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新波

作品数:24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财政
  • 6篇农村
  • 4篇义务
  • 4篇义务教育
  • 4篇农村义务
  • 4篇农村义务教育
  • 4篇教育
  • 4篇公共
  • 4篇非均衡
  • 4篇非均衡发展
  • 3篇实证
  • 3篇实证分析
  • 3篇贫困
  • 2篇行政
  • 2篇性别
  • 2篇以县为主
  • 2篇债务
  • 2篇债务危机
  • 2篇中国财政
  • 2篇省级数据

机构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1篇中国社会科学...
  • 8篇中央财经大学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财政部财政科...
  • 4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国家会计...
  • 1篇北京市财政局

作者

  • 24篇刘新波
  • 10篇闫坤
  • 6篇刘轶芳
  • 5篇于树一
  • 2篇罗文博
  • 2篇张丽华
  • 1篇李晨光
  • 1篇李海蓉
  • 1篇王昌海
  • 1篇刘倩
  • 1篇刘锋
  • 1篇于洋

传媒

  • 4篇经济研究参考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上海经济研究
  • 1篇宏观经济研究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新华文摘
  • 1篇系统工程理论...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财务与会计
  • 1篇税务研究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 1篇全球化
  • 1篇财政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1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报告——“四大关键词”编织的世界经济困局下中国财政政策选择
2011年
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可以用"四大关键词"来概括:经济增长、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和财政整顿。这四个关键问题的形成及其发挥的作用紧密交织在一起,使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形成了三个困局:"经济增长—债务危机—财政整顿"的困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滞胀"的困局、"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财政整顿"的困局。在这些困局中,财政处于核心地位,我国应在经济良性发展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优势,对内做好"自我保护";对外积极探寻破解困局之路,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的贡献。
闫坤于树一刘新波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经济体财政财政金融
新时代财政体制改革:新理念、新格局与新路径
2023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形势任务要求,在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职能作用。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多次出现“挑战”“风险”等词汇,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具有的高瞻远瞩的风险意识和应对风险挑战的时代担当。近年来财政政策不仅缓释了财政风险,并立足全局配合化解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风险。在宏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微观主体面临重大挑战时,财税政策要助力科技创新、带动社会投资,避免经济增速过快下滑和失业率大幅攀升;同时要进一步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和群体差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提倡厉行节约,以共享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发展中国家制度性话语权。
刘新波
关键词:财政体制改革
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与区域财政可持续性发展
2022年
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是指政府向社会公众公布财政能否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信息,有利于财政信息的透明化。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情况与区域财政可持续性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关系。本文首先构建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水平评价体系,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6-2018年的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测算。进而,利用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工具变量法,针对财政可持续性发展与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显示:财政可持续信息披露水平与财政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双向促进作用,即较高的区域财政可持续性发展水平会提高政府对财政可持续信息的自主披露性,而政府对于财政可持续信息的披露又会反过来促进区域财政可持续性发展。
刘新波谢晓攀刘轶芳
关键词:固定效应模型
“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下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测算——基于历年省级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0年
一、引言 当我国经历20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中东西部地区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差距呈现出不断加大的趋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也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产生的。随着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对公共财政问题的关注,对义务教育公共品属性的进一步明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备受重视。
闫坤刘新波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教育管理体制实证分析
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测算与成因分解被引量:5
2022年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地区差异与一致性问题对区域均衡发展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揭示与研究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与一致性,对于实现共同富裕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重构了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基极差熵值法对2014—2020年我国31个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结果显示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其次,利用泰尔指数对地区差距进行空间分解发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区域差距逐年缩小;进一步的夏普利值分解显示,基本公共服务地区差距是导致城镇化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基于上述实证分析,本文从产业结构、城乡融合、基本公共服务三个角度给出了政策建议。
刘新波崔灿刘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人口城镇化城乡融合基础设施
我国农村贫困分解及组群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近20年快速的经济增长对我国减贫作用显著,但由于农村与城镇在居民收入、分配政策上的差异,农村贫困改善的速度低于城镇,更加突出其在我国减贫工作中的重要性.本文并非拘泥于现有地域特征划分依据,而是利用SST贫困综合测度指标的分解维度,创新性地提出按照贫困特征指标进行组别的划分,从而使我国农村贫困组群划分更科学合理.继而,本文采用CHNS数据库中我国农村9省的调研数据,对其进行组群分类研究;并通过FGT指数及其差异分解结果验证了分组结论的有效性.最后,结合分组及指数分解结果总结归纳出我国农村贫困的组群特征及差异原因,为针对不同组群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减贫措施提供参考.
刘轶芳罗文博刘新波
关键词:农村贫困
自然保护、环境收入与农户生计提升被引量:8
2021年
建立自然保护区被认为是阻止栖息地和物种退化的重要措施。虽然人们普遍认识到周边社区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但对于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资源对当地居民家庭收入的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是有限的,这阻碍了有效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本文通过2019年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486份有效农户数据,以英国国际发展署开发的可持续农户生计框架(SLF)为基础,构建了中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生计资本指标体系和量化标准。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拟合了环境收入、农户生计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应用方差分析检验了不同组别(保护区内外组和不同收入组)农户环境收入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收入"对"生计资本"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123,且显著正相关;"环境收入"对"生计结果"的总的影响系数为0.205,且显著正相关;此外,生计资本、生计策略以及生计结果之间,均显著正相关。与保护区内的农户家庭相比,保护区外的农户环境收入更高,且在1%水平上显著。本文得出两个层面的政策启示:一是案例点的政策启示。要重视扎龙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农户生计发展,积极优化与调整功能区,努力提升农户福祉。二是全国层面的政策启示。首先是要增加销售渠道,将保护区内环境产品转化为现金收入,这可以增强低收入群体抵御家庭经济危机的能力;其次是生计资本可以通过中介变量(生计策略)来增强生计结果,即可以通过技能培训、小额贷款等干预措施,丰富农户生计策略,促进家庭收入增加。
王昌海刘新波
关键词:环境收入生计资本农户生计自然保护区结构方程模型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评价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国各地区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两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然而,由于我国现阶段效率评价定义不明确,加之领土面积广阔,地区间发展的相对性与短板难以有效度量,造成了循环经济效率测评可信度较低,时间、空间对比薄弱的现象。文章在我国现有评价方法不完善、各地区发展不均衡的条件下,通过对评价体系进行重新定义,对评价方法进行横、纵向拓展,提出针对我国区域性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议。
刘新波刘轶芳刘倩
关键词: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基于历史视角的中国FDI引进政策演变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详细回顾了中国吸引FDI政策的历史变更,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将中国FDI政策变更,划分为四个阶段。之后,从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FDI政策变更的两大主要原因,即中国对FDI引进问题在认识上的变化和外部环境变化。而金融危机之后,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我们对自身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调整,这必然涉及如何科学合理的利用外资问题。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结合当前最新经济形势,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李海蓉刘新波
关键词:FDI政策
世界经济困局下中国财政政策选择被引量:3
2011年
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可以用"四大关键词"来概括:经济增长、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和财政整顿。这四个关键问题的形成及其发挥的作用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使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变得更加复杂,形成了三个困局:"经济增长—债务危机—财政整顿"的困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滞胀"的困局、"通货膨胀—债务危机—财政整顿"的困局。在这些困局中,财政处于核心的地位,中国应在经济良性发展的环境下,充分发挥财政政策优势,对内做好"自我保护",对外积极探寻破解困局之路,为世界经济复苏作出更大的贡献。
闫坤于树一刘新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