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性分析
  • 3篇耐药
  • 3篇耐药性
  • 3篇耐药性分析
  • 2篇儿童
  • 2篇杆菌
  • 1篇血清
  • 1篇阴性杆菌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童期
  • 1篇内酰胺酶
  • 1篇总IGE
  • 1篇细菌
  • 1篇哮喘
  • 1篇小儿
  • 1篇小儿腹泻
  • 1篇轮状
  • 1篇轮状病毒
  • 1篇酶检测

机构

  • 3篇宁波市妇女儿...
  • 2篇浙江省宁波市...

作者

  • 5篇何立忠
  • 2篇何娟妃
  • 2篇陈群英
  • 1篇狄亚珍
  • 1篇夏萍
  • 1篇徐本元
  • 1篇奕利娟
  • 1篇杜建明
  • 1篇孙定河
  • 1篇程修知
  • 1篇村建明
  • 1篇蔡瑾
  • 1篇卢文波
  • 1篇陈伟君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2
  • 1篇199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6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62株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方法:采用VITEK 6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ICU(重症监护病房)中分离到的菌株最多,占25%,尿液和痰液中分离到的菌株较多,各占35.5%和33.9%,对三代喹诺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敏感率高,均大于90%,氨曲南的敏感率最低为16.1%。结论:氨曲南不适合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治疗。宜首选三代喹诺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感染。
陈群英何娟妃何立忠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抗生素
小儿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了解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ICU)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2006年11月~2008年7月医院PICU送检的2335份进行分离培养及鉴定,用K—B法做药敏试验,用表型确证试验测定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2335份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422株,第1位为肠杆菌科细菌,共169株,占40.0%;第2位为葡萄球菌属,共110株,占26.1%;第3位为非发酵菌;共108株,占25.6%;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好,其耐药率均〈10.0%;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福平、利奈唑胺、喹奴普汀/达福普汀较敏感,其耐药率均〈12.0%;而非发酵菌则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性较高,其耐药率均〈11.0%。结论临床需根据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进行早期用药,待培养结果后,改用对细菌敏感率高的药物。
何娟妃陈群英何立忠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
高危哮喘儿血清中IL-4、IFN- r及总IgE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狄亚珍夏萍陈伟君孙定河杜建明徐本元蔡瑾程修知何立忠
该课题为探讨高危哮喘儿的免疫机理采用ELISA法及MEIA法研究血清中IL-4、IFN-r及总IgE水平及相互关系。本研究表明:高危哮喘儿体内在在着与哮喘儿相似的TH1、TH2失衡,TH2亢进的免疫异常。该课题是一项前瞻...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哮喘血清IGE
小儿腹泻轮状病毒感染分析被引量:13
2002年
奕利娟村建明何立忠
关键词:腹泻病因学轮状病毒婴幼儿儿童期
肠杆菌科细菌ESBLs和AmpC酶检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通过对耐头孢西丁(FOX)的192株肠杆菌科细菌中AmpC β-内酰胺酶(AmpC酶)和ESBLs的表型检测及耐药性分析,揭示其主要耐药机制和耐药特征。方法:运用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检测AmpC酶,采用双纸片确诊试验检测ESBLs,最后运用MIC法测定这些菌株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采用统计学软件Epilnfor2000、WHONE5.4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受枪菌中共检出高产AmpC酶菌87株,检出率为45.3%,产ESBLs菌共检出96株,检出率为50%。药敏结果显示:单产AmpC酶菌对氨曲南、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哌拉西林的耐药率(55.6%~100%)明显高于非产酶菌的耐药率(33.3%~44.4%),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高产AmpC酶菌的4重耐药率(78.9%)与8重耐药率(72.3%)均高于非产酶菌(40.9%)和(36.8%),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pC酶与ESBEs已成为肠杆菌科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治疗同时产AmpC酶与ESBLs细菌引起的感染,或采用四代头孢如头孢吡肟治疗单产AmpC酶菌造成的感染,也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或阿米卡星等抗菌药物治疗。本研究结果提示AmpC酶是形成多重耐药菌的重要原因之,临床常规检测AmpC酶十分必要。
卢文波何立忠汪一萍
关键词:革兰阴性杆菌AMPCΒ-内酰胺酶耐药性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