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小强

作品数:37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12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24篇病毒
  • 12篇流感
  • 9篇流感病毒
  • 8篇细胞
  • 7篇小鼠
  • 7篇狂犬
  • 6篇荧光
  • 6篇免疫
  • 5篇蛋白
  • 5篇荧光定量
  • 5篇禽流感
  • 5篇抗体
  • 5篇克隆
  • 5篇狂犬病
  • 5篇H5N1禽流...
  • 4篇疫病
  • 4篇禽流感病
  • 4篇禽流感病毒
  • 4篇狂犬病毒
  • 4篇H5N1禽流...

机构

  • 36篇军事医学科学...
  • 19篇吉林大学
  • 3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兽医药品...
  • 1篇黑龙江东北虎...
  • 1篇济南市口腔医...

作者

  • 37篇侯小强
  • 25篇夏咸柱
  • 24篇高玉伟
  • 20篇杨松涛
  • 13篇王铁成
  • 13篇王承宇
  • 11篇黄耕
  • 8篇孙培录
  • 5篇冯娜
  • 5篇汪莉
  • 5篇王玉民
  • 4篇郑学星
  • 4篇高明华
  • 3篇薛琳
  • 3篇邹啸环
  • 3篇何涛
  • 3篇田利源
  • 2篇郭振东
  • 2篇苏建青
  • 2篇张亮亮

传媒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中国生物制品...
  • 2篇中国兽医学报
  • 2篇畜牧与兽医
  • 2篇军事医学
  • 2篇2007年中...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兽类学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病毒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R-769-3p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蛋白表达的调控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预测靶向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基因的微小RNA(miRNA),并检测其对NP表达的影响。方法:从miRBase数据库中获取人成熟miRNA序列,利用miRanda软件预测潜在靶向流感病毒A/FM/1/47(H1N1)NP基因的人miRNA;通过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及Western印迹验证所预测的miRNA对NP表达的影响。结果:用miRanda软件在流感病毒A/FM/1/47(H1N1)NP基因上预测得到分值及最小结合自由能均较好的miR-769-3p;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miR-769-3p能显著降低报告基因载体萤光素酶的表达;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iR-769-3p能明显抑制NP的表达,但突变NP基因上的miR-769-3p结合位点后,miR-769-3p不能抑制NP的表达。结论:miR-769-3p可靶向流感病毒A/FM/1/47(H1N1)NP基因并抑制NP的表达,为抗甲型流感病毒的miRNA药物研发提供了依据和潜在药物靶标。
郭振东侯小强何涛张维娜高玉伟汪莉王玉民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微小RNA靶向
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感染小鼠不同组织中的H5N1禽流感病毒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测定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各脏器组织中的病毒核酸含量,了解病毒复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为H5N1禽流感病毒致病机理与防治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法对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BALB/c小鼠的不同脏器组织中病毒核酸进行定量检测,观察H5N1禽流感病毒在不同组织中的复制情况。结果利用荧光定量RT-PCR法可从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后第3d的肺脏、脑、脾脏、肾脏和肝脏组织中检测到不同含量的病毒核酸;而在感染后4d的肺脏、脑和脾脏等组织中的病毒核酸含量开始下降;在感染后第6d,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在肺脏和脑组织中大量存在外,其余组织中均有少量病毒核酸。结论H5N1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脏和脑组织中病毒核酸含量较高,说明病毒主要在小鼠的肺脏和脑组织中复制。由于荧光定量RT-PCR法可对感染小鼠不同脏器组织中的病毒核酸进行准确定量,可为H5N1禽流感病毒所致疾病的早期诊断、流行病学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侯小强高玉伟夏咸柱王承宇杨松涛
关键词:H5N1禽流感病毒病毒复制荧光定量RT-PCR
狂犬病毒胶体金检测试纸的制备及初步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特异的狂犬病毒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标记鼠抗狂犬病毒单克隆抗体,包被于结合释放垫处,分别利用纯化的兔抗狂犬病毒多克隆抗体和羊抗鼠IgG包被检测线及质控线,组装胶体金检测试纸。结果制备的狂犬病毒胶体金试纸对15个接种狂犬病毒乳鼠脑组织的检测均为阳性,与FAT结果一致;对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及犬冠状病毒细胞培养液及9个狂犬病毒阴性乳鼠脑处理液的检测均为阴性。结论用制备的狂犬病毒胶体金试纸检测狂犬病毒快速、简便、特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王铁成杨松涛王承宇高玉伟侯小强邹啸环黄耕夏咸柱
关键词:狂犬病毒免疫层析技术
虎源流感病毒HA基因克隆、序列分析及其在重组杆状病毒中的表达
将虎源流感病毒A/Tiger/Harbin/01/2003(H5N1)HA基因克隆入pMD18T载体,得到pT-HA质粒,对pT-HA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HA基因长为1731bp,读码框均由1707个碱基组成,编码5...
高玉伟夏咸柱王承宇杨松涛王铁成侯小强黄耕邹啸环
关键词:流感病毒HA基因测序
犬、猫科动物重要疫病抗体胶体金银联合检测试纸及其制备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犬、猫科动物重要疫病抗体胶体金银联合检测试纸,将胶体金标记的羊抗犬和猫IgG混合包被在玻璃纤维素膜上,制成结合垫;将纯化的狂犬病病毒、犬瘟热病毒、猫瘟热病毒和犬细小病毒等抗原分别包被在硝酸纤维素膜的检测线...
夏咸柱杨松涛黄耕王承宇高玉伟王铁成侯小强高明华苏建青
文献传递
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孕鼠的研究
2009年
目的用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昆明孕鼠,检测病毒在感染孕鼠各组织脏器中的复制及分布情况,并证明病毒能否通过孕鼠的胎盘垂直传染给胎鼠。方法用虎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妊娠10-12 d的昆明孕鼠,观察孕鼠感染后的临床症状。接种病毒后第3、4、5、6和7 d分别处死3只孕鼠,取孕鼠的肺、脑、脾、肾、子宫、胎盘及胎鼠,利用RT-PCR、Real-time PCR和病毒分离方法检测各组织中的病毒核酸和病毒滴度,并进行病理组织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昆明孕鼠接种病毒后第3 d,即可在肺、脑、脾、肾、子宫及胎盘组织中检测出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并从子宫、胎盘分离出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后第6 d,从胎鼠体内检测到病毒核酸并分离出H5N1禽流感病毒。结论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可以感染孕鼠,在孕鼠子宫和胎盘复制,感染后期可通过胎盘屏障传给胎鼠。
侯小强高玉伟王承宇杨松涛王铁成夏咸柱
关键词:H5N1禽流感病毒胎鼠
狂犬病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建立狂犬病病毒快速检测法。方法根据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基因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构建pMD-N重组质粒,建立荧光定量RT-PCR绝对定量标准品,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绝对定量的标准曲线。利用10倍稀释法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并与普通RT-PCR法进行比较;作重复性和特异性检验后进行临床标本的检测。结果构建了绝对定量的参照质粒,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8。狂犬病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反应的灵敏度为10个TCID_(50);5种非狂犬病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建立的狂犬病病毒的荧光定量RT- PCR检测方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以应用于临床样品的检测。
郑学星杨松涛侯小强王化磊孙培录刘林立夏咸柱
关键词:狂犬病病毒
H5N1虎源流感病毒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6年
根据本室分离获得的虎源H5N1流感病毒的HA基因序列测定结果。结合GenBank中报道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选择保守序列区作为扩增区域,利用Primer5.0引物设计软件和BLAST软件程序设计出特异性扩增引物。采用成本较低、不需要特异探针引物、优化周期短。能区分病毒变异株的SYBR GreenⅠ随机掺入法建立定量PCR反应体系,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对虎源H5流感病毒的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检测的灵敏度为10^1-10^2拷贝数。对20份病死老虎临床病料和24份人工感染的小鼠脏器病料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常规RT-PCR方法和病毒分离方法进行检测。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结果略高于常规RT-PCR方法,但与病毒分离方法结果相一致。这说明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以对临床上H5N1虎源流感病毒检测提供参考。
侯小强夏咸柱高玉伟薛琳王铁成
关键词:荧光定量RT-PCR
α-2,6唾液酸转移酶在BHK细胞中的表达
2009年
目的在BHK细胞中表达α-2,6唾液酸转移酶(ST6Gal1),为其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人肝癌HepG2细胞总RNA,经RT-PCR扩增α-2,6唾液酸转移酶的cDNA,克隆入载体pMD18-T中,测序后将目的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T6Gal1,并转染BHK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α-2,6唾液酸转移酶的表达。结果克隆的α-2,6唾液酸转移酶基因与GenBank中报道的已知序列完全一致,重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的BHK细胞表面SAα2,6Gal含量增加。结论α-2,6唾液酸转移酶在BHK细胞中获得了有效表达,为流感病毒受体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侯小强高玉伟孙培录夏咸柱杨松涛
关键词:BHK细胞克隆
DNA修复酶基因NEIL1的A-I RNA编辑水平在白血病和乳腺癌细胞中的下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DNA修复酶基因NEIL1编码区发生的A-I RNA编辑是否在正常和癌细胞或组织中存在差异,并分析编辑事件的潜在影响,初步探究NEIL1的编辑事件与癌症的关联。方法通过RT-PCR和PCR分别扩增NEIL1编码区的目的片段,利用基于DNA和RNA扩增产物的测序峰图识别A-I RNA编辑并估算其编辑效率,采用T检验分析编辑效率在正常和癌细胞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正常乳腺和乳腺癌细胞系,以及正常人和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中均检测到NEIL1上chr15-+-75646086和chr15-+-75646087两邻近位点发生A-I RNA编辑,前者导致NEIL1蛋白第242位的赖氨酸(K)转变为精氨酸(R)。与相应的正常细胞相比,在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中chr15-+-75646086位点的编辑水平显著下降,而在乳腺癌细胞系中chr15-+-75646087位点的编辑水平下降。结论 NEIL1编码区发生的A-I RNA编辑事件在白血病患者白细胞和乳腺癌细胞系中明显下降,提示编辑事件可能与癌症的发生发展相关。
马俊侯小强郑秋生何涛
关键词:A-IRNA编辑白血病乳腺癌细胞DNA修复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