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强

作品数:60 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江苏省预防医学科研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53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职业病
  • 11篇二甲基甲酰胺
  • 8篇职业病危害
  • 6篇污染
  • 4篇有机溶剂
  • 4篇溶剂
  • 4篇介水传染病
  • 4篇颗粒物
  • 4篇空气污染
  • 4篇发病预测
  • 4篇标志物
  • 3篇蛋白
  • 3篇血液
  • 3篇饮用
  • 3篇饮用水
  • 3篇噪声
  • 3篇职业接触者
  • 3篇职业卫生
  • 3篇质谱
  • 3篇三氯乙烯

机构

  • 60篇苏州市疾病预...
  • 9篇中国疾病预防...
  • 9篇太仓市疾病预...
  • 5篇湖南化工研究...
  • 5篇昆山市疾病预...
  • 4篇苏州大学
  • 4篇苏州市卫生监...
  • 2篇苏州高新区疾...
  • 2篇苏州市卫生局
  • 1篇江苏省疾病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平顶山市第一...
  • 1篇长庆石油勘探...

作者

  • 60篇刘强
  • 24篇姚建华
  • 19篇杨海兵
  • 14篇杨跃新
  • 11篇李建
  • 11篇王建书
  • 10篇王春民
  • 8篇徐波
  • 7篇刘建东
  • 7篇米凯
  • 6篇程娟
  • 6篇顾韵
  • 5篇吴智君
  • 5篇吴建兰
  • 4篇黄路
  • 4篇苏青
  • 4篇马春良
  • 4篇覃江纯
  • 3篇乔佩环
  • 3篇汤忆眉

传媒

  • 16篇职业与健康
  • 8篇工业卫生与职...
  • 5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职业卫生与应...
  • 3篇环境卫生学杂...
  • 2篇环境与健康杂...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2篇公共卫生与预...
  • 2篇第二届全国中...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微量元素与健...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广东微量元素...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年份

  • 3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7-2019年苏州市大气主要污染物PM_(2.5)与人群死亡风险的关系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选择苏州市大气中首要污染物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等作为本次健康风险评估的主要污染物,评估PM_(2.5)污染对人群非意外总死亡、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以及循环系统疾病死亡的急性健康风险。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常住人口全死因个案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广义相加泊松回归模型,在控制时间趋势和气象因素等混杂因素的基础上分析苏州市PM_(2.5)、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_(10))、NO_(2)、臭氧8 h(O_(3)-8h)、CO、SO_(2)等污染物暴露与人群的死亡风险关系。结果当参照浓度为35μg/m^(3)时,2017—2019年期间苏州PM_(2.5)急性效应造成的死亡人数分别为460(95%CI:197~725)例、469(95%CI:200~741)例和353(95%CI:151~556)例;PM_(2.5)对苏州市非意外死亡人数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表现。对于单日死亡效应,PM_(2.5)滞后效应表现为先降低再缓慢升高的趋势,单日滞后3天(lag3)的效应最大,即滞后3天的PM_(2.5)浓度每升高10μg/m3,引起非意外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值为1.0034(95%CI:1.0010~1.0055)。结论2017—2019年苏州市大气中PM_(2.5)浓度与居民超额死亡风险显著相关。
王瑛朱小红刘强周晓龙赵敏娴陆颂文杨海兵
关键词:细颗粒物时间序列分析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通风排毒设施常见问题及控制策略被引量:2
2020年
有机溶剂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的各类急慢性中毒时有发生。有机溶剂挥发至空气中呈无色透明状态,了解其在作业场所的挥发和分布特点,选择合适的通风排毒设施对于有机溶剂危害控制至关重要。本文拟通过分析有机溶剂挥发、分布的影响因素,结合各类通风排毒设施存在的常见问题,重点介绍有代表性的有机溶剂作业场所的通风排毒控制策略。
刘强杨跃新葛锡泳姚建华苏青
关键词:有机溶剂控制策略
二甲基甲酰胺职业接触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8年
刘强姚建华汤忆眉
关键词:二甲基甲酰胺化工原料合成纤维中毒事故
2017年苏州市生活饮用水重金属污染物的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评价苏州市城区饮用水中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 2017年每季度对苏州市9个市政水厂、31个末梢水点和10个二次供水点采集水样200份。选择致癌指标As和Cd,以及非致癌指标Pb、Hg、Fe、Cu和Zn,利用美国环保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模型来计算饮用水中重金属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值。结果 200份水样中重金属浓度合格率100%,致癌金属风险度占总风险度的99.965%,其中As占总风险度的98.807%,远高于其他重金属。重金属总健康风险值为5.717×10^(-6)/a,小于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10^(-4)/a。第4季度总风险值和As风险值要高于其他3个季度;二次供水中Pb和Fe风险值要高于出厂水;姑苏区Zn风险值要高于其他区。结论重金属经饮水途径产生的平均个人年健康风险值在最大可接受范围内。
赵敏娴刘强杨海兵陆颂文王建书王瑛周晓龙
关键词:饮用水
UPLC-MS联用技术测定职业接触二甲基甲酰胺人群血液中N-甲基氨甲酰加合物
2017年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UPLC-MS)联用技术快速测定二甲基甲酰胺(DMF)职业接触者血红蛋白中N-甲基氨甲酰加合物水平,探讨DMF职业接触水平与血液N-甲基氨甲酰加合物之间的关系。选择某皮革生产企业445人为调查对象。其中以职业接触DMF的339人作为接触组,以不接触DMF及其他有机溶剂的106人作为对照组。应用UPLC-MS联用技术快速测定血液中N-甲基氨甲酰加合物的降解产物3-甲基-异丙基乙内酸脲(MVH)水平。结果显示,MVH浓度在0.01~1.0μmol/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血红蛋白中MVH检出限为10 nmol/g。随着DMF职业接触水平的增加,血液中N-甲基氨甲酰加合物浓度明显升高(P<0.01)。提示,血液中N-甲基氨甲酰加合物可作为反映DMF长期接触的标志物。UPLC-MS联用技术可应用于职业接触DMF人群血液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测定。
刘强王春民杜志勇吴智君叶萌路颖倩徐波米凯程娟
关键词:二甲基甲酰胺生物标志物
血液中N-甲基氨甲酰加合物作为二甲基甲酰胺职业接触标志物可行性探讨
刘强王春民李建姚建华黄路米凯徐波
关键词:二甲基甲酰胺
基于ARIMA乘积季节模型的苏州市介水传染病发病预测研究
目的 探讨运用自回归求和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乘积季节模型对苏州市介水传染病发病率进行预测.方法 利用R软件对苏州市2008年1月-201...
王建书刘强覃江纯杭惠杨海兵
关键词:介水传染病发病预测
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三氯乙烯作业工人染色体损伤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三氯乙烯(TCE)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某金属保温壶生产企业接触TCE的91名工人和无接触TCE的59名工人作为调查对象,收集其职业史、年龄、性别、吸烟和饮酒等信息;测定其尿中三氯乙酸浓度来反映TCE暴露内剂量;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法制备外周血淋巴细胞涂片,计数微核、核质桥和核芽的发生率,评价染色体损伤水平;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分析CYP2E1、GSTP1、GSTT1、GSTM1基因的多态性;使用协方差分析不同基因型与染色体损伤的关系。结果 TCE接触工人中,CYP2E1RsaI位点变异基因型个体核芽率为(1.6±1.2)‰,高于野生基因型个体[(1.5±0.9)‰,P<0.05]。将微核率、核质桥率、核芽率相加以表示总的染色体损伤程度,再进行分析,显示CYP2E1RsaI位点变异基因型个体总的染色体损伤水平为(3.9±1.8)‰,高于野生基因型个体[(3.5±1.8)‰,P<0.05]。同时显示,GSTP1Ile105Val位点变异基因型个体总的染色体损伤水平(3.8±1.8‰)高于野生基因型个体[(3.7±1.8)‰,P<0.05]。结论 CYP2E1和GSTP1基因多态性能够影响职业TCE接触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损伤水平,尤其是核芽率的水平。
程娟刘强施建牛勇王亚东王雅文吴智君
关键词: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三氯乙烯染色体损伤
苏州市室内外空气颗粒物中内毒素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通过采集室内外PM10和PM2.5,对其中内毒素含量进行初步研究。方法于2018年1月选择良好天气和重度污染天气各1 d,对苏州市某高校实验室和某家庭居室分别设立室内和室外采样点各3个,采集空气PM10和PM2.5,检测其中内毒素含量。结果室外PM2.5、PM10中的内毒素含量分别为(0.033 4±0.013 4)、(0.056 4±0.019 8)EU/m3,室内分别为(0.027 1±0.011 6)、(0.041 0±0.005 9)EU/m3,室外空气颗粒物中内毒素含量均高于室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M10中内毒素含量[(0.048 7±0.015 9)EU/m3]高于PM2.5[(0.030 3±0.012 1)EU/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调查的苏州市室内外空气颗粒物中存在一定的内毒素污染。
王建书刘强王瑛赵敏娴周晓龙信丽丽杨海兵
关键词:空气污染PM10PM2.5内毒素
柔性电路板行业职业病危害状况调查被引量:2
2010年
对7家柔性电路板企业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并对其检测结果加以分析。结果显示,盐酸、硝酸、氨及噪声是该行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有害因素,并存在一定的接触暴露和危险性。提示应健全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姚建华刘强
关键词:柔性电路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