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宏奎

作品数:6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地质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质
  • 1篇地下水质量
  • 1篇地震
  • 1篇地质条件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地质灾害评价
  • 1篇信息熵
  • 1篇灾害评价
  • 1篇生态修复
  • 1篇石流
  • 1篇水文地质
  • 1篇水文地质条件
  • 1篇水质
  • 1篇水质量
  • 1篇特征及防治
  • 1篇泥石
  • 1篇泥石流
  • 1篇泥石流特征

机构

  • 6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作者

  • 6篇刘宏奎
  • 3篇廉勇
  • 3篇杨志勇
  • 3篇闫洪超
  • 2篇聂玉慧
  • 2篇李斌
  • 1篇侯宏冰
  • 1篇王晨旭

传媒

  • 3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地下水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2
  • 3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洛阳城市化对地下水质量的影响研究
洛阳市供水依靠地下水(98.5%),由于城市化,已经对水质产生了影响.本文采用浅井和钻孔水质数据,结合水位资料,对比分析了1962 年地下水水质数据与2007 年水质数据,1962 年的数据代表城市化以前的初始状态,得出...
侯宏冰刘宏奎
关键词:城市化地下水质量
文献传递
塘坊沟泥石流特征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2011年
"5.12"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危害,特别是加剧原有泥石流沟的危害,安县高川乡塘坊沟泥石流为"5.12"引发加剧的泥石流沟之一,该滑坡在"5.12"地震后经历2008年"9.24"、2009年"7.17"及今年"8.23"均爆发泥石流,详细论述形成泥石流的物源条件、沟道条件、水源条件,分析研究泥石流沟道上、中、下游及支沟汇入主沟口等典型断面的过流特征,推算不同设计频率下泥石流的水文特征值,综合分析研究泥石流的暴发频率、活动规律,预测泥石流的发展趋势与可能的危害程度,划定泥石流灾害的危险区范围,调查泥石流危害特征并提出合理可行的治理措施,为类似工程设计治理提供借鉴。
廉勇杨志勇闫洪超刘宏奎李斌
关键词:泥石流
豫西偃龙矿区焦村-府店矿段煤下铝矿床充水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煤矿层下方的铝土矿,开采时遇到的水文地质问题尤为复杂。以豫西偃龙矿区焦村-府店矿段铝土矿为例,结合水文地质单元、矿体与含水层关系和矿区地下水补径排等因素,从充水水源和充水通道两方面分析该煤下铝矿区矿床充水因素,结果可知:矿床充水水源有地下水、老窑水、地表水体和大气降水,充水通道主要有渗入性通道、溃入通道和人为充水通道三种。矿床顶底板都是直接充水含水层,且富水性分布不均,因多条断裂构造的切割,各含水层及充水水源有可能产生联系,从而使矿床充水因素更加复杂。通过全面分析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床充水因素,对煤下铝水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闫洪超刘宏奎王晨旭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充水水源
CSMR法在地质灾害评价中的应用
2011年
近年来,随着地质灾害隐患评估工作的开展,其评价手段和方法也得到不断提高和完善,在线性工程岩质边坡地质灾害隐患评估中,大量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持平投影法、CSMR法及稳定性验算等方法的综合应用,使地质灾害隐患评估中定性、半定量、定量评价得以有效结合,其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为开展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廉勇杨志勇刘宏奎闫洪超聂玉慧
关键词:地质灾害
镉污染地质生态修复监测及效果评价研究
2021年
由于在利用原有方法进行镉污染地质生态修复监测时,受复合污染现象的影响而无法进行镉污染地质生态修复监测指标筛选,在土壤厚度为0 cm~20 cm的范围内,存在测得的镉活性数据偏差较大的问题,因此提出一种新的镉污染地质生态修复监测方法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根据土壤内镉活性相关指标对镉污染地质生态修复监测指标进行筛选。随机在镉污染地质生态修复地区进行布点,并在布点处实施土壤镉污染地质生态修复采样。检测土壤镉污染地质生态修复样品,根据筛选的指标选取其对应的检测方法。
刘宏奎牛百强
关键词:镉污染分光光度法信息熵
汶川地震引发苏家沙滑坡的变形特征及防治建议
2011年
"5.12"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地质灾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危害,江油市八一乡苏家沙滑坡为"5.12"引发滑坡之一,该滑坡在"5.12"地震后经历"9.24"、"7.17"两次大暴雨的考验。详细论述该滑坡的分布范围、规模、变形破坏、形成机制、诱发因素、稳定性及发展变化趋势、危害特征等,选择合理的计算参数和模型,进行稳定性计算,并提出其防治对策。
杨志勇廉勇刘宏奎聂玉慧李斌
关键词:汶川地震滑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