喙藓属(Eurhynchium)和毛口藓属(Trichostomum)8属。区系分析表明,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地理成分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36.7%)、东亚成分次之(占18.0%)。通过与我国15个地区苔藓植物区系谱主成分分析发现,东灵山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与雾灵山、小五台山与贺兰山相近,与云蒙山最为接近。
- 宋晓彤邵小明孙宇姜炎彬宋闪闪宋闪闪刘欣超
- 关键词:苔藓植物区系
- 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关键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4年
- 土壤有机碳不仅可以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元素,维持土壤良好的物理结构,而且库容巨大,其储量的微弱变化会导致大气圈中CO2浓度发生较大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全球碳平衡格局。氮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植物生长的首要营养元素,大气氮沉降以及人为氮肥施入作为陆地生态系统氮的重要来源,其变化会深刻改变陆地生态系统的植物生长和净初级生产力,并进而影响全球碳循环和其他生态系统过程。欧美等国的生态学者近20年来就氮输入对不同生态系统碳库的影响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我国学者近年来也逐渐开始关注氮输入对陆地碳循环相关过程的定量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但尽管如此,氮沉降以及人为氮输入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效应与作用强度依然是目前四大碳汇机制研究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鉴于此,本文综述和分析了近年来氮沉降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溶解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微生物量碳(microbial biomass carbon,MBC)等不同土壤碳组分影响的相关研究结果,并针对目前氮沉降增加对陆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影响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展望,以期对我国未来相关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 曹丛丛齐玉春董云社彭琴刘欣超孙良杰贾军强郭树芳闫钟清
- 关键词:氮沉降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
- 外源氮输入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5
- 2010年
- 大气氮沉降作为全球变化的重要现象之一,沉降量不断增加所带来的一系列生态问题日趋严重。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类型之一,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不仅体现在地上植被生长和群落动态的变化,其地下各种生态过程的变化更加值得关注。此外,世界范围内的草地生态系统大部分面临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地施氮是寻求草地恢复的有益尝试。综述了大气氮沉降和人为施氮引起的外源氮输入变化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特性(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微生物呼吸、微生物多样性和土壤酶)影响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①施氮有利于细菌数量的增加,但对真菌数量的影响甚微或是降低真菌的数量。②长期施氮降低土壤微生物量,但短期施氮的影响效应具有不确定性。③施氮对草地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效应取决于微生物可获得的碳源的量。输入地下的植物碳量增加促进土壤微生物呼吸,输入地下的有机质减少则抑制微生物呼吸。④施氮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组成和底物利用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表现出负效应。⑤施氮提高了β-葡糖苷酶、磷酸酶和大部分糖苷酶的活性,降低了脲酶的活性。迄今为止,施氮对草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效应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今后的研究中应开展氮输入对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长期试验研究、加强对土壤微生物呼吸的影响研究以及合理确定我国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氮饱和阈值,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测量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新方法。
- 何亚婷齐玉春董云社彭琴肖胜生刘欣超
- 关键词:氮输入微生物量土壤酶草地生态系统
- 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被引量:43
- 2010年
- 草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类型之一,受到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的广泛影响。这些因素在直接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地上植被生长和群落动态的同时,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地下生态过程。土壤微生物是指示草地生态系统各地下生态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对外部干扰响应的良好指标,其中微生物量是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大小度量的重要参数,是土壤有机质中最活跃的组分之一,能够敏感地反映土壤生态系统水平的微小变化,在各种土壤生化过程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综述了自然因子(土壤温度、土壤湿度、pH值)、人为干扰(放牧、开垦、施肥)和全球变化(大气CO2浓度升高、气候变暖)对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指出目前的研究由于基础薄弱、研究样地间的差异以及各研究处理间的差异,土壤微生物量对各种干扰的响应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强长期性的野外定位试验研究、多因子的综合控制实验研究以及N输入对微生物量影响的研究等,并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测量微生物量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 何亚婷董云社齐玉春肖胜生刘欣超
- 关键词: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全球变化
- 基于LCA的呼伦贝尔生态草牧业技术集成示范效益评估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对天然草场修复过程中的经济环境综合效益进行评估。【方法】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LCA)方法对内蒙古呼伦贝尔市谢尔塔拉牧场奶牛集约化养殖-牲畜粪便处理(包括菌剂发酵有机肥、蚯蚓养殖生成有机肥和蘑菇种植3种模式),利用谢尔塔拉农场奶牛集约化养殖、牲畜粪便处理利用、天然草场改良数据和当地畜牧生产经营物料投入数据相结合,建立不同养殖模式下牛奶生产的生命周期清单,从畜牧生产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牲畜饲养、粪便处理利用和草场修复这整个草原畜牧生产循环过程中每生产1 t标准牛奶(FPCM)的资源环境综合成本(温室气体排放、土地占用、耗水量和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和总体经济效益进行定量分析。【结果】牧户散养奶牛和集约化奶牛养殖场在出售牲畜和牛奶方面产生的毛收益分摊在每头成年母牛上分别为0.89和2.11万元,如扣除经营成本,两种乳牛饲养模式下每头成年母牛产生的净收益分别为0.42万元(牧户散养)和0.41万元(集约化养殖)。此外集约化养殖场每生产1 t FPCM造成的环境影响为:占用草场1.19 hm^2、占用耕地0.15 hm^2、耗水216.47 t、消耗化石燃料1944.19 MJ、排放温室气体0.73 t二氧化碳当量(CO2eq)。当地散养牧户生产牛奶除去草场占用面积(3.25 hm^2)外,造成的环境影响(占用耕地0.04 hm^2、耗水70.70 t、消耗化石燃料892.80 MJ、排放温室气体0.55 t CO2eq)均小于集约化奶牛养殖场。开展天然打草场改良可显著增加每公顷草地牧草产出(增幅68.57%)和收益(增长10.71%),改良后生产1 t FPCM可降低40.50%的草场占用面积。但改良中施肥和燃料消耗的增加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增加17.70倍)、燃料消耗(增加2.10倍)等环境问题。在牲畜粪便处理利用技术应用方面,集约化养殖场产生的牛粪通过发酵有机肥、蚯蚓处理牛粪和蘑菇种植等处理利用方式,在解决
- 刘欣超刘欣超吴汝群辛晓平辛晓平孙海莲李晓爽王淼刘云刘云
- 关键词:集约化养殖环境影响
- 苏尼特左旗草原生态功能价值变化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研究苏尼特左旗草原生态功能价值在10年间的变化情况,笔者通过研究2000年、2005年和2010年苏尼特左旗草原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和抵御风蚀几个方面等功能,并将这些生态功能通过计算进行价值化,得出各年度草原生态功能价值。结果表明,2000年、2005年、2010年全旗草原生态功能总价值分别为3.34×109元、1.82×109元、3.49×109元,因此,10年间2005年的苏尼特左旗草原生态功能比2000年下降了41%,2010年比2000年提高了5%,说明苏尼特左旗2005年生态环境最差,分析原因可知:生态价值的高低与降雨量呈正相关,2005年降雨量显著低于其他年份,故生态功能价值最低。草原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生态功能价值的研究在理论和方法都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因而本研究得到的苏尼特左旗草原生态功能价值是基于现有技术手段的一个保守的、较低的估算值。
- 刘亚红刘欣超邱晓王慧敏常虹孙海莲翟琇
- 关键词:草原生态功能
- 基于全生命周期分析的呼伦贝尔家庭牧场肉羊温室气体排放被引量:11
- 2021年
- 准确评估及对比分析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区谢尔塔拉镇(农牧区)与陈巴尔虎旗西乌珠尔苏木(纯牧区)家庭牧场肉羊温室气体排放,以寻求养殖业发展的有效减排措施.在《2006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基础上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肉羊温室气体计算方法,结合实地调研资料对农牧区和纯牧区共12个家庭牧场肉羊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比较研究.以肉羊出栏时1 kg活体质量为功能单位,结果表明,农牧区出栏1 kg肉羊活体质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以二氧化碳当量CO;-eq计)为26.74 kg,纯牧区为13.88 kg,前者为后者排放强度的1.92倍.在肉羊温室气体排放功能单位上,肠道甲烷排放量最多,分别为19.81 kg和10.94 kg,粪便管理系统排放量分别为5.12 kg和2.86 kg,饲料粮种植运输环节排放量分别为1.50 kg和1.62 kg.在农牧区与纯牧区调研牧户的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肠道甲烷排放为最大排放源,分别为58.51 t和198.09 t;其次是粪便管理系统排放,排放总量分别为14.73 t和52.39 t;饲料粮种植运输环节排放量分别为2.98 t和22.45 t.本研究表明农牧区出栏1 kg的肉羊活体质量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高于纯牧区,两区域在肠道甲烷、粪便管理系统、打草柴油消耗与农资运输环节中差异显著,其中肠道甲烷排放在总排放量中占据主导地位.
- 王路路辛晓平刘欣超刘欣超姜明红刘云刘云
- 关键词:温室气体排放肉羊排放因子家庭牧场
- 北京市区苔藓植物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 苔藓植物是对环境敏感的一类植物,其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可以揭示环境状况。2006 年10月至2007年11月,通过对北京市五环以内及五环至六环间的部分地点共31个地点、 164处样地、574个样方的苔藓群落调查,共采集苔藓...
- 刘欣超姜炎彬孙宇胡伟毅邵小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