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恭植

作品数:73 被引量:218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基础医学与医学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9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0篇细胞
  • 20篇树突
  • 20篇树突状
  • 20篇树突状细胞
  • 16篇小鼠
  • 16篇免疫
  • 12篇抗体
  • 9篇单克隆
  • 9篇克隆
  • 8篇单克隆抗体
  • 8篇排斥
  • 7篇排斥反应
  • 7篇淋巴
  • 7篇淋巴细胞
  • 7篇基因
  • 6篇免疫功能
  • 6篇白细胞
  • 6篇白细胞介素
  • 5篇单抗
  • 5篇移植排斥

机构

  • 63篇镇江医学院
  • 6篇江苏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解放军第81...
  • 3篇岐阜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南京铁道医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滨海县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镇江市第二人...
  • 1篇海安县人民医...

作者

  • 72篇刘恭植
  • 47篇许化溪
  • 27篇王胜军
  • 23篇邵启祥
  • 18篇李良菊
  • 16篇严俊
  • 15篇潘志超
  • 10篇李卫党
  • 9篇臧磊
  • 7篇夏圣
  • 6篇沈关心
  • 5篇曹友清
  • 5篇马斌
  • 5篇王卉放
  • 4篇江淑芳
  • 4篇何家禄
  • 4篇许文荣
  • 4篇黄诒森
  • 3篇王文红
  • 3篇季平

传媒

  • 13篇免疫学杂志
  • 8篇临床检验杂志
  • 7篇上海免疫学杂...
  • 5篇镇江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国外医学(分...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微生物学杂志
  • 2篇中国医学物理...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生物技术
  • 1篇国外医学(免...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8篇2000
  • 12篇1999
  • 8篇1998
  • 6篇1997
  • 10篇1996
  • 3篇1995
  • 6篇1994
  • 2篇1992
  • 6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被引量:3
1989年
本文用单克隆抗体SACI-Ig花环法测定了小儿急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OKT8^+细胞均明显高于正常,OKT4^+/OKT8^+比值显著降低,但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这提示,抑制性T细胞(OKT8^+)的增多可能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或发展有关。
李品兰袁岳沙沈关心邵静芳张悦刘恭植
关键词:白血病T-细胞贫血
小鼠脾脏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体外研究被引量:7
1991年
本实验通过对小鼠脾脏分离到的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表明,在ConA,PHA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树突状细胞具有明显强于巨噬细胞的抗原递呈作用(P<0.001或P<0.005)。树突状细胞的这种作用可被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所抑制(抑制率>95%)。少量的巨噬细胞可促进其作用。
许化溪刘恭植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脾脏免疫功能
Dot-ELISA法检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蛋白组份方法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建立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蛋白的 dot- EL ISA检测方法。方法免疫家兔制备抗蚕核型多角体病毒蛋白组份的多克隆抗体 ,并用 EL ISA间接法建立了检测方法。结果此法与人血清和兔血清无交叉反应 ,可检测微量多角体病毒蛋白 ,其灵敏度达 10 ng,且操作简便。
李卫党何家禄许化溪季平李良菊臧磊刘恭植
关键词:DOT-ELISA家蚕抗体
各种病原性埃希氏大肠杆菌的鉴定
1990年
埃希氏大肠杆菌(E.coli)是寄居在人体或动物大肠内的正常菌群.近来越来越多的资料证实其中呈一些菌株可以引起腹泻等疾病,包括有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TEC),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最近Levine 发现了一个新的Hep-2细胞粘附类型,称之内为聚集粘附性大肠杆菌(EA-AggEC)。
王立新刘恭植
关键词:大肠杆菌
雷公藤多甙与DC单抗对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在建立小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IT)的基础上,研究雷公藤多甙和树突状细胞(DC)单克隆抗体对诱导小鼠AIT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雷公藤多甙、DC单抗单独及联合应用后,与未用药组相比,血清中TgAb水平、Tg刺激的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脾淋巴细胞产生TN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以联合应用组尤为明显,病理学检查亦与之相符。提示雷公藤多甙、DC单抗的应用对小鼠AIT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
王胜军许化溪江淑芳江淑芳柳龙图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甲状腺炎
雷公藤多甙与WZD_3联合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1996年
SD 大鼠尾静脉注射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WZD_3)和 la 单克隆抗体。同时经灌胃施用雷公藤多甙(T_1,33mg/kg),观察其外周血或脾淋巴细胞对 ConA 刺激的增殖能力、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及溶血素产生的水平。结果表明,单独注射的两种单抗皆可明显抑制 T 细胞应答和减少 B 细胞分泌溶血素的水平(P<0.01或 P<0.05),当 WZD_3与 TⅡ减半量联合应用时,其对 MLR 仍表现抑制作用(P<0.01),但不影响 T 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溶血素的产生(P>0.05),这一作用可能与对 MHC 基因产物特异性耐受的诱导相关。
许化溪潘志超王胜军严俊刘恭植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雷公藤多甙免疫耐受
抗人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2007年
目的:为了将抗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抗体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计划克隆获得抗人DC单克隆抗体(McAb)的可变区序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人源化的抗人DC抗体。方法:运用RT-PCR技术,从分泌抗人DC 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H1E11)中,克隆出VH和VL基因片段,并对VH和VL进行了测序分析。所测得的重链和轻链在基因库中与相关的Ig的VH和VL基因序列进行经Blast同源性比较。结果:通过碱基和蛋白序列的比较确认为小鼠IgG的VH和VL基因。运用Dnasis软件对VH和VL基因进行阅读框分析和模拟翻译,并参照Kabat等人(1991)编写的Ig蛋白质编码序列图谱,根据其FRs和CDRs的序列特征进行Ig的家族分析,发现VH共有414 bp,编码138个氨基酸序列,属于小鼠IgG重链Ⅲ(A)家族;VL由396 bp编码,产生132氨基酸,属于轻链κV家族。结论:成功克隆抗人DC McAb重链和轻链的可变区。
吕连峥蔺昕邵启祥沈关心王胜军许化溪刘恭植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可变区基因克隆
家蚕基因工程表达系统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对家蚕基因工程表达系统(Bm NPV)的安全性进行研究,以确保该表达系统及其产品对人的安全。方法 用细菌培养以及PCR扩增技术对家蚕的多种成份进行了人类常见病原体的检测;并将蚕的多种成份采用腹腔注射或经口灌胃给受试动物,进行毒理学的初步试验。结果 家蚕体内的多种成分未分离到常见的病原菌,病毒等其它病原体除EB、HPV 病毒PCR检测样本有一区带出现外,其余都为阴性;蚕的多种成份对所试动物为无毒级,小鼠微核试验阴性,多角体病毒DNA和蛋白生殖毒性试验未见畸形。结论 家蚕体内无人类常见病原体寄生,在EB、HPV 病毒PCR结果中出现的部分区带需进一步的证实;可初步认为家蚕基因工程表达系统本身无毒性。
李卫党何家禄许化溪陆荣柱臧磊李良菊段礼荣王胜军马斌刘恭植
关键词:基因工程BMNPV安全性家蚕
OT致小鼠DTH模型及雷公藤多甙抑制效应的实验观察被引量:2
1998年
以局部血管通透性的改变为指标,比较了旧结核菌素(OT)和牛血清白蛋白(BSA)诱导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在成模前给小鼠连续9~15d灌喂30mg/kg的雷公藤多甙(TⅡ),以观察该药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0.25U的OT2次注射后能明显导致小鼠的DTH;TⅡ应用后可有效地减轻第2次OT注射局部血管的通透性,降低DTH的发生率。通过树突状细胞(DC)过继后对DTH的影响、TⅡ对DC作用的研究及模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血清TNF、NO水平的检测,对DTH的发生和TⅡ抑制DTH的机制做了初步探讨。
许化溪李良菊王卉放曹友清王胜军潘志超刘恭植
关键词:迟发型超敏反应雷公藤多甙
脂质血管生长因子对皮肤创伤愈合中表皮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被引量:2
1997年
应用从兔大网膜抽提的脂质血管生长因子在浅Ⅱ度烫伤模型上观察了对表皮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质血管生长因子从d3开始能明显增加表皮细胞DNA的合成,维持到d5,d7后趋于正常。G2+M期从d7开始明显增加,表明此时表皮细胞已进入细胞分裂期。
严俊姚敏夏圣邵启祥刘恭植黄诒森马宝骊
关键词:脂质血管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烫伤模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