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晓韵

作品数:13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大型底栖动物
  • 8篇底栖动物
  • 7篇盐城自然保护...
  • 7篇自然保护
  • 7篇自然保护区
  • 7篇保护区
  • 4篇觅食策略
  • 4篇春季
  • 3篇群落
  • 2篇大型底栖动物...
  • 2篇底栖动物群落
  • 2篇动物群
  • 2篇动物群落
  • 2篇互花米草
  • 2篇互花米草入侵
  • 1篇多样性
  • 1篇越冬
  • 1篇越冬期
  • 1篇生境
  • 1篇生境选择

机构

  • 13篇南京林业大学
  • 12篇南京森林警察...

作者

  • 13篇余晓韵
  • 12篇侯森林
  • 7篇鲁长虎

传媒

  • 3篇生态学杂志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第六届全国野...

年份

  • 8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越冬期鸻鹬类生境选择被引量:2
2012年
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段滩涂对越冬期鸻鹬类的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共统计到鸻鹬类8种,其中仅在潮沟发现1只青脚鹬(Tringa nebularia),泽鹬(Tringa stagnatilis)也仅分布在潮沟,鹤鹬(Tringa erythropus)和矶鹬(Tringa livpoleucos)分布在潮沟和养殖塘,其他几种几乎占据了研究地的所有生境。其中,优势种是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和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adrinus),分别占鸟类总数的80.24%和13.09%;常见种为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和灰斑鸻(Pluvialis squatarola),其它几种均为偶见种。鸻鹬类的密度(χ25=40.49,P<0.000 01)在各生境间差异均极显著。其中,高潮带光滩鸻鹬类的密度最高,养殖塘也有一定的鸻鹬类分布,但密度较低。
侯森林余晓韵鲁长虎
关键词:越冬期生境选择
盐城射阳河口春季鸻鹬类与大型底栖动物关系
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滩涂选择高潮带光滩、中潮带光滩、低潮带光滩、高潮带米草丛和潮沟边滩(无米草分布的区域)等栖息地类型,从鸻鹬类嘴长和觅食策略2个角度研究了鸻鹬类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地的主要底栖动物是...
侯森林余晓韵鲁长虎
关键词:觅食策略大型底栖动物
盐城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
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滩涂分别于潮间带、潮上带和潮沟中设置互花米草区与非米草区2类对照样地(共6类生境),按月份取样来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探讨米草入侵对底栖动物的影响.共...
侯森林余晓韵鲁长虎
盐城射阳河口春季鸄鹬类与大型底栖动物关系
侯森林余晓韵鲁长虎
关键词:觅食策略大型底栖动物
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滩涂迁徙期鸻鹬类的时空分布格局被引量:8
2013年
2008年9—11月和2009年3—5月,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段滨海滩涂对迁徙期鸻鹬类的时空分布格局开展了研究。共统计到鸻鹬类22种,这些种类在春季均能看到,秋季共统计到13种,春季优势种为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和红颈滨鹬(C. ruficollis),秋季为黑腹滨鹬、红颈滨鹬和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春季迁徙期鸟类的数量明显多于秋季,其比值约为3∶1。鸻鹬类多分布在自然滩涂,人工湿地(养殖塘)上也有一定数量的鸟类分布,但多以栖息为主。2个季节鸻鹬类的物种数在生境间差异均不显著,密度在生境间差异均显著;2个季节优势种黑腹滨鹬的密度在各生境间差异均极显著,红颈滨鹬的密度在各生境间差异均不显著,秋季环颈鸻的密度在各生境间差异极显著;春季鸻鹬类的Shannon-Wiener指数在各生境间差异极显著,秋季差异不显著。
侯森林余晓韵鲁长虎
射阳河口互花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2008年11月至2009年10月,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滩涂分别于潮间带、潮上带和潮沟中设置互花米草区与非米草区2类对照样地(共6类生境),按月份取样来研究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的差异,探讨互花米草入侵对底栖动物的影响。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22种,隶属3门4纲17科,其中软体动物13种,节肢动物6种,环节动物3种。米草区和非米草区的物种组成不同,各生境在不同月份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在不断波动,在潮间带上述指标均为In>Ig,潮上带除密度外均为Sn>Sg,潮沟边滩除个别月份外均为Cg>Cn;3类互花米草生境中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各项指标月间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仅个别月份例外),均表现为Cg>Sg>Ig,互花米草生境存在共同的优势种,但数量有一定的差异。分别对潮间带、潮上带和潮沟中互花米草区与非米草区2类对照样地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以及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H'进行生境-月份间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潮间带2类对照样地各项指标在生境间差异均极显著,月份间差异均不显著;潮上带2类对照样地各项指标生境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除密度外),月份间差异显著(除多样性外);潮沟2类对照样地生境间差异显著(除生物量外),月份间差异均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的互花米草对底栖动物的影响不甚相同:潮间带互花米草的入侵降低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和多样性;潮沟米草的入侵提高了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数、密度和多样性;而潮上带米草入侵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各指标影响不一。
侯森林余晓韵鲁长虎
关键词:互花米草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多样性
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被引量:19
2011年
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潮间带按月份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取样。共得到大型底栖动物16种,隶属3门4纲15科,为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甲壳类和环节动物多毛类,其中,潮间带米草丛6种,高潮带光滩7种,中潮带光滩13种,低潮带光滩7种。对潮间带各样点的物种数、密度、生物量以及不同样点的生物多样性指数Margalef指数(S)、Shannon指数(H)、Pielou指数(J)和Simpson指数(D)进行样点-季节间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发现样点间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差异极显著(所有P<0.01),三者季节间差异均不显著;样点间H、D和S差异显著(所有P<0.05),季节间差异均不显著;而季节间和样点间J差异均不显著。对四季4个样点的群落进行聚类和排序分析发现,中、高潮带光滩界限不明显,潮间带米草丛和低潮带光滩界限明显。结果表明:生境条件的不同是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同一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季节间差异不显著。
侯森林余晓韵鲁长虎
关键词:大型底栖动物潮间带
盐城射阳河口春季鸻鹬类与大型底栖动物关系
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滩涂选择高潮带光滩、中潮带光滩、低潮带光滩、高潮带米草丛和潮沟边滩(无米草分布的区域)等栖息地类型,从鸻鹬类嘴长和觅食策略2个角度研究了鸻鹬类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地的主要底栖动物是双壳...
侯森林余晓韵鲁长虎
关键词:底栖动物觅食策略栖息地
盐城射阳河口春季鸻鹬类与大型底栖动物关系被引量:6
2013年
2009年春季,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滩涂选择高潮带光滩、中潮带光滩、低潮带光滩、高潮带米草丛和潮沟边滩(无米草分布的区域)等栖息地类型,从鸻鹬类嘴长和觅食策略2个角度研究了鸻鹬类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地的主要底栖动物是双壳类和甲壳类动物,其分布和鸻鹬类的分布基本一致;嘴长50 mm以上鸻鹬类的密度与甲壳类密度显著正相关,嘴长25 mm以下鸻鹬类密度与双壳类密度及底栖动物总密度显著正相关,嘴长25~50 mm鸻鹬类密度与任何一类底栖动物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视觉连续型觅食策略者密度与甲壳类密度显著正相关,触觉连续型觅食策略鸻鹬类密度与双壳类密度及底栖动物总密度显著正相关,奔停型觅食策略鸻鹬类密度与任何一类底栖动物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嘴长50 mm以上和25~50 mm的鸻鹬类的比例与面上型底栖动物的比例正相关,与面下型底栖动物的比例负相关,而嘴长25 mm以下的鸻鹬类与其相反;视觉连续型和奔-停型觅食策略鸻鹬类的比例与面上型底栖动物的比例具有正相关性,与面下型底栖动物的比例具有负相关性;触觉连续型觅食策略鸻鹬类与其相反,但相关性均不显著。
侯森林余晓韵鲁长虎
关键词:觅食策略大型底栖动物
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滩涂迁徙期鸻鹬类的时空分布格局
2008年9-11月和2009年3-5月,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射阳河口段滨海滩涂对迁徙期鸻鹬类的时空分布格局开展了研究。共统计到鸻鹬类22种,这些种类在春季均能看到,秋季共统计到13种,春季优势种为黑腹滨鹬(Calidris...
侯森林余晓韵鲁长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