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宛

作品数:99 被引量:1,188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农业科学
  • 14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8篇胁迫
  • 19篇幼苗
  • 18篇生物标记
  • 18篇生物标记物
  • 18篇污染
  • 18篇标记物
  • 16篇拟南芥
  • 13篇镉胁迫
  • 13篇降解
  • 10篇细胞
  • 10篇基因
  • 9篇水稻
  • 9篇DNA损伤
  • 9篇大麦
  • 8篇多环芳烃
  • 8篇污染土
  • 8篇污染土壤
  • 7篇甲基化
  • 7篇RAPD
  • 6篇拟南芥幼苗

机构

  • 88篇中国科学院
  • 24篇沈阳农业大学
  • 11篇辽宁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上海应用技术...
  • 4篇辽宁省农业科...
  • 4篇沈阳大学
  • 3篇东北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辽宁何氏医学...
  • 2篇通辽市农业科...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南开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江西省水利科...
  • 1篇上海电力学院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作者

  • 99篇刘宛
  • 52篇李培军
  • 31篇台培东
  • 19篇周启星
  • 18篇巩宗强
  • 16篇李晓军
  • 15篇孙铁珩
  • 15篇许华夏
  • 15篇贾春云
  • 13篇张海荣
  • 10篇齐雪梅
  • 9篇王鹤潼
  • 7篇孙梨宗
  • 7篇张春桂
  • 7篇何蕾
  • 6篇李照令
  • 6篇宋立超
  • 6篇郑乐
  • 6篇宋婕
  • 6篇崔伟娜

传媒

  • 24篇生态学杂志
  • 13篇农业环境科学...
  • 6篇应用生态学报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植物生理学通...
  • 3篇微生物学通报
  • 3篇农业环境保护
  • 3篇辽宁农业科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毒理学杂志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6
  • 11篇2005
  • 6篇2004
  • 4篇2003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镉胁迫对蚕豆幼苗基因组DNA多态性的影响被引量:15
2007年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检测镉(cd)胁迫对蚕豆幼苗根尖DNA多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5、5和15mg·L^-1)镉处理7d后,蚕豆幼苗根伸长及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受到了抑制。选用12条寡核苷酸引物(10bp)对蚕豆幼苗根尖细胞中基因组DNA进行RAPD扩增,其中有6个引物产生特异性PCR产物。对照组蚕豆幼苗根尖基因组DNA的RAPD图谱中可分辨出86条RAPD谱带,其分子量为200—2520bp。处理组与对照组RAPD图谱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且与镉浓度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这些结果表明,镉影响蚕豆幼苗根尖细胞中基因组模板的稳定性,故利用RAPD技术获得的DNA多态性变化可作为检测镉黄传毒性效应的生物标记物。
解莉婧刘宛李培军李淑芹王菲齐雪梅臧淑艳
关键词:RAPD镉胁迫生物标记物DNA多态性
一种生态安全复合型铁系高效絮凝剂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和城市给水处理,具体地说是一个系列用于给水前处理、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处理的生态安全复合高效絮凝剂。它以铁盐、淀粉、无水乙醇、氢氧化钠为原料,其中:铁盐、玉米淀粉是主要成分,无水乙醇或水作为反应溶剂,氢氧...
张凯松周启星刘宛任丽萍
文献传递
活性X-3B红染料对作物生态毒理指标影响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2002年
采用作物种子暴露实验 ,研究了小麦、白菜和水稻等 3种不同作物对活性X 3B红染料污染暴露的生态毒理学指标 .结果表明 ,小麦、白菜和水稻对活性X 3B红染料污染暴露的反应各异 ,具体表现为对3种作物的种子发芽抑制半效应浓度分别为 896 5、70 10和 75 14mg·L-1,对根伸长抑制的半效应浓度分别为 6 5 34、5 882和 45 70mg·L-1;这 3种作物在从种子萌发起至第 7天时去残余种子或种皮后的鲜生物量、干生物量均随活性X 3B红暴露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但鲜生物量的降低率普遍高于干生物量的降低率 ;当作物种子暴露于高浓度 (4 5 0 0和 5 0 0 0mg·L-1)的活性X 3B红时 ,小麦生物量受该有机染料污染暴露的影响最为敏感 ,水稻其次 ,白菜最为迟钝 ;就小麦、白菜和水稻等 3种作物对活性X 3B红染料污染暴露的抗性而言 ,小麦最强 ,白菜次之 ,水稻最弱 .
程云周启星宋玉芳许华夏王新任丽萍刘宛
关键词:生态毒理作物效应
氯苯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的伤害被引量:31
2002年
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 ,研究了不同浓度 1,2 ,4 三氯苯胁迫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5 0~ 2 0 0 μg·g-1的 1,2 ,4 三氯苯胁迫对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影响甚小 ,但延迟大豆种子的出苗速率 ;30 0 μg·g-1的 1,2 ,3 三氯苯胁迫使种子停止发芽 .在正常条件下 ,大豆种子播种后第 4天其下胚轴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达到高峰 ,之后趋于稳定 .不同浓度 1,2 ,4 三氯苯处理使大豆下胚轴SOD活性下降 ,丙二醛 (MDA)、蛋白质含量及下胚轴直径增加 ;幼苗的生长受抑制 ,干重、鲜重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而鲜重 /干重的比值变化不大 .受害程度随着 1,2 ,4 三氯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 .初生根比下胚轴对 1,2 ,4 三氯苯胁迫较为敏感 .
刘宛孙铁珩周启星李培军许华夏杨桂芬张海荣齐鹏
关键词:SOD活性种子萌发大豆
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品种植株衰老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9
2001年
在大田条件下 ,研究了两种氮素水平对直、弯穗水稻品种植株生长、叶片衰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氮条件下两品种的植株粗度和叶片性状均优于低氮条件。增施氮肥能提高剑叶的叶绿素含量 ,延长叶绿素含量缓降期 ,使植株在生育后期能保持较高的绿叶面积 ;同时能提高剑叶的全氮含量 ,延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 ,增加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在同一氮素水平下 ,直立穗型品种的植株粗度、剑叶活力、籽粒灌浆速率、千粒重。
刘宛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李磊鑫宋桂云
关键词:水稻穗型氮素植株衰老
木质素磺酸钠在石油污染土壤清洗中的应用及毒性测定
2023年
以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了木质素磺酸钠(SL)的洗油性能及其与曲拉通X-100(TX-100)等复配的洗脱效果,评价了这些淋洗剂洗脱后土壤中(再经过水洗二次)残留污染物对种子发芽和生长的毒性影响。结果表明:SL具有一定的石油洗脱效果;优化的清洗条件为木质素磺酸钠浓度2.5 g·L^(-1)、清洗温度30℃、清洗时间60 min、振荡强度200 r·min^(-1)和pH为11;此条件下,SL对实际石油污染土壤(XJ)和人工配制石油污染土壤(FP)的洗脱率分别达25.4%和42.3%。基于此条件,经过反复实验筛选,确定了6组最佳的复合淋洗剂配方:曲拉通(0.06%~0.10%)、木质素磺酸钠(0.20%~0.25%)、碳酸钠(0.37%~0.41%)、硅酸钠(0.36%~0.42%);固液比1∶15、加药总浓度为10.8 g·L^(-1)时,XJ和FP的洗脱率分别达69.6%~77.9%和80.3%~89.7%。常见作物种子毒性测定结果表明,复合淋洗剂洗脱后,再经过二次水洗的FP土壤对6种种子的发芽率和根伸长率没有影响,而相同条件洗脱后的XJ土壤对6种种子的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整体发芽抑制率为1.0%~2.5%、根伸长抑制率为3.9%~10.9%。因此,含SL的复合淋洗剂对建立绿色、低成本和高效的石油污染土壤脱油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肖梅巩宗强贾春云李晓军刘宛
关键词:木质素磺酸钠石油污染土壤种子发芽毒性测定
改进亚硫酸盐测序技术研究拟南芥DNA甲基化水平被引量:1
2013年
DNA胞嘧啶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基因组印迹、基因表达调控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DNA甲基化研究的深入,各种DNA甲基化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满足不同类型的研究需求。通过实验建立的一种改进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将拟南芥基因组DNA经酶切纯化后,用亚硫酸盐修饰液修饰,将PCR产物克隆到pEASY-T1载体上,每个样品随机挑取15个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研究拟南芥错配修复基因MutL-homologue 1(MLH1)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与传统亚硫酸盐测序法相比,改进方法有利于DNA完全修饰,既减少了修饰时间,又提高了PCR目的片段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MLH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比率为27.3%,而不是45.6%,避免了非甲基化位点的错认。为植物DNA甲基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想的研究手段。
马珊珊孙晓霞李照令贾春云刘宛台培东赵晓辉李培军
关键词:DNA甲基化MLH1
NaCl胁迫及外源自由基对离体小麦叶片O_2~和膜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简报)被引量:70
1995年
在NaCl胁迫初期,离体小麦叶片内O2含量较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自由基产生速率逐渐增加,第4天达最高峰,以后又迅速下降。随着NaCl胁迫强度增加,叶片内O2浓度升高,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膜透性增加、SOD活性下降。外源自由基处理的叶片中自由基含量增加,O2产生高峰提前,膜脂过氧化作用和膜透性增加。
刘宛胡文玉谢甫绨邹良栋
关键词:盐胁迫自由基质膜过氧化脂质
植物位点特异性甲基化研究的引物设计及PCR体系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设计大量引物,探索在植物甲基化引物设计中长、短引物的设计方法及其相应的PCR条件,同时比较不同Taq酶对甲基化率影响。结果表明:17~30 bp短引物适合使用Touch-down程序PCR,但特异性差、成功率低;31~50 bp长引物使用55℃退火60℃延伸的PCR条件成功率最高,其中反向引物的长度及Tm小于正向引物较佳;高保真酶因其3′→5′外切酶活性不宜用于甲基化研究,而Epi TaqTMHS在PCR结果中表现最佳。
王鹤潼宋婕崔伟娜曹霞何蕾贾春云惠秀娟台培东成智博刘宛
关键词:引物设计
1,2,4-三氯苯胁迫对大豆下胚轴膜脂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10
2002年
以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1,2,4-三氯苯(TCB)胁迫对大豆下胚轴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00—300μg·g-1TCB胁迫初期(1—3d)促使萌发大豆下胚轴内过氧化氢(H2O2)的积累显著增加,同时伴随质膜电解质渗漏率和组织自动氧化速率升高,显示发生膜脂质过氧化作用。TCB胁迫1—6d使活性氧清除酶功能紊乱,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开始上升后转为下降。推测大豆下胚轴受TCB胁迫伤害过程中,活性氧代谢失衡造成的膜脂质过氧化起着重要作用。
刘宛孙铁珩李培军周启星台培东张春桂许华夏张海荣
关键词:1,2,4-三氯苯大豆H2O2抗氧化酶生态系统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