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凌忠专

作品数:48 被引量:73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稻瘟
  • 35篇稻瘟病
  • 35篇瘟病
  • 23篇基因
  • 20篇稻瘟病菌
  • 20篇病菌
  • 14篇抗病
  • 11篇水稻
  • 11篇小种
  • 10篇生理小种
  • 9篇抗稻瘟病
  • 9篇抗性
  • 8篇育种
  • 7篇基因系
  • 6篇稻瘟病菌生理...
  • 6篇抗病基因
  • 6篇基因分
  • 6篇病菌生理
  • 6篇病菌生理小种
  • 5篇籼稻

机构

  • 2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云南省农业科...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广东省农业科...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浙江农业大学
  • 1篇国际水稻研究...

作者

  • 42篇凌忠专
  • 22篇雷财林
  • 18篇王久林
  • 11篇蒋琬如
  • 8篇王久林
  • 5篇潘庆华
  • 4篇章琦
  • 4篇朱立煌
  • 3篇陈艳
  • 3篇李成云
  • 3篇李梅芳
  • 3篇李进斌
  • 2篇谢华安
  • 2篇张丽娟
  • 2篇张建福
  • 2篇朱小源
  • 2篇邢祖颐
  • 2篇张庆
  • 2篇王国英
  • 2篇刘伟华

传媒

  • 5篇福建稻麦科技
  • 4篇作物杂志
  • 4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Journa...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世界农业
  • 2篇植物病理学报
  • 2篇北京农学院学...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群言
  • 1篇中国水稻科学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0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5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2篇1989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杂交稻抗瘟性遗传表达特征的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本文报导我国主要三系及其组合的抗瘟性和抗瘟性遗传的表达特征,讨论了提高杂交水稻抗瘟性的有关问题。
王久林雷财林毛世宏凌忠专
关键词:杂交水稻抗瘟性稻瘟病基因表达
籼稻品种浙辐802抗瘟性遗传研究被引量:12
2000年
通过与8个日本鉴别品种杂交和利用日本代表菌系研54-04及我国南方稻区菌系95-h接种鉴定,研究了籼稻品种浙辐802的抗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对菌系研54-04的抗性由 2对显性基因控制,对菌系 95-t2的抗性由 1对显性基因控制。基因等位性分析确认,浙辐802中抵抗95-t2的抗病基因与Pi-i基因等位,与Pi-a、Pi-sh、Pi-k、Pi-z、Pi-b、Pi-t、Pi-ta等已知基因位点为非等位关系;抵抗菌系研54-04,感染菌系95-t2的基因与Pi-i、Pi-k、Pi-b、 Pi-t 4个已知基因位点为非等位关系。对这个基因与其他已知基因的等位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它可能是1个未被命名的新基因。
王久林雷财林蒋琬如凌忠专
关键词:稻瘟病籼稻抗瘟性
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籼稻稻瘟病菌小种鉴别力分析被引量:44
2004年
利用 30个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 14 6个来自广东的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 ,其中 17个单基因系对测试菌株的致病性有较好的鉴别力。基于主成分因子分析法 ,对 17个单基因系和 14 6个菌株组成的互作变量矩阵进行了因子提取 ,结果表明其中 9个单基因系为代表的抽提因子可以解释变量总方差的 80 .4 37% ,初步组建了这 9个单基因系构成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单基因系鉴别寄主。按其对变量方差贡献大小排序 ,它们分别是 :IRBLkp K6 0 (Pi kp)、IRBLi F5(Pi i)、F12 8 1(Pi ta2 )、IRBL9 W (Pi 9(t) )、IRBLsh S (Pi sh (1) )、IRBLz Fu(Pi z)、IRBLkh K3(Pi kh)、IRBL1 CL(Pi 1)、IRBLz5 CA(Pi z5)。用这 9个单基因系可将 14 6个菌株划分为 83个小种 ,将来自广西、福建、湖南、湖北、浙江、四川等籼稻区的 5 4个菌株划分为 2 6个小种。筛选的 9个单基因系对我国籼稻区稻瘟病菌致病性有较强的鉴别力。在抗病性鉴定中 ,基于单基因系的代表菌株选择 。
朱小源杨祁云杨健源雷财林王久林凌忠专
关键词:稻瘟病单基因系籼稻生理小种鉴别力近等基因系
用分子标记定位一个未知的抗稻瘟病基因被引量:183
1994年
籼稻品种窄叶青8号含未知的稻瘟病抗性基因,在北方稻区的稻瘟病抗性育种上有利用价值。应用来自窄叶青8号和粳稻品种京系17的DH群体建立抗病池和感病池,通过对两池的RAPD分析,发现与稻瘟病抗性共分离的分子标记。进一步用用个独立的分离群体将窄叶青8号的抗性基因和分子标记定位在第8染色体上,该基因称为Pi-zh。
朱立煌徐吉臣陈英凌忠专陆朝福徐云碧
关键词:抗性基因稻瘟病
我国稻瘟病新抗源的发掘及新抗病基因的发现利用
凌忠专王久林雷财林蒋琬如倪丕冲潘庆华李梅芳邢祖颐裘宗恩黄清港
北京稻区新出现的广致病谱小种群,使许多栽培品种和育种材料严重感病,对水稻生产及育种构成威胁。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利用这类新小种筛选新抗源,并应用于抗病育种。在1985~1993年期间,该研究广泛筛选抗源,进行抗病基因分析,发...
关键词:
关键词:稻瘟病抗性育种抗原抗病基因病虫害防治方法
利用QTL定位分析水稻的稻瘟病抗性基因被引量:12
2004年
水稻对稻瘟病小种的抗性常表现为多基因的数量性状,而众多易变稻瘟病小种的存在,使得水稻的抗性研究进展缓慢.为了探讨抗性基因座的分布及相互作用,选择20个稻瘟病生理小种,接种源于ZYQ8/JX17的双单倍体分离群体,利用cartographer QTL作图软件,鉴定出124个抗性QTL,分别位于12条染色体72个标记区间100个位置上.其中小种HB97-36-1鉴定出16个QTL,1个小种未鉴定出任何抗性基因座,QTL对表型变异的贡献率介于3.52%-68.64%之间.有82个QTL(66.13%)的抗病等位基因源于抗病亲本ZYQ8,42个QTL(33.87%)的抗病等位基因源于感病亲本JX17.多数鉴定的抗性OTL分布于已定位的主效基因附近,其中位于第1,2,8,10和12染色体上的基因座较为集中,分布呈簇状.比较基因座的位置发现,1个抗性基因座可以对几个不同的生理小种表现抗性,但抗性的效率不同.
徐吉臣王久林凌忠专朱立煌
关键词:QTL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DH群体
北方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化与抗病育种策略被引量:28
2000年
雷财林凌忠专王久林蒋琬如
关键词:北方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抗病育种
22个垂抗稻瘟病基因在云南的利用价值评价被引量:5
2008年
为了明确22个抗稻瘟菌基因在云南省的抗性水平及其利用价值,将采集、分离自云南省3个稻作区的282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接种于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轮回亲本培育而成的含有22个垂直抗性基因的水稻单基因系上,根据各稻作区采集的菌株在水稻单基因系上的侵染率,分析出各垂直抗性基因在云南省各稻作区的利用价值:持有Pi9,Piz5,Pi1,Pita2,Piz,Pikh,Pizt7个垂直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的侵染率分别为1.22%,2.40%,3.21%,4.82%,5.95%,7.23%,9.04%,可在籼稻区种植或作抗源使用;持有Pi9,Piz5,Pi1,Pita2,Piz,Pikh,Pizt,Pi12,Pita,Pib10个垂直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的侵染率分别为0.93%,16.67%,10.19%,5.09%,15.74%,15.74%,12.04%,9.26%,19.29%,11.11%,可在粳稻区种植或作抗源使用;持有Pi9,Piz5,Pi1,Pita24个垂直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的侵染率分别为8.60%,13.83%,10.93%,18.04%,可在籼粳交错区种植或作抗源使用.同时用联合致病性系数和联合抗病性系数分析了病菌和单基因系的群体互作以及抗瘟组合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品种两两搭配后的RAC值大于0.80的组合有:Pi9与Pita2,Pizt,Pi1,Piz,说明以上4种组合的抗病性最强,应用价值最大.
李进斌李成云张庆陈艳雷才林凌忠专
关键词:稻瘟病菌毒力频率
水稻抗衰老IPT基因与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的聚合研究被引量:48
2004年
以转抑制衰老有关的异戊烯基转移酶 (IPT)基因株系GC 1、携带抗白叶枯病基因Xa2 3的“CBB2 3”和抗稻瘟病水稻品种“合系 15号”为供体 ,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与生物学鉴定相结合的方法 ,将IPT基因与Xa2 3及抗稻瘟病基因进行聚合。在 3个复交组合中获得了 17株聚合IPT基因与Xa2 3基因的植株 ,用这些植株与两系杂交稻亲本 9311、E32、培矮 6 4S及W9834S进行杂交和回交 ,经PCR分子检测和抗白叶枯病、抗稻瘟病鉴定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的测定 ,最终在 4个BC1回交组合“(9311/ / /合系 15 /CBB2 3∥GC 1)× 9311”、“(E32 / / /合系15 /CBB2 3∥GC 1)×E32”、“(培矮 6 4S/ / /合系 15 /CBB2 3∥GC 1)×培矮 6 4S”和“(GC 1/CBB2 3/ /W 9834S/合系 15 )×W 98 34S”中获得了 17株携带IPT基因与Xa2 3基因的BC1F1植株 ,这些植株对来自北方稻区 2 1个稻瘟病菌系全部表现为抗。携带IPT基因的抗病植株再与杂交稻亲本进行回交 ,在 2个BC2 回交组合“[(9311///合系 15 /CBB2 3∥GC 1)× 9311]× 9311”和“[(E32 ///合系15 /CBB2 3∥GC 1)×E32 ]×E32”中获得了 7株携带IPT基因与Xa2 3基因的植株 ,这些植株再经过 1~ 2代回交和自交 。
何光明孙传清付永彩付强赵开军王春连章琦凌忠专王象坤
关键词:水稻抗衰老抗白叶枯病基因聚合
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单基因鉴别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单基因鉴别体系及其构建方法,目的是提供一种鉴别力高、适用范围广的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单基因鉴别系统及该系统的培育方法。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单基因鉴别系统,是以不具主效抗病基因的普感粳型地方品种丽江...
凌忠专王久林雷财林潘庆华蒋琬如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