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早霞

作品数:116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艺术

主题

  • 45篇网膜
  • 42篇视网膜
  • 26篇细胞
  • 23篇黄斑
  • 18篇玻璃体
  • 16篇脉络膜
  • 13篇血管
  • 11篇视网膜病
  • 11篇视网膜病变
  • 11篇黄斑变性
  • 11篇病变
  • 10篇视网膜脱离
  • 10篇手术
  • 10篇基因
  • 9篇分化
  • 9篇干细胞
  • 8篇新生血管
  • 7篇蛋白
  • 6篇视网膜母细胞
  • 6篇视网膜母细胞...

机构

  • 97篇吉林大学第二...
  • 17篇吉林大学
  • 11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吉林石油集团...
  • 2篇广州市儿童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郑州大学第二...
  • 2篇吉林大学白求...
  • 2篇吉林大学白求...
  • 1篇长春市儿童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吉林省人民医...
  • 1篇大庆市人民医...
  • 1篇长春医学高等...
  • 1篇吉林油田总医...
  • 1篇吉林省中医药...

作者

  • 116篇刘早霞
  • 66篇苏冠方
  • 16篇张晓光
  • 14篇赵劲松
  • 12篇王晨光
  • 10篇李亚萍
  • 10篇齐首楠
  • 9篇杜园园
  • 9篇吴雅臻
  • 9篇李亚萍
  • 7篇肖骏
  • 7篇孙大军
  • 7篇姜春英
  • 6篇吴宏
  • 5篇程岩
  • 5篇范斌
  • 5篇邹慧
  • 4篇王淑荣
  • 4篇金燕
  • 4篇李银花

传媒

  • 24篇中国老年学杂...
  • 9篇中国实验诊断...
  • 9篇中国实用眼科...
  • 7篇中国眼底病论...
  • 5篇眼科新进展
  • 5篇新医学
  • 5篇中华眼底病杂...
  • 4篇吉林医学
  • 4篇中国乡村医生
  • 4篇国际眼科杂志
  • 4篇中国眼底病论...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眼科研究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实用眼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7篇2011
  • 7篇2010
  • 11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怀疑眼内转移一例
患者,女,40岁,.右眼视力下降1年,加重4个月入院.既往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行幕上开颅肿瘤切除术3年,并化疗6疗程.无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无明显皮肤损害,无高血压、糖尿病史.入院查体,全身状况良好,...
赵劲松程岩苏冠方刘早霞刘杨刘鑫
早期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视杆细胞视网膜电图变化特点
2011年
目的探讨15 Hz刺激光频率下暗视视杆细胞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在早期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患者的变化特点。方法对早期萎缩型AMD(20眼)和对照组(18眼)进行全视野ERG观察,刺激频率为15.151 52 Hz,记录暗视视杆细胞b波的振幅和峰时。结果 15 Hz频率刺激检测暗视视杆反应与对照组相比b波振幅和b波峰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对照组相比,15 Hz刺激光下,早期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暗视视杆细胞ERG改变不明显。
朴勇虎李亚萍杨凤娟杨丽潘欣杨波肖骏刘早霞姜春英
关键词:视网膜电图
激素治疗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的研究现状被引量:4
2019年
糖皮质激素作为脉络膜脱离型视网膜脱离手术前后的辅助治疗药物,其控制炎症、改善脉络膜脱离效果明显,为手术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但其对术后视网膜复位率和视功能改善的作用眼科学者各持己见。关于术前激素使用与否、使用时间和使用方式,眼科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对相关知识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准确。
姜华程岩刘早霞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脉络膜脱离糖皮质激素玻璃体手术
真菌性眼内炎治疗二例
刘早霞苏冠方赵劲松王艳艳
眼内容物摘除义眼台植入术后眶尖综合征1例
2014年
眶尖综合征(Orbitai apex syndrome),又称为Rolld’s 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引发的眼部急症,病变侵犯视神经孔和眶上裂,从而引起眶尖组织功能损伤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的总称。临床上眶尖综合征属于急症,必须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否则延误病情,预后较差。
汪艳杜园园刘早霞
关键词:眶尖综合征植入术后义眼台视神经孔眶上裂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性黄斑变性脉络膜分水带区血流动力学特点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黄斑区脉络膜分水带区(CWZ)的血液流体力学特点。方法选择渗出型AMD 40例,其中有脉络膜新生血管(CNV)47只眼,萎缩型AMD 10例20只眼;另选取年龄与AMD患者相匹配的无AMD患者40例80只眼作为对照组。AMD组、对照组均行眼底照相、荧光眼底造影(ICGA)、吲哚菁氯脉络膜造影、彩色超声Doppler血流检查和血液黏滞度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MD组和对照组相比全血黏滞度升高(P<0.01),渗出型AMD与萎缩型AMD相比全血黏滞度升高(P<0.01)。渗出型AMD组与萎缩型AMD及对照组比较,渗出型AMD组CWZ区的颞侧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速度下降、血流阻力增加(P<0.01)。结论渗出型AMD黄斑脉络膜CWZ可能存在脉络膜灌注障碍。
张雅涵魏丹韩宁高林林李亚萍刘早霞苏冠方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
糖尿病性黄斑病变脉络膜与视网膜病变特点研究
李亚萍刘早霞朴勇虎杨波肖骏潘欣苏冠方姜春英
明目疏脉片对鼠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的作用
2018年
目的探讨明目疏脉片对鼠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作用。方法给药后检测实验动物凝血酶原、凝血时间、血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凝块溶解率。用体内、外血栓形成溶解实验检测抗血栓作用。检测小鼠耳廓静脉直径比变化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阳性组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增加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P<0.05),降低血纤维蛋白原含量(P<0.05),增加血凝块溶解率(P<0.05),增加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P<0.05),缩短大鼠体外血栓长度(P<0.05),降低血栓湿重、干重(P<0.05)。明目疏脉片对小鼠耳廓静脉具有扩张、增加血流量及改善微循环作用(P<0.05)。结论明目疏脉片具有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作用。
魏丹韩宁高林林蔡文瑞王兆华李亚萍刘早霞
关键词:抗血栓抗凝血扩张血管
玻璃体内注射伏立康唑及两性霉素B脂旨质体治疗外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外源性烟曲霉菌性眼内炎动物模型,分别向动物模型眼玻璃体内注射伏立康唑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观察两种药物对外源性真菌性眼内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豚鼠30只,玻璃体腔注入浓度为1×106 CFU/mL烟曲霉菌孢子悬液,...
宋先德刘早霞
血中VEGF,IGF-1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factor-1)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双抗体夹心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32例正常对照组、29例无视网膜病变的2型糖尿病组(non-diabeticretinopa-thy,NDR)、30例单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backgrounddiabeticretinopathy,BDR)和28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血浆中VEGF与血清中IGF-1的含量。用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进行组间差异性比较。结果VEGF与IGF-1在NDR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BDR组和PDR组明显高于NDR组(P<0.05);NDR和BDR两组VEGF与IGF-1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 =0.371;r =0.364,P<0.05)。结论VEGF和IGF-1是促进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病和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重要因素。
李旭刘早霞张晓光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