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婧娇

作品数:35 被引量:112H指数:6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13篇社会学
  • 8篇政治法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残疾人
  • 12篇社会保障
  • 8篇人社会
  • 7篇养老
  • 7篇残疾人社会保...
  • 6篇社会
  • 6篇农村残疾人
  • 4篇农村
  • 4篇就业
  • 3篇养老服务
  • 3篇建党
  • 3篇保险
  • 2篇电子商务
  • 2篇信息社会
  • 2篇养老保障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商务
  • 2篇社会服务
  • 2篇社会福利
  • 2篇社会政策

机构

  • 33篇吉林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33篇刘婧娇
  • 5篇宋宝安
  • 1篇董才生

传媒

  • 5篇兰州学刊
  • 4篇社会科学战线
  • 4篇农村残疾人社...
  • 3篇劳动保障世界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残疾人研究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西北人口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贺州学院学报
  • 1篇中国人力资源...
  • 1篇残疾预防国际...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子商务+农村扶贫”的理论阐释与实践路径探索被引量:19
2018年
以理论自觉对中国农村贫困问题进行反思,贫困主体客体化、返贫现象严重、扶贫精准度不足只是问题表象,而贫困人口脱贫的参与不足与可行能力低下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典型经济形式,独有的属性扩展了交易空间,使农民直接面对消费者成为可能并带来附随经济社会效应,最终大大提高贫困人口的参与度和抵抗未来风险的能力,是对传统扶贫方式的根本突破。参与式增能成为电子商务与农村扶贫的契合点。更进一步,通过参与电子商务,贫困人口把握了互联网时代的核心要素,进而与主流社会建立关联而不至于成为"无关者",意义深远。展望农村电商扶贫,应在肯定农村贫困人口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保障其信息可及性并增强其信息驾驭能力,利用农村熟人社会性质充分发挥"领头羊"的示范作用,建设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促脱贫。
刘婧娇董才生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扶贫能力贫困信息社会
从“少数特殊”到“普遍公共”∶残障观的认识跃升与实践变革被引量:2
2022年
残障模式不仅提供残障归因的解释,引导建立福利框架,而且形塑着社会公众的残障观,在残障人士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指引作用。采取符合国情的残障模式是推动一国残障群体实现融合发展的基本命题之一。国内关于残障模式的研究经历了从引入介绍到深入反思的过程,为我们理解残障和处理不同情形中的残障问题提供了思路依循。然而随着我国人口结构和疾病谱的双重变化,主流残障模式的局限性不断凸显,少数群体的归因解释已经与残障新样态不相适应,相关理念实践未对社会成员的传统残障观形成重大冲击。欧文·左拉提出的“普同模式”,从全生命周期视角聚焦普遍残障风险,强调障碍的动态性、连带性,通过对残障者“去神秘化”,促使残障问题属性从“少数群体的特殊问题”向“一般性的公共问题”转变,进而改善残障认同的社会环境。普同模式与中国的老龄化进程紧密契合,可以将其作为原有模式的补充纳入残障制度建设之中,为建设友好包容型社会提供启发。
刘婧娇郭琦
关键词:全生命周期
从护理补贴到长护保险:中国重度残疾人护理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被引量:7
2020年
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是中国政府将重度残疾人护理问题予以制度化解决的尝试,经过多部门联合攻关,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收益,但与广大重度残疾人及其家庭的期望相差甚远,并且存在需要满足结构上的供给矛盾,护理补贴并不能成为残疾人护理保障的主导,应积极探索新的制度形式予以补充,长期护理保险就是有益的尝试。它比护理补贴更受到社会关注、提供的内容更多元化、更能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中国重度残疾人护理保障制度应转向推动重度残疾人实质性的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体系,突破制度排斥、坚持整合基础上的差别,进而使社会成员共享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带来的福利。
刘婧娇
关键词:长期护理保险社会公正
去商品化与再排斥:社会政策的双面效应--基于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考察被引量:6
2020年
社会政策的发展过程是对人的需要、社会需要的回应过程,但它并不必然是"善"的。社会政策既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同时又可能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以中国长期护理保险为例,一方面,长期护理保险在"去商品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另一方面,其城市优先于农村的定位、基于就业的参保资格设定、对年龄的限制分别造成社会政策对农村居民、非常规就业者、非老年失能群体的制度再排斥。应通过"社会性规制"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优化,坚持需要本位的原则确定LTCI受益资格,并通过整合基础上的差别政策促进社会成员在长期护理保险上的实质平等。
刘婧娇王笑啸
关键词:社会政策长期护理保险社会问题社会排斥
论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人本主义回归--从国家本位到需要本位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自国家重建到改革开放阶段,均是在“国家本位”模式下运行,这种模式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在特定历史时期内有其合理性,但在强调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并重的当下已经不合时宜,表现为效率低下,依附性高而无法独立发展,难...
刘婧娇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人本主义
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保障: 时空背景、制度演进与经验总结被引量:4
2021年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民生保障是衡量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指标。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民生保障隐于民族国家建构之后,但此阶段恰恰是历史的深处和现代民生的初始,具有延创性。运用毛泽东的历史研究思想和方法,将中国共产党早期民生保障的实践探索与思想演进镶嵌在具体的时序中,发现早期民生保障发展经历了初探阶段、实践阶段、优化阶段、规划阶段,呈现出从碎片化到系统化、从临时化到制度化、从保守化到发展化的嬗变过程,充分体现了民生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中起到的建构性和工具性作用,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人民性和反思性。这些经过烽火淬炼和实践检验的宝贵经验启示着中华民族百年复兴依然需要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的坚守,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追寻,对自我反思精神的坚持和传承。
刘婧娇王笑啸
关键词:民生保障新民主主义革命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快递员群体社会保险参保模式创新被引量:6
2017年
随着互联网时代进程的推进,快递行业蓬勃发展、重要性不断提升,但快递员群体社会保障参保率低下。整体而言,加盟式网点快递员的参保范围、参保意识均远低于其他快递员。本文分别从用人单位、劳动者、行业协会与政府部门四个方面分析快递员参保率低下的引致因素,指出快递行业与互联网具有一体性的紧密联系,快递员群体属于新兴业态群体,不应简单的将其归类于非正规就业参保问题。针对问题特殊性,提出通过改革与强化行业协会的职能并引入信用机制,改善加盟式网点快递员参保问题,弥补非正规就业参保对策在解决此问题方面的不足。
沙雨邦刘婧娇
关键词:非正规就业行业协会
通道抑或障碍:信息技术对弱势群体的影响——以重度视力障碍人士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当今世界正朝深度科技化、信息化迈进,在这一背景下,弱势群体如何受到信息技术的影响,成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不得不重视的议题之一。本研究以重度视力障碍人士为例,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出发,运用质性研究方法,探究信息技术对弱势群体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对重度视力障碍人士而言,信息技术的环境阻隔比能力不足的影响更大,这一点是主流数字鸿沟研究所忽视的。辅助技术作为重度视障人士网络连接的中介,可以帮助其与信息环境产生良性互动,进而扩展他们的实质自由,消解残障数字鸿沟中的绝对不平等。但在获取所需的特定网络资源时,重度视障人士与信息环境互动不良,进而塑造了信息技术发展、使用、主导和政策环境壁垒,引发了信息领域的相对不平等。整个互动过程深刻体现了“人—技术—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未来数字中国的顶层设计应以人本公共性为信息技术的价值规范,充分考虑改善信息技术环境,匹配信息弱势人群的需要,为全体社会成员赋权,并尊重每位社会成员选择的自由。
刘婧娇
关键词:信息技术弱势群体残障数字鸿沟
中国“家庭养老床位”的政策比较及其优化研究
2023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强调“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进一步提出了“家庭养老照护能力有效增强”“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优质规范发展”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优化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网络”部分指出,要健全建设、运营、管理政策,发展“家庭养老床位”,这是民政部首次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五年发展规划,是全要素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
刘婧娇栗玮泽
关键词:老龄事业发展养老服务体系
建立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一项基于需要理论的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社会保障的本质是回应社会成员的需要。社会保障制度只有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才能更好地促进制度与对象人群间的互动。人的需要具有历史性,同时又因个体的差异而呈现出多样性和差异性。我们必须承认不同群体间需要的差异性,承认他们需要一些额外的特殊满足物,才能应付这些额外的威胁,并在制定具体政策时区别对待。据此,作为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应根据残疾人这个特困群体的特殊需要作出回应。残疾人除了享受一般性社会保障之外,还应该在特殊社会保障制度下获得特殊需要的满足。残疾人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意味着对于残疾人这一弱势群体及其特殊需要的真正关心,既是对形式平等的超越,也是对实质平等这一价值取向的勇敢追求与积极探索。
刘婧娇
关键词:残疾人社会保障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