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娜娜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肿瘤
  • 3篇息肉
  • 3篇细胞
  • 3篇巨噬细胞
  • 2篇直肠
  • 2篇肿瘤相关
  • 2篇肿瘤相关巨噬...
  • 2篇息肉组织
  • 2篇小檗
  • 2篇小檗碱
  • 2篇结肠
  • 2篇结肠镜
  • 2篇结直肠
  • 2篇APC
  • 2篇病理
  • 2篇病理特征
  • 2篇肠镜
  • 2篇肠肿瘤
  • 1篇氧合酶
  • 1篇增生

机构

  • 6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曹海龙
  • 6篇王邦茂
  • 6篇何娜娜
  • 6篇朴美玉
  • 2篇鄢芳
  • 2篇齐艳荣
  • 2篇宋淑莉
  • 1篇杨博丽

传媒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The 14...

年份

  • 4篇2015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青年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
目的 探讨青年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方法 收集200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时发现结直肠息肉并经病理证实为结直肠腺瘤的患者的详细资料.随机选取≤35...
何娜娜曹海龙朴美玉齐艳荣王邦茂
青年结直肠腺瘤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腺瘤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方法总结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144例青年患者(≤35岁)结直肠腺瘤的临床、内镜及病理特征。结果收集青年结直肠腺瘤144例,年龄14~35岁,平均(29.5±4.8)岁,男∶女=1.7∶1(91∶53);结直肠腺瘤检出率3.1%(200/6446),低于中老年组17.8%(4155/23306);61.8%(89/144)的腺瘤位于左半结肠,26.4%(38/144)位于右半结肠。高危腺瘤所占比例为36.1%(52/144),锯齿状腺瘤占全部腺瘤的比例高于中老年组[4.1%(6/144)vs 1.0%(3/288)](P <0.05)。结论青年结直肠腺瘤检出率低于中老年患者,但高危腺瘤仍高达36.1%,而且右半结肠腺瘤比例同样较高,因此对有症状的青年患者应尽早行全结肠镜检查。另外,青年患者锯齿状腺瘤比例较高,应引起内镜医师足够重视。
何娜娜曹海龙朴美玉齐艳荣王邦茂
关键词:肠肿瘤腺癌结肠镜检查
利用FAP动物模型观察小檗碱对肠道息肉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型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动物模型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组织中巨噬细胞分型的影响,探讨其治疗FAP的作用机制。方法 SPF级4周龄Apc(Min/+)小鼠20只,随机分为小檗碱组和对照组,0.1%的小檗碱混入饮水中给药。连续给药12周后处死小鼠,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息肉组织中巨噬细胞标志物F4/80、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M2型巨噬细胞标志物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R)的表达情况;real-time PCR检测i NOS、MR和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结果小檗碱组肠道息肉总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16.727,P=0.001)。小檗碱组肠道息肉间质中F4/80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5.327,P=0.043),i NOS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7.335,P=0.004),而MR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5.634,P=0.016)。小檗碱组i NOS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t=7.827,P=0.035),MR、IL-10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t=6.923,P=0.039;t=8.135,P=0.026)。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改变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分型,从而发挥抑制息肉生长的作用。
朴美玉曹海龙何娜娜许梦雀鄢芳周冰王邦茂
关键词:小檗碱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胃增生性息肉患者合并大肠肿瘤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胃增生性息肉患者合并大肠肿瘤的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胃增生性息肉患者大肠肿瘤的检出情况,并以同期进行胃镜及结肠镜检查而未发现胃息肉的患者为对照,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胃增生性息肉组大肠肿瘤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4.0%(46/192)比10.4%(40/384),P =0.000],其中以大肠腺瘤增加为主,而大肠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4/192)比2.3%(9/384),P =1.000]。分层分析显示,≥50岁的胃增生性息肉患者大肠肿瘤检出率为28.5%(43/151),显著高于对照组10.6%(29/274)(P =0.017)。另外,无论胃增生性息肉患者的性别及息肉数量,大肠肿瘤检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胃增生性息肉患者尤其≥50岁,无论性别及胃息肉数量,合并大肠肿瘤的比例增高,应及时行结肠镜检查。
何娜娜曹海龙宋淑莉许梦雀朴美玉王邦茂
关键词:胃镜结肠镜胃增生性息肉大肠肿瘤
小檗碱对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组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动物模型 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组织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和环氧合酶-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只4周龄 Apc(Min/+)小鼠均分为小檗碱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对照组正常饮水。小檗碱组饮水中混入0.1%小檗碱。12周后处死小鼠,分离小肠和结肠,计数息肉数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息肉组织中 F4/80、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甘露糖受体(MR)、环氧合酶-2的表达情况。采用 Western 印迹法检测环氧合酶-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两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小檗碱组肠道息肉总数(11.50±2.05)、小肠息肉数量(10.50±1.77)、结肠息肉数量(1.00±0.46)均少于对照组(30.63±1.69、28.00±2.00、2.63±0.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16.727、16.952、3.162,P =0.001、0.001、0.010)。小檗碱组息肉组织间质中 F4/80阳性细胞所占比例[(17.40±4.23)%]低于对照组[(31.24±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7,P =0.043)。小檗碱组息肉组织间质中 iNOS 阳性巨噬细胞所占比例[(7.43±1.78)%]高于对照组[(2.72±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335,P =0.004)。小檗碱组息肉组织间质中 MR 阳性巨噬细胞所占比例[(19.52±1.54)%]低于对照组[(12.63±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34,P =0.016)。小檗碱组息肉组织间质中环氧合酶-2阳性细胞所占比例[(3.38±0.51)%]低于对照组[(7.60±0.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7.234,P =0.001)。小檗碱组息肉组织中环氧合酶-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干预 Apc(Min/+)小鼠肠道息肉组织中 TAM 的分化,抑制环氧合酶-2的表达,从而发挥抑制息肉生长的作
朴美玉曹海龙杨博丽宋淑莉何娜娜鄢芳周冰王邦茂
关键词:小檗碱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环氧合酶2
以巨噬细胞为靶点的结直肠癌防治新策略被引量:1
2015年
活跃于结直肠癌(CRC)肿瘤微环境中的不同类型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产生的作用不同,M1型巨噬细胞可发挥抑瘤作用,而M2型巨噬细胞却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常常表现为促瘤作用。因此,基于巨噬细胞的不同亚型和作用机制,通过抑制其促瘤活性、增强抑瘤活性、促进巨噬细胞由M2型向M1型转化、抑制巨噬细胞募集及存活成为CRC防治新策略。
何娜娜曹海龙朴美玉王邦茂
关键词:结直肠癌巨噬细胞表型募集存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