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 作品数:70 被引量:31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GF1、IGF1R及IGFBP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质3(IGFBP3)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及在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EOC)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卵巢组织、13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12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50例EOC手术病理标本中IGF1、IGF1R、IGFBP3的表达,分析三者表达与EO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1)IGF1、IGF1R、IGFBP3在正常卵巢组织、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EOC的表达依次增强,IGF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23.08%,25.00%,80.00%;IGF1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0.77%,33.33%,84.00%;IGFBP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0.00%,38.46%,41.67%,86.00%,三者在EOC组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P<0.01)。(2)IGF1R在EOC中的表达阳性程度与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腹水/腹腔冲洗液阳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IGFBP3表达的阳性程度与临床分期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3)IGF1R在EOC中的表达程度与IGF1表达程度间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中存在IGF1、IGF1R、IGFBP3的过表达,三者共同参与了EOC的发生发展过程;IGF1R与EOC不良预后的重要临床病理指标间呈显著的正相关,IGF1R可作为卵巢上皮性癌基因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 高华许雁萍刘强狄文
-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 9例成人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成人横纹肌肉瘤(RMS)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RMS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结果·该组患者平均年龄(46.89±20.09)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3例。肿瘤分布范围广。组织学亚型包括胚胎性RMS 6例,腺泡状RMS、多形性RMS和梭形细胞RMS各1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横纹肌标记阳性例数分别为肌细胞生成蛋白阳性6例、肌调节蛋白阳性4例、结蛋白阳性8例。7例随访中无瘤生存仅2例,带瘤生存(均为术后出现复发或转移)2例,死于肿瘤3例。结论·该组成人RMS病例中以胚胎性RMS最常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RMS的诊断。
- 施永恒龙满美刘强陈晓宇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成人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不同部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以及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背景:胃肠道间质瘤(GISTs)是一类间叶源性肿瘤,其发生与c-kit基因和PDGFRα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目前相关研究多仅涉及胃和小肠两个部位,对结直肠和胃肠道外GISTs的研究相对缺乏。目的:探讨不同部位GISTs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以及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纳入2006年12月—2012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原发性GISTs患者,收集患者手术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PCR技术和测序法分析c-kit基因和PDGFRα基因突变情况,同时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分析不同部位GISTs患者临床特征、预后以及基因突变的差异。结果:共166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GISTs发生于胃86例(51.8%),小肠51例(30.7%),结直肠12例(7.2%),胃肠道外17例(10.2%)。不同部位GISTs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结直肠GISTs直径多<5 cm(83.3%),半数为极低危患者(50.0%);胃肠道外GISTs近半数直径>10 cm(47.1%),多为高危患者(76.5%),且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较胃肠道GISTs显著缩短(P<0.05)。166例患者中132例(86.8%)为c-kit基因突变,6例(3.9%)为PDGFRα基因突变,PDGFRα基因突变者均为胃部GISTs。不同部位GISTs的c-kit基因突变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GISTs最常发生于胃和小肠。结直肠GISTs体积小,危险度低,预后较好;胃肠道外GISTs体积大,危险度高,预后较差。GISTs以c-kit基因突变多见,不同部位GISTs的基因突变情况存在一定差异,PDGFRα基因突变多发生于胃部GISTs。
- 赵玲陈晓宇刘强沈艳莹
-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结直肠肿瘤预后基因突变
- 播散型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1例被引量:1
- 2018年
- 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原名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在东南亚地区常见,在我国则以广西、云南、香港多见。TM主要感染免疫功能缺陷者,如艾滋病患者,而儿童感染少见,易漏诊,死亡率较高,不接受治疗者的死亡率可达91.3%[1]。现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播散型TM感染肝移植术后患儿的诊断过程,以提高对TM感染的识别能力。
- 柏媚顾怡周景艺张灏旻刘强沈薇李敏
- 关键词:外周血涂片
- 5例甲状腺内胸腺癌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内胸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甲状腺内胸腺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行组织学观察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B病毒(EBV)编码小RNA(EBV-encoded RNA,EBER)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V感染情况,采用突变扩增阻滞系统方法检测BRAF基因V600E突变。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1~69岁,平均年龄60.8岁。肿瘤均位于甲状腺内,最大直径2.0~3.5 cm。肿瘤在蛋白水平表达广谱型细胞角蛋白(CK)、细胞角蛋白19(CK19)、抑癌基因P40蛋白(P40)、白细胞分化抗原5(CD5)、白细胞分化抗原117(CD117)、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其他相关肿瘤鉴别诊断标志物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βE12)、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突触素(SYN)、EBV、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蛋白(BRAF)均呈阴性。EBER原位杂交结果为阴性,且无BRAF基因V600E突变。结论·甲状腺内胸腺癌是一种惰性肿瘤,非常少见;肿瘤细胞表达CD5、CD117,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 赵玲高润霖刘强沈艳莹
- 关键词:免疫表型临床病理
- 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s)相关临床病理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66例原发性GISTs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对患者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进行比较,对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别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预后与肿瘤原发部位、直径、核分裂象、有无侵犯周围组织、有无坏死、NIH危险度、Ki-67指数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有无侵犯周围组织、有无坏死、NIH危险度、Ki-67指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GISTs预后判断可以结合经典NIH危险度分级、Ki-67指数及肿瘤手术时是否已侵犯周围组织。
- 赵玲陈晓宇刘强沈艳莹
- 关键词:预后
-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肿瘤细胞及其微环境病理学特征
- 2013年
- 目的:对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肿瘤细胞和微环境病理学特征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AITL和20例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病理学资料,并以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运用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分析肿瘤细胞形态学特点、滤泡辅助T细胞(TFH)相关抗原表达情况,观察微环境中血管、滤泡树突状细胞(FDC)、巨噬细胞、B免疫母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的增生情况,同时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法检测EB病毒。结果:19例(95%)AITL和6例(30%)PTCL-NOS肿瘤细胞核多为圆形或卵圆形,1例(5%)AITL和14例PTCL-NOS常见肿瘤细胞核扭曲或折叠;16例(80%)AITL出现透明细胞,所有PTCL-NOS病例未见透明细胞;20例AITL表达CD10、Bcl-6、CXCL13和PD-1分别为11例(55%)、16例(80%)、17例(85%)和20例(100%),共表达≥3项的有90%(18例),共表达≥2项的占100%(20例)。20例PTCL-NOS表达CD10、Bcl-6、CXCL13和PD-1分别为0例、2例(10%)、2例(10%)和4例(20%),共表达≥3项的占5%(1例),共表达≥2项占20%(4例)。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20例AITL和20例PTCT-NOS出现杂乱增生FDC网的分别为19例(95%)和1例(5%);血管内皮肿胀分别为20例(100%)和4例(20%);大量嗜酸粒细胞浸润分别为15例(75%)和5例(25%);血管密度(MVD)平均值分别为45.93和29.28;肥大细胞平均数分别为14个/10 HPF和5个/10 HPF;EB病毒(EBV)感染分别为10例(50%)和4例(2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TL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及微环境各项特征有助于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少数PTCL-NOS表达TFH相关抗原提示TFH肿瘤谱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 吴丽莉王黎许海敏李芹芹刘强
- 关键词:淋巴瘤原位杂交肿瘤微环境
-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中c-kit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c-kit(CD11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1例原发性CNS GCTs c-kit和PLAP的表达。结果生殖细胞瘤100%表达c-kit,87.5%表达PLAP,c-kit和PLAP在畸胎瘤中均不表达。c-kit和PLAP在松果体母细胞瘤、垂体腺瘤、中枢神经细胞瘤、淋巴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髓母细胞瘤中不表达。结论c-kit和PLAP是原始生殖细胞较特异性标记之一,c-kit和PLAP高表达支持CNS GCTs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c-kit在生殖细胞瘤中表达较PLAP更加敏感,是优于PLAP的诊断标记,可用于生殖细胞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为药物靶向治疗生殖细胞瘤提供理论依据。
- 高玉平江基尧朱建善刘强许雁萍陈以明罗其中
- 关键词:生殖细胞肿瘤生殖细胞瘤原始生殖细胞C-KIT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 气囊辅助式小肠镜检查相关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SBE)、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56例行SBE和DBE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类型及进镜途径进行分组(即分成SBE经口组、SBE经肛组、DBE经口组和DBE经肛组)并整理数据,统计分析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类型及进镜途径对镜检相关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结果SBE经口组19例,发生镜检相关高淀粉酶血症12例(63.16%)、胰腺炎1例;SBE经肛组12例,发生镜检相关高淀粉酶血症2例(16.67%),无镜检相关胰腺炎发生;DBE经口组15例,发生镜检相关高淀粉酶血症11例(73.33%),无镜检相关胰腺炎发生;DBE经肛组10例,无镜检相关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发生。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SBE经口组与SBE经肛组比较(P=0.009)、DBE经口组与DBE经肛组比较(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SBE经口组与DBE经口组比较(P=0.415)、SBE经肛组与DBE经肛组比较(P=0.5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囊辅助式小肠镜检查术后较易并发高淀粉酶血症,经口途径较经肛途径更易并发,而是否易发与气囊辅助式小肠镜类型无关;至于气囊辅助式小肠镜检查与术后胰腺炎的相关性,由于样本量太少,未能得出有价值的临床结论。
- 刘强李璇薛寒冰赵韫嘉李晓波戴军张尧宋燕高云杰戈之铮
- 关键词:小肠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
- 嫌色细胞肾细胞癌和肾嗜酸细胞腺瘤CD117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CD117在肾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33例嫌色细胞肾细胞癌(RCC)、10例肾嗜酸细胞腺瘤、151例透明细胞RCC、33例乳头状RCC和3例黏液管状梭形细胞癌组织中CD117的表达。结果33例嫌色细胞RCC中,29例(87.9%)CD117阳性;10例肾嗜酸细胞腺瘤中,9例CD117阳性;透明细胞RCC、乳头状RCC和黏液管状梭形细胞癌中均未见CD117表达。结论CD117高表达是嫌色细胞RCC和肾嗜酸细胞腺瘤的特征之一,CD11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有助于肾上皮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 陈以明刘强许雁萍朱建善
- 关键词:CD117肾细胞癌肾嗜酸细胞腺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