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平

作品数:32 被引量:156H指数:7
供职机构:湖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8篇鼠肝
  • 7篇小鼠
  • 5篇心肌
  • 5篇教学
  • 4篇多糖
  • 4篇药理
  • 4篇药理学
  • 4篇实验教学
  • 4篇小鼠肝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黄芪多糖
  • 4篇肝脏
  • 4篇大鼠肝
  • 3篇药物
  • 3篇液相
  • 3篇脂肪
  • 3篇脂肪肝
  • 3篇色谱

机构

  • 16篇咸宁学院
  • 11篇湖北科技学院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鄂州大学
  • 1篇武汉市中心医...

作者

  • 32篇任平
  • 12篇闵清
  • 11篇蔡飞
  • 9篇吴基良
  • 7篇白育庭
  • 6篇陈汇
  • 6篇顾世芬
  • 6篇余薇
  • 4篇欧阳昌汉
  • 4篇舒思洁
  • 3篇官常荣
  • 3篇胡炅
  • 3篇张又枝
  • 2篇王文斌
  • 2篇赵刚
  • 2篇廖清船
  • 2篇柯徐
  • 1篇刘心霞
  • 1篇张韶辉
  • 1篇刘霆

传媒

  • 3篇咸宁学院学报...
  • 3篇湖北科技学院...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国药师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国药房
  • 1篇医学教育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2008第十...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4篇2006
  • 1篇2005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肝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形态学及肝内脂质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高脂饮食同时皮下注射小剂量四氯化碳复制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模型,干预组分别灌胃给予白藜芦醇408,0 mg/(kg.d)。6周后处死动物,测定各组小鼠体质量,肝指数,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组织中TG、TC、FFA、MDA、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的含量,并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白藜芦醇两个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肝指数、血脂、肝脂、FFA和MDA含量,增加SOD和GSH含量,改善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白藜芦醇能明显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脂肪肝形态学变化,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的损伤,因而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防治作用。
任平王文斌欧阳昌汉李蔚鲁玲吴基良
关键词:白藜芦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脂质过氧化小鼠
黄芪多糖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乳大鼠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体外培养的乳大鼠心肌细胞建立缺氧/复氧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A/R组);3个APS给药组,于缺氧及复氧开始时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30、100mg·mL-1的APS,观察APS对细胞上清液中缺氧/复氧后LDH、CK、AST漏出量、MDA含量、SOD活性。用MTT法检测APS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定APS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APS可明显减少缺氧/复氧后LDH、CK、AST漏出量(P<0.05或P<0.01);降低MDA含量,提高SOD活性(P<0.05或P<0.01);明显提高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存活率,并能明显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APS对培养心肌细胞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与其增强细胞抗氧化作用,减少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物导致的细胞膜损伤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闵清白育庭余薇蔡飞任平吴基良
关键词:黄芪多糖心肌
左旋四氢巴马亭对小鼠实验性肝损伤的作用
2006年
目的:研究左旋四氢巴马亭(l-THP)对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四氯化碳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肝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肝组织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以及肝组织形态变化为指标,观察左旋四氢巴马亭对CC l4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左旋四氢巴马亭能明显降低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AST和肝匀浆MDA含量,使小鼠肝匀浆SOD活力明显提高,肝组织变性明显减轻。结论:左旋四氢巴马亭对实验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闵清白育庭任平
关键词:肝损伤四氯化碳
在Transwell小室中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建立一种在特殊材料Transwell培养小室中分离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技术。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得到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免疫荧光法检测内皮因子Ⅷ予以鉴定,待长满后用不含EDTA的0.25%胰酶传代到Transwell小室中,观察小室中HUVEC的生长情况。结果在脐带长度一定的情况下,HUVEC分离所得到细胞的多少以及细胞的状态与胰酶的用量、时间、温度及是否含EDTA关系密切。本研究胰酶消化时间在室温(25℃左右)情况下要消化30min,用的胰酶是含EDTA和不含EDTA的胰酶1∶1混合;长满之后传代消化的胰酶只能用不含EDTA的胰酶消化,时间以在镜下的细胞状态为准。结论在特殊材料Transwell小室中成功分离培养HUVEC,一定要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消化HUVEC,这样才可能得到活力比较好、数量比较多的细胞。
张又枝黄琦任平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胰酶
雷公藤甲素抑制未分化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对人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株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以雷公藤甲素处理FRO细胞,采用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Western blot方法分析雷公藤甲素对FRO细胞的activated 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荧光探针-2’,7’-二氯氢化荧光素-二乙酸酯测定雷公藤甲素对胞内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酶标仪检测胞内谷胱甘肽(GSH)和氧化性谷胱甘肽(GSSG)含量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雷公藤甲素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抑制FRO细胞增殖,IC50为22.8 nmol/L;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雷公藤甲素给药处理12 h后,其activated Caspase-3和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增加。雷公藤甲素作用2 h后,能显著增加FRO细胞ROS水平(P<0.01);雷公藤甲素能显著降低FRO细胞内GSH水平,作用48 h胞内GSH降为对照组的(21.07±1.29)%(P<0.05),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甲素对人未分化甲状腺癌FRO细胞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胞内氧化还原稳态失衡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
刘剑敏张耕蒋捷张韶辉邓体瑛郭珩任平
关键词:雷公藤甲素增殖抑制率
丹参注射液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 6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丹参注射液低剂量组(10g.kg﹣1.d﹣1)、丹参注射液高剂量组(20g.kg﹣1.d﹣1),连续腹腔注射10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均灌胃给予50%乙醇12ml.kg﹣1制作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禁食不进水8h后,检测肝指数,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行肝脏病理学检查。结果丹参注射液两个剂量组可以明显降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小鼠肝指数、血清ALT、AST活性和肝组织MDA含量,升高肝组织中GSH-PX活性,改善小鼠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丹参注射液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王文斌舒慧任平
关键词:丹参注射液酒精肝损伤脂质过氧化反应小鼠
灯盏花素对大鼠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大鼠肝脏Ⅰ相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CYP450)和Ⅱ相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其对大鼠肝脏CYP450各亚酶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对mRNA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灌胃给予灯盏花素100 mg·kg...
官常荣任平胡炅顾世芬陈汇
文献传递
健康人体静脉滴注头孢西酮钠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单次及多次静脉滴注头孢西酮钠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30名健康受试者(男、女各半)随机分为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单次静脉滴注头孢西酮钠0.5、1.0、2.0 g,中剂量组继续给药,按每天给药2次,每次1.0 g,连续给药5 d,用LC-MS/MS测定受试者不同时间点血浆中药物浓度,经DAS 2.1.1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中、高剂量单次给药后头孢西酮钠t1/2z分别为(1.85±0.53)、(1.81±0.29)、(2.07±0.32)h,AUC0-t分别为(145.30±68.67)、(244.26±38.284)、(513.10±127.27)mg.h.L-1,AUC0-∞分别为(147.89±70.45)、(246.60±40.61)、(521.02±134.33)mg.h.L-1,tmax分别为(0.30±0.06)、(0.33±0.00)、(0.35±0.05)h,ρmax分别为(87.18±36.37)、(151.13±19.02)、(271.94±38.86)mg.L-1,Vz分别为(9.97±2.91)、(10.67±1.27)、(11.75±1.78)L,CLz分别为(3.88±1.239)、(4.14±0.57)、(4.03±0.86)L.h-1。多次给药组头孢西酮钠AUCss为(208.93±37.37)mg.h.L-1,AUC0-t为(208.93±37.37)mg.h.L-1,AUC0-∞为(210.64±38.55)mg.h.L-1,tmax为(0.33±0.00)h,ρmax为(130.20±22.83)mg.L-1,平均稳态浓度ρss为(17.41±3.11)mg.L-1,ρmax为(0.89±0.60)mg.L-1,DF为(7.45±0.70),t1/2z为(1.77±0.25)h,Vz为(12.40±2.57)L,CLz为(4.90±0.95)L.h-1。结论健康受试者单次静脉滴注头孢西酮钠0.5、1.0、2.0 g后,其体内药动学过程呈线性动力学特征;性别对头孢西酮钠的体内药动学无差异;多次给药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Vz、t1/2z、CLz)与单次给药无显著性差异(P>0.05);连续给药后在体内无蓄积。
任平郑恒刘心霞袁世英王静钱振宇毋丹顾世芬陈汇
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药动学
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小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和黄芪注射液给药组[黄芪注射液20 mg/(kg.d)灌胃],除正常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并每周皮下注射四氯化碳1次。6周后处死小鼠,收集血清和肝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以及血清和肝组织中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含量,同时进行肝组织HE染色检测肝脏病理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TG、TC及肝组织TG、TC明显升高,其肝脏病理检查示脂肪变性,呈中、重度炎症变化。黄芪注射液给药组小鼠血清ALT、AST、TG、TC和肝组织TG、TC降低,且肝脂肪变性和炎症坏死程度减轻。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任平王文斌
关键词:注射剂脂肪肝中药疗法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
咖伦宾在大鼠肝微粒体酶中的代谢动力学
目的研究咖伦宾(columbin)在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初探其参与代谢的细胞色素P450(CYP)亚型,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β-萘黄酮(β-NF)、苯巴比妥(PB)、乙醇(ethanol)、地塞...
任平官常荣胡炅顾世芬陈汇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