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杏贤
- 作品数:9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3D打印技术结合解剖型桡骨远端掌侧锁定骨板(DVR)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结合DVR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AO-C骨折内固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2018年6月住院的43例AO-C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医患沟通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D打印组为观察组,利用桡骨远端骨折CT数据,计算机重建骨折和虚拟复位骨折,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折模型,在骨折模型上模拟手术,术中联合使用DVR接骨板,共23例;DVR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X线、CT检查,常规使用DVR接骨板手术,共20例.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数次,术后放射学参数、腕关节功能评分,入院至手术天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因素等基础信息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77.39±3.37)分钟,明显少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80.00±3.23)分钟;术中出血量(27.78±3.46)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0.35±2.74)ml;观察组术中仅需透视(3.83±1.07)次,而对照组需透视(4.60±1.10)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入院到手术时间观察组为(5.43±1.16)天,明显长于对照组的(4.50±0.95)天;从手术效果来看,观察组的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70%,同时术后放射学评分中掌倾角和尺偏角评估,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D打印技术结合DVR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手术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出血少,骨折复位更加精准,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等优点.但是入院到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3D打印技术需要较长术前准备时间,在高年资熟练医生角度,其便捷度并没有提高.
- 徐贵升林宇宁谢水群何杏贤谢旭垣许俊宇赵家立邵庆丰
- 关键词:骨折内固定手术治疗
- 手外伤行腹部带蒂皮瓣术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修复手外伤的护理措施。方法术前耐心、细致、全面评估患者,有针对性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相应术前准备,术后落实好基础护理,严密观察皮瓣血运、血管危象监测、创面感染预防、体位放置与肢体固定,功能锻炼等措施。结果25例手外伤行腹部带蒂皮瓣术完全成活,1例皮瓣坏死,经Ⅱ期植皮修复后,皮瓣愈合良好。结论科学的临床护理是防止术后并发症,保证手外伤行腹部带蒂皮瓣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陈建珍黄雪娟区海云彭惠芳李红芳何杏贤
- 关键词:手外伤带蒂皮瓣围手术期护理
- 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护理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总结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观察准确,发现及时并采取有效措施,19例患者均未行手术治疗而控制病情,恢复健康,1例患者因小腿皮肤肌肉广泛坏死,行大腿中下段截肢。结论:对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先兆症状,预防酸中毒、高血钾、肾功能衰竭、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的重要方法。
- 彭惠芳陈坤嫦区海云何杏贤黄雪娟李红芳
- 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胫腓骨骨折
-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自理模式在老年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自理模式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干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自理模式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自理能力、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等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2组临床效果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自理模式应用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护理干预中,可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提早下床活动,有利于加快术后康复情况,减少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从而降低患者及社会的经济压力,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何杏贤卢向莉朱娟谢水群谭爱欢陈燕鸿
- 关键词:快速康复理念自理模式全髋关节置换术
- 经皮微创与开放手术在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中的疗效对比
- 2023年
- 目的:比较经皮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有效性。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1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被纳入本研究中。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组(经皮微创组)和B组(开放手术组)。在至少6个月的随访中,记录了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6个月美国骨科足踝协会评分(AOFAS),评估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个月时,两组的VAS评分没有明显差异。然而,在术后早期(6个月)AOFAS评分方面,A组(88.26±6.75)分明显高于B组(81.57±5.12)分(P<0.05)。此外,经皮微创组没有观察到明显的手术并发症,而开放手术组则有1例伤口感染。结论:经皮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方面显示出更好的效果,明显减少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并让患者早期功能更快地恢复。
- 林宇宁何杏贤邵庆丰
- 关键词:跟腱断裂微创技术开放手术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被引量:11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采取相应的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8例高危患者均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细致有效的护理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彭惠芳梁雪妍区海云李红芳黄雪娟何杏贤
-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 脊柱骨折手术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及防控护理分析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调查分析脊柱骨折手术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因素,并探究其防护对策。方法:对骨科收治的200例脊柱骨折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病人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脊柱骨折手术病人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护理对策。结果:200例脊柱骨折中有11例病人术后发生DVT,发生率为5.50%。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人性别与术后发生DVT无明显相关,而病人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吸烟史、静脉曲张史、术后感染情况、术后卧床时间、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情况与脊柱骨折术后发生DVT有明显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BMI>25 kg/m~2、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和静脉曲张史,术后卧床时间>5 d均是脊柱骨折手术病人术后发生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使用抗凝药物则是脊柱骨折手术病人术后DVT的独立性保护因素。结论:高龄、BMI高、合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内科疾病、合并静脉曲张、术后长期卧床等均是脊柱骨折病人术后DVT形成的高危因素,为高危病人有效使用抗凝药物、加强DVT的评估、预防和护理是防止病人术后DVT发生的关键。
- 何杏贤卢向莉谢水群谭爱欢冯秀萍
- 关键词:脊柱骨折深静脉血栓
- 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护理措施。方法将4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在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的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为病人手术前制定科学系统的康复计划,进行心理护理和康复知识宣教,手术后指导患者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对照组只是按骨科常规治疗护理。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干预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0%,对照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60%,干预组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进行综合康复护理,有助于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 彭惠芳陈尹区海云何杏贤黄雪娟李红芳邹镜宜
-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关节镜护理
- 早期康复护理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预后的影响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总结康复护理对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42例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患者,术前重点施行戒烟宣教,心理护理,气管移位训练,体位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做好病情观察,颈部血肿、四肢感觉及运动的观察,正确体位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头颈部有效制动,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术后定期随访。结果随访3~6个月,椎间植骨均达骨性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植骨块松动移位和塌陷发生,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改善总有效率达97%。全部患者伤口Ⅰ期愈合,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科学规范的护理,对提高疗效减少手术并发症非常重要。特别是心理护理及术前气管移位训练,术后密切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体位护理,早期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 王琼芳邹镜宜何惠兰李红芳黄雪娟何杏贤
-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颈椎前路减压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