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熊去氧胆酸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7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分为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预后情况。结果 57例患者好转54例(94.7%);中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有26例(45.6%),其中含何首乌成分的制剂有21例(36.8%);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组平均住院日[(15.4±8.2)d]明显低于对照组[(22.5±9.5)d,P<0.05]。治疗组的好转率(96.4%)与对照组(93.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药物主要为中药,尤其是含何首乌成分的中药;熊去氧胆酸胶囊不能改变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预后,但能缩短住院天数。
- 张长江郭建琼游忠岚朱研巫继赵颂涛孙伟刘慧敏黄广宇夏杰张辉艳蒋业贵王小红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熊去氧胆酸胶囊预后随机对照试验
- 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对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核苷(酸)类似物[nucleot(s)ides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对早期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感染病研究所住院的早期HBV-ACLF患者618例,其中男性568例,女性50例,年龄12~77(41.29±11.38)岁。根据有无联合NAs抗病毒治疗将患者分为抗病毒组(546例)和对照组(72例)。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As抗病毒治疗对早期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比较基线特征和治疗6个月后的自然生存率。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是否抗病毒治疗、性别、年龄、血浆Na+浓度、血清总胆红素和白细胞是影响早期HBV-ACLF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抗病毒组的自然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2.0%vs36.1%,P<0.05)。不同抗病毒方案的自然生存率依次为:恩替卡韦(56.4%)>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55.2%)>拉米夫定(5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HBV-ACLF患者使用NAs抗病毒治疗可提高自然生存率。
- 刘慧敏张绪清郭艳刘明毛青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预后
- 药物性肝衰竭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索中国西南地区药物性肝衰竭病因构成、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2年本院收治的66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来自我国西南地区,对其临床特征进行总结。结果66例药物性肝衰竭患者中,急性13例,亚急性43例,慢加急性10例;早期12例,中期27例,晚期27例。引起肝衰竭的主要药物依次为抗结核药物、中草药、免疫抑制剂。西药引起急性药物性肝衰竭12例,亚急性肝衰竭26例,慢加急性3例;中草药引起急性药物性肝衰竭1例,亚急性17例,慢加急性7例。药物性肝衰竭肝细胞损伤型占24.2%(16/66),胆汁淤积型占51.5%(34/66),混合型占24.2%(16/66),中、西药治疗的患者肝损伤类型及预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好转与无效者在年龄段、性别、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分布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无效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好转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西南地区抗结核药物是引起药物性肝衰竭主要原因,以亚急性多见;肝细胞损伤类型以胆汁淤积型为主;有效积极地预防与治疗肝性脑病及感染等并发症对该类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谢桂娟张辉艳陈晴赵博刘慧敏张绪清
-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肝衰竭
- 综合医院住院病人HIV阳性检出情况分析
- Aims To explor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V inpatients by analyzing t...
- 张辉艳毛青刘慧敏赵颂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