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力永

作品数:35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哲学宗教
  • 4篇政治法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艺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篇主义
  • 9篇普兰查斯
  • 9篇资本主义
  • 6篇哲学
  • 6篇唯物
  • 5篇意识形态
  • 5篇资本主义国家
  • 5篇唯物主义
  • 5篇阶级
  • 3篇政治
  • 3篇社会主义
  • 3篇思维
  • 3篇历史唯物主义
  • 3篇马克思主义哲...
  • 2篇意识形态理论
  • 2篇战后
  • 2篇萨特
  • 2篇社会阶级
  • 2篇斯图亚特·霍...
  • 2篇普世价值

机构

  • 24篇中共江苏省委...
  • 13篇南京大学
  • 2篇中共无锡市委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4篇刘力永
  • 2篇张亮
  • 1篇杨蓉荣
  • 1篇张晓楠
  • 1篇张异宾
  • 1篇周嘉昕
  • 1篇张传平
  • 1篇杨蓉荣

传媒

  • 4篇中共南京市委...
  • 3篇群众
  • 2篇南京社会科学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常熟理工学院...
  • 1篇国外理论动态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北方论丛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教学与研究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现代哲学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唯实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化与贫困女性化:贾格尔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思想解读
2017年
自20世纪90年代起,全球化成为女性主义研究的重要背景。全球化使得各地在物质资源和思想文化上都能够互通有无,也让全世界的女性主义者能够交流彼此的生存境遇,并联合起来进行跨国女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代表人物阿莉森·贾格尔认为,当下的全球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给女性带来了不利影响并且导致了贫困的"女性化"。通过对全球化与贫困女性化之间关系的分析,贾格尔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出发揭示了全球化背景下女性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并探索了解决贫困女性化问题的前提和思路。
付玉莲刘力永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贫困标准
从萨特到普兰查斯:瓦解“经济决定论”的逻辑之旅
2010年
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硬核",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范式。对生产方式理论的理解曾经演变为"经济决定论"。为了瓦解"经济决定论"的机械逻辑,萨特用存在主义克服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二元对立,阿尔都塞用"多元决定"对生产方式重新进行了解释并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进行了专门研究,普兰查斯重点解释了资本主义国家问题以说明当代条件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构成性关系。通过批判性地考察从萨特到普兰查斯的瓦解"经济决定论"的逻辑之旅,可以为我们在当代条件下理解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一种有益的启迪。
刘力永
关键词:经济决定论存在主义资本主义国家
如何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贡献被引量:1
2013年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它把存在放在第一位,把思维放在第二位。唯心主义却相反。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发展方向,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看待。马克思的实践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贡献的根本方法。
刘力永
关键词:思维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树立评价普世价值的新思维
2015年
用历史性的方法去分析普世价值的内涵和意义,就会准确地洞察它的虚假本质。一方面,普世价值所包含的观念是在西方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逐步形成的,普世价值实际上具有特殊性,用西方的价值标准作为衡量社会制度优劣的唯一尺度是极其错误的;另一方面,要有理性的态度,不要因为它是西方的产物就一味地采取拒斥态度,更不能完全否定普世价值所包含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借鉴意义。评价普世价值应当树立一种新思维:既不要因为其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历史联系而采取意识形态的拒斥态度,又要理性地思考普世价值的有益之处,使之与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国情相结合,避免照抄照搬。
刘力永
关键词: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的当代审视被引量:3
2009年
"社会形态"和"经济的社会形态"是马克思社会形态学说中两个不同的范畴。在它们的基础上,马克思分别发展出了三大社会形态学说和四种经济的社会形态学说。当前的研究必须反思教科书体系五形态说的思想钳制,正确认识两种社会形态学说的理论关系,防止非社会形态倾向。
张亮刘力永
关键词:社会形态
隐蔽的统治: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再考察被引量:1
2016年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理论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前提和基础。其中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一个关键问题。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是通过法律政治的和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来实现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方面,意识形态表征了个人同其真实存在情况的想象关系。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具有一种物质的存在。意识形态总是存在于一种机器及其实践中。意识形态和主体之间是一种"双重构成"的关系。通过把个体建构成为主体,意识形态产生效果,而且这种建构是自主的结果,是由主体自己做出来的。意识形态使人们把自己想象成为"自由的主体",从而发挥了它们的统治作用,以一种隐蔽的方式统治了那些与它们相反对的人。
刘力永
关键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树立评价普世价值的新思维
2016年
一、普世价值的谬误:历史性方法的缺失 我们所讨论的普世价值实际上是一个特指的概念,简而言之,主要是指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植根于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最初是一种思想启蒙,最终导致了封建君主专制的瓦解。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它进一步成为西方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得益于西方国家在资本、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这一源之于西方文化传统的价值观成为了占据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在普世价值面前,所有与之不同的价值观几乎都处在一个被全面否定的位置,甚至被看作是野蛮的、专制的、邪恶的,从而失去其存在的合法性。
刘力永
关键词:普世价值封建君主专制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全球化思维历史文化传统
伊斯兰教“中道”观与儒家中庸思想之比较
2010年
中道思想是世界各大文明共同关注的思想之一。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对其都有精辟的论述。从二者之间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和伊斯兰文明对这一共通思想论述的差异性和相似性,从而更好的理解二种文明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为消除文明间的对立和隔阂提供思想上的支持。
刘力永张晓楠
关键词:中道伊斯兰文明儒家
普兰查斯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被引量:1
2007年
法国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尼科斯.普兰查斯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入手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的本质所在,并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功能的总体结构的新变化进行了分析。从根本上来说,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的彰显,特别是在促进劳动力再生产方面,是遏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利润率下降趋势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有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一现象在政治上造成两个方面的后果:有利于垄断资本获得领导权和瓦解大众阶级的阶级斗争。但普兰查斯坚持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功能的强化不但没有消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危机,反而使危机更加严重。
刘力永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功能劳动力再生产政治实践
青年卢卡奇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共性逻辑
2020年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开启了一股另类的理论潮流。佩里·安德森认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尽管存在种种内部分歧和对立,却仍然构成了一种具有共同学术传统的理论。青年卢卡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了新的解释,体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共性逻辑。西方马克思主义共性逻辑的核心在于坚持意识形态优先论。经典作家强调经济和政治斗争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青年卢卡奇则坚持意识形态斗争的首要性。在卢卡奇看来,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能够客观地充分认识社会的主体,具有创造历史的能动性,但是主体首先要在意识上从现存制度下解放出来。青年卢卡奇反复强调,这种主体能动性不能等同于建立在孤立的个人基础上的主观能动性,主体必须通过组织或者政党的作用才能真正成为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
刘力永
关键词:青年卢卡奇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