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志锋

作品数:27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手术
  • 7篇外循环
  • 6篇动脉
  • 6篇体外循环
  • 5篇心脏
  • 5篇主动脉
  • 5篇外科
  • 5篇细胞
  • 4篇食管
  • 4篇术后
  • 4篇肿瘤
  • 4篇主动脉夹层
  • 4篇外科治疗
  • 4篇夹层
  • 3篇胸腔
  • 3篇胸腔镜
  • 3篇血管
  • 3篇植入
  • 3篇止血
  • 3篇手术止血

机构

  • 24篇温州医学院附...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7篇何志锋
  • 17篇孙成超
  • 16篇程德志
  • 13篇池闯
  • 11篇刘瑜
  • 8篇蒋成榜
  • 7篇张翔
  • 6篇林晓铭
  • 5篇郑亮承
  • 4篇王珏
  • 3篇倪一鸣
  • 3篇林超西
  • 3篇冯强
  • 2篇姜晓芬
  • 1篇张虎祥
  • 1篇邹煜
  • 1篇谢德耀
  • 1篇尹琪
  • 1篇李伟栋

传媒

  • 4篇温州医学院学...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2006年浙...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2008年浙...
  • 1篇2009年浙...
  • 1篇2006年浙...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0
  • 6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6
  • 2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鼠移植心心肌细胞转染白细胞介素10基因减轻术后免疫排斥反应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应用质粒载体转染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至小鼠移植心肌细胞内的转染效率和基因的表达效率,探讨IL-10分子在移植物急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方法以C57BL/6小鼠为供者,Balb/c小鼠为受者,建立异位心脏移植模型。根据移植前经供心升主动脉冠脉灌注试剂的不同,将受者分为4组,每组20只。A组:灌注30μl的生理盐水;B组:灌注30μl的空白质粒;C组:灌注30μl的IL-10基因;D组:灌注30μl的腺相关病毒(AAV)增强型IL-10。移植后1、3、5和7 d切取移植心脏,进行病理学检查、移植心心肌组织中基因产物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IL-10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观察各组存活受者的一般情况和移植心存活时间。结果病理学观察显示:A、B组移植心在术后第3 d起出现了明显的排斥反应改变,而C、D组第3、5和7 d移植心排斥反应改变程度均较A、B组明显减轻。移植后第1和3 d,A、B组移植心心肌细胞中可见低水平的IL-10 mRNA基因和IL-10蛋白的表达,而第5和7 d时几乎检测不到;C、D组在各个时间段都可见明显的IL-10 mRNA基因和IL-10蛋白表达。A、B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8.125±0.991)d和(7.714±0.756)d;C、D组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15.714±2.498)d和(17.857±1.864)d。C、D组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质粒载体能有效地将IL-10基因转染入小鼠心肌细胞并进行表达,而采用AAV的末端反向重复序列(ITRs)可以提高质粒转染效率和IL-10表达水平。局部高表达的IL-10能减轻移植心的排斥反应,延长其存活时间。
李伟栋倪一鸣冯强何志锋
关键词:转染白细胞介素10心脏移植小鼠
全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植入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总结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科对15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手术均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和选择性脑灌注下进行。单纯行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12例,同期行带瓣管道主动脉根部替换术(Bentall术)2例,行Bentall术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住院期间死亡1例,原因为术后第4天脑出血。全组无术后再次开胸止血和截瘫病例。目前14例患者定期门诊随访,无死亡和需要再次手术病例。结论: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替换加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血管内膜破口位于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安全方法,深低温停循环加腋动脉插管选择性脑灌注能有效地预防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林晓铭孙成超郑亮承程德志何志锋池闯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人造血管
高支链氨基酸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高支链氨基酸在食管癌术后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对10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2天及手术后7天应用高支链氨基酸500ml/d,63例患者使用平衡氨基酸500ml/d作为对照组,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血浆白蛋白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支链氨基酸能改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低蛋白血症程度,有利于术后恢复。
刘瑜谢德耀池闯程德志何志锋
关键词:高支链氨基酸食管癌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68例
2008年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下行双侧T2~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胸腔镜下行双侧T2~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病例。68例患者术后采取门诊或电话随访,失访8例,60例随访18~48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手及腋窝多汗症状均消失,无一例复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主要并发症为代偿性出汗27例(39.7%),气胸4例,双手干燥1例。结论:胸腔镜下T2~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有效、安全、可靠,但是术前应对所有患者强调常见并发症特别是代偿性出汗发生的可能。
刘瑜何志锋林超西蒋成榜郑亮承张翔
关键词:多汗症胸腔镜检查交感神经切除术
自发性食管破裂13例手术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特征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13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11例手术治疗治愈,住院时间10~36d;1例患者发病48h后手术行修补术后治愈,住院时间45d;1例发病48h后行胸腔闭式引流结合术后抗感染和对症治疗3个月后治愈。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提高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张翔孙成超尹琪何志锋
关键词:食管破裂手术治疗
生物钟基因Per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生物钟基因Per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Per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和正常肺组织中Per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43/60)和95.0%(1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r2表达与NSCLC分化程度和TMN分期相关(P〈0.05)。结论Per2在NSCLC组织中表达降低,Per2在NSCL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池闯何志锋刘瑜林晓铭孙成超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下双瓣膜置换患者炎症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于体外循环(CPB)下双瓣膜置换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的影响。方法:40例行CPB下双瓣膜置换患者,其中20例使用乌司他丁,检测TNF-α与A-aDO2。结果:两组CPB开始后2h和24h TNF-α均有明显升高,非乌司他丁组较乌司他丁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两组CPB开始后2h和24h A-aDO2均有明显升高,非乌司他丁组较乌司他丁组为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乌司他丁能够减少CPB下双瓣膜置换患者TNF-α的产生,降低患者的A-aDO2,从而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损伤。
蒋成榜程德志何志锋刘瑜姜晓芬孙成超
关键词:心脏瓣膜假体植入炎症体外循环乌司他丁
食管穿孔72例手术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对72例食管穿孔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手术治疗72例食管穿孔患者。所有穿孔均使用肌肉瓣或胸膜瓣覆盖或修复,颈段食管穿孔使用胸锁乳突肌瓣,胸段食管穿孔使用横膈膜瓣,由恶性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引起的穿孔行食管切除术。结果食管切除术15例,其中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57例患者行食管穿孔修补术,术后发生瘘的比例为9.7%(7例),但均已治愈;一期接受食管修补术的患者死亡1例(病死率1.5%);只有2例患者进行二期食管切除术。结论食管穿孔患者接受恰当有效的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张翔刘瑜孙成超何志锋池闯
血气分析在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自从体外循环技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刚开始应用于临床工作时,临床医师就发现体外循环术后普遍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肺功能损伤。这种急性肺损伤主要的临床表现为:气体交换障碍(肺泡-动脉...
何志锋孙成超程德志王珏
文献传递
胸腔镜治疗早期胸腺瘤23例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早期胸腺瘤(包括Ⅰ期和部分Ⅱ期)的可行性。方法对23例早期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一例转为开胸手术。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死亡。随访1—5年,无复发、转移以及肌无力症状加重。结论对于早期胸腺瘤患者,VATS能完整切除肿瘤,而且比传统开胸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可行性。
刘瑜池闯林超西程德志何志锋
关键词:胸腔镜胸腺瘤重症肌无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