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于捷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鳞癌组织中COX-2、p5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p53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COX-2、p53蛋白在67例食管鳞癌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OX-2和p5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5%(49/67)和64.2%(43/67),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COX-2在高、中、低分化食管癌中的表达率逐渐降低,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嗜酒史者COX-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嗜酒史者(P<0.05)。p53高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嗜酒史呈正相关(均P<0.05)。COX-2与p53表达具有相关性(r=0.249,P<0.05)。结论:COX-2和p53均可能参与了食管癌的发生过程,对食管癌预测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COX-2表达与嗜酒史及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53高表达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嗜酒史有关;COX-2与p53表达与预后无关。
- 魏华兵曹子昂刘强潘文标傅于捷钱晓哲
- 关键词:食管鳞癌环氧合酶-2P53蛋白
- 亚肺叶切除术及其术后缘增厚的鉴别
- 2022年
- 近年来,随着低剂量螺旋CT的广泛使用以及居民自身保健意识的增强,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明显提高,越来越多的肺癌患者在早期被诊断发现并得到治疗。亚肺叶切除术可以更好地保存患者术后的肺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运用也逐渐增多。但亚肺叶切除术在具有这些优点的同时,其手术后复发案例也伴随着逐渐升高,其中切缘复发就是十分值得注意的要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者各自进行回顾性或者前瞻性研究,但观点存在出入。同时,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出现术后切缘增厚所并形成的团块均意味着切缘复发,切缘周围形成肉芽肿的情况也十分常见。因此,亚肺叶切除术后切缘肉芽肿和切缘复发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已有的各项针对术后复查(如PET、CT、MRI)的研究结果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郑佳杰孙志勇唐健叶清傅于捷曹子昂赵晓菁
- 关键词:肉芽肿
- 食管鳞癌组织中nm23-H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nm23-H1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分析其对食管癌的预后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法)对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的nm23-H1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8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nm23-H1表达阳性率为70%(56/80);nm23-H1蛋白阳性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转移、TNM分期呈负相关(P<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长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脉管癌栓无关(P>0.05);nm23-H1阳性表达者预后明显好于阴性表达者(P=0.000)。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肿瘤的浸润深度、脉管癌栓、nm23-H1蛋白表达是食管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m23-H1基因蛋白在食管鳞癌淋巴转移过程中发挥负性调节作用,其低表达预示预后较差;手术前后检测nm23-H1蛋白可用来预测食管癌淋巴转移及预后。
- 魏华兵曹子昂刘强潘文标傅于捷钱晓哲
- 关键词:食管鳞癌NM23-H1免疫组织化学
- 肺癌免疫治疗:免疫抑制细胞和肺内免疫被引量:7
- 2020年
- 免疫治疗是发展最快的肿瘤治疗策略之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抗肿瘤的免疫反应。目前,针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CTLA-4)、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和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的抗体已被批准应用于临床治疗,但仅在少部分患者中显示有效。这可能与骨髓来源的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MDSCs)、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cells,Tregs)等免疫抑制细胞介导的更深层次的免疫抑制有关。肺的微环境以其独特的生理功能影响肿瘤免疫,可快速抵御病原体以维持肺内免疫平衡,但也可促进肿瘤进展。该文针对免疫抑制细胞在ICIs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在肺内免疫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探讨改善肺癌患者免疫治疗效果的策略。
- 何春明尹航郑佳杰唐健傅于捷赵晓菁
- 关键词:肺癌免疫治疗
- 原发性中叶肺癌的治疗体会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叶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特点、诊治及疾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原发性中叶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120例,手术方式包括右肺中叶36例,楔形切除6例,双肺叶切除60例,右全肺切除18例。术后病理类型及TNM分期:鳞癌39例,腺癌54例,小细胞癌12例,粘液表皮样癌9例,腺鳞癌3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3例。其中ⅠA3例,ⅠB24例,ⅡB39例,ⅢA36例,ⅢB18例。随访率为90.5%,5年生存率为32%,平均生存时间为48个月。同期其他部位肺癌手术患者共1725例,5年生存率23.2%,平均生存时间为31个月。2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结论原发性中叶支气管肺癌发病率低,早期较难诊断,易误诊。根据患者全身情况选择手术方式,同时行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术后配合适当的放化疗,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 傅于捷孙志勇钱晓哲梁而慷曹子昂
- 关键词:中叶肺癌手术治疗预后
- 血管外支架预防猪大隐静脉桥再狭窄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以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间置动物模型为基础,观察涤纶血管外支架支持预防静脉桥血管内、中膜增生的作用。方法20~25kg普通长白猪10只,行双侧大隐静脉-颈总动脉端端吻合,实验侧静脉桥放置涤纶外支架。术后28d取出桥血管,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静脉桥血管内膜增生对照组(0.4269±0.0794)mm,实验组(0.1371±0.0390)mm(P〈0.01);中膜增生对照组(0.4601±0.0628)mm,实验组(0.2590±0.0178)mm(P〈0.01);对照组内膜面积是实验组的2.5倍,中膜面积是实验组的近2倍;实验组内膜及中膜内侧区域PCNA、PDGF阳性细胞显著减少,PCNA从(13.2±2.17)%减少至(2.34±0.68)%(P〈0.01),PDGF从(13.10±1.39)%减少至(2.44±0.25)%(P〈0.01)。结论非限制性涤纶血管外支架可以显著抑制大隐静脉桥血管新内膜及中膜增生,可能预防大隐静脉桥的再狭窄。
- 郑家豪潘文标连锋傅于捷吴学军张谷兰王小妹
-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静脉
- miR-154-3p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转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检测微RNA(micro RNA,mi R)-154-3p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NSCLC细胞转移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l uorogenic quantitative-PCR,RFQ-PCR)法检测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发生转移和未发生转移的NSCLC组织中、NSCLC细胞系(A549、H292、H1975、95D和SPC-A-1)和人胚肺细胞(WI38)中mi R-154-3p的表达水平。采用脂质体法将mi R-154-3p-模拟物(mimics)转入A549和H292细胞,以mi R-154-3p-阴性对照(mi R-154-3p-negative control,mi R-154-3p-NC)作为阴性对照;分别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mi R-154-3p对A549和H292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 R-154-3p过表达后对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标志蛋白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 R-154-3p的潜在靶基因,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和蛋白质印迹法进一步验证预测结果。结果 :mi R-154-3p在NSCLC组织(P<0.001)、发生转移的NSCLC组织(P<0.05)和NSCLC细胞系(P<0.01)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相应的对照组。过表达mi R-154-3p后,A549和H292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值均<0.05);E-cadherin和ZO-1蛋白的表达水平上调(P值均<0.05);A549细胞中viment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P<0.01),H292细胞中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提示,mi R-154-3p能负调控BMI1蛋白的表达。结论 :mi R-154-3p在NSCLC中呈低表达,其过表达可以抑制NSCL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阻碍NSCLC细胞发生EMT,BMI1可能为其靶基因之一。
- 薛云婧傅于捷王建华
- 关键词:微RNAS肿瘤转移上皮-间质转化
- 猪尾巴导管在单孔胸腔镜肺肿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评估: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法的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估猪尾巴导管在单孔胸腔镜肺肿瘤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东院接受单孔胸腔镜肺肿瘤手术的患者共441例,根据是否放置猪尾巴导管分为胸管组和猪尾巴管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法进行1∶1匹配,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结果匹配后每组143例配对成功,匹配后两组间基线特征无统计学差异。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发现,猪尾巴管组患者术后3天胸腔引流总量显著多于胸管组(375.49 ml对285.03 ml,P<0.001),术后两周复查CT示胸腔积液量显著少于胸管组(131.77 ml对178.84 ml,P=0.032),两组术后疼痛评分、引流天数及住院天数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加放猪尾巴导管可有效改善单孔胸腔镜肺肿瘤术后胸腔引流情况,且不增加患者术后疼痛,不延长胸腔引流及住院天数。
- 丁一宗傅于捷潘文标唐健赵晓菁
- 关键词:胸腔积液
- 血管外支架预防静脉桥再狭窄的研究
- 郑家豪潘文标朱洪生曹子昂连锋吕一峰傅于捷葛文吴学军张谷兰王小妹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ABG)中,静脉桥远期通畅率低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基础研究表明:应用血管外支架可预防静脉桥血管损伤及重塑。 课题组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猪大隐静脉-颈总动脉间置静脉桥动物模型及猪大隐...
- 关键词:
- 关键词:静脉桥血管外支架再狭窄
-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1
- 2006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6月~2004年12月122例原发性纵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全部切除107例,肿瘤大部分切除6例,单纯探查活检9例,手术切除率为92.6%(113/122)。结果手术死亡2例,术后94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3个月~18年。除1例良性胸腺瘤切除术后7个月肿瘤复发外,其余良性纵隔肿瘤患者术后均预后良好。2例年轻的胸腺癌患者分别在术后3个月和5个月死于癌肿复发及其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结论原发性纵隔肿瘤不论良性还是恶性,只要无明确的远处转移和呼吸循环系统功能不全,允许胸部探查者均应及早手术,争取摘除肿瘤。
- 郑家豪曹子昂梁而慷镡朝晖傅于捷潘文标
- 关键词:原发性纵隔肿瘤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