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仲伟周

作品数:228 被引量:2,218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6篇经济管理
  • 14篇社会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文化科学
  • 5篇政治法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企业
  • 27篇实证
  • 14篇实证研究
  • 12篇资本
  • 11篇社会责任
  • 11篇实证分析
  • 10篇能源
  • 10篇货币
  • 10篇货币政策
  • 9篇政府
  • 9篇碳排放
  • 9篇金融
  • 8篇制造业
  • 8篇上市公司
  • 8篇企业社会
  • 8篇城市
  • 7篇银行
  • 7篇企业社会责任
  • 6篇生态环
  • 6篇生态环境

机构

  • 21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0篇西北大学
  • 9篇西北农林科技...
  • 8篇西安外国语大...
  • 8篇西南政法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5篇西安电子科技...
  • 3篇华侨大学
  • 3篇长安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重庆大学
  • 2篇内华达大学
  • 2篇陕西社会主义...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中心气象...

作者

  • 223篇仲伟周
  • 12篇淦未宇
  • 11篇李大垒
  • 10篇胡莹
  • 10篇郭大为
  • 9篇罗慧
  • 8篇仲云云
  • 8篇段海艳
  • 8篇苏蕊芯
  • 7篇邢治斌
  • 6篇王新红
  • 6篇曹永利
  • 6篇孙耀华
  • 5篇刘京
  • 5篇单春霞
  • 5篇徐细雄
  • 5篇吴福良
  • 5篇王军
  • 4篇王忠民
  • 4篇刘聪粉

传媒

  • 11篇当代经济科学
  • 6篇华东经济管理
  • 6篇人文杂志
  • 6篇西安交通大学...
  • 6篇山西财经大学...
  • 5篇科学学与科学...
  • 4篇经济问题
  • 4篇科技进步与对...
  • 4篇统计与决策
  • 4篇统计与信息论...
  • 4篇西北大学学报...
  • 4篇中国管理科学
  • 4篇北京工商大学...
  • 3篇现代经济探讨
  • 3篇软科学
  • 3篇管理现代化
  • 3篇中国人口·资...
  • 3篇科研管理
  • 3篇财贸研究
  • 3篇预测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11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13篇2014
  • 13篇2013
  • 22篇2012
  • 14篇2011
  • 22篇2010
  • 14篇2009
  • 1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17篇2004
  • 7篇2003
2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机制研究述评被引量:11
2010年
构建科学的环保产业发展机制、进一步推动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从总体发展机制、政府引导机制、市场投融资机制和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了述评,指出了当前的研究特点和存在的不足:正式作用机制研究多,非正式作用机制研究少;环保企业外部机制研究多,内部机制研究少;方向性的对策研究多,操作性的措施研究少。
刘京仲伟周
关键词:环保产业
我国高新区扩散功能不足的表征、原因及对策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高新区的率先发展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新区的扩散效应不明显、辐射带动能力较弱,主要表现为"孤岛经济"、"体制回归"和"边界阴影"等现象大量存在。分析认为,其根本原因是高新区经济位势不高、扩散渠道不畅和高新区周边地区承接能力不强。针对我国大部分高新区扩散功能不足的表征和原因,提出了5点对策建议。
刘京仲伟周
关键词:高新区增长极
信息技术与组织学习关系的理论综述被引量:3
2004年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对组织学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综述了最近在信息技术与组织学习研究领域中致力于研究组织学习与信息技术应用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信息技术总体上是促进了组织学习,主要表现在促进组织记忆和支持信息协同两大方面,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应用也会对组织学习产生负面阻碍影响,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应该是信息技术与组织学习领域未来研究的重点.
罗慧万迪昉仲伟周柴国荣
关键词:信息技术组织学习组织记忆
内需不足的企业经营诱因及其政策涵义
2004年
本文以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内需不足为研究对象 ,运用宏微观经济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 ,通过企业经营行为对消费品市场、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 ,揭示了我国当前宏观经济内需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企业经营机制不善 ,即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不善导致整体经济的长期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 ,从而引发了宏观经济运行恶性循环及其内需不足 ;分析指出刺激宏观经济良性发展的道路只有解决这一本质矛盾 ;文章最后提出了制定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时必须在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做出的艰难选择依据与相关措施建议等。
仲伟周潘黎 Shun feng SONG
关键词:宏观经济经营绩效社会保障体系
信息投资者与股票波动——基于2010—2011年上证A股的数据
2013年
运用2010—2011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非线性联立方程组模型对机构持股、证券分析师跟进与股票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持股会增大股票市场波动,股票市场波动与机构持股比例呈倒U型关系;证券分析师跟进对稳定股票市场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波动较大的股票对证券分析师仍具有吸引力;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证券分析师跟进呈正相关关系;证券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更多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
邢治斌仲伟周
关键词:机构投资者证券分析师股票波动
中国股市流动性的体制转变及政策效应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经济系统的运行状态和模式不是一层不变的,受政策或突发事件的影响,经济系统会发生一个状态突然向另一个状态发生跳跃的过程。通过建立SWARCH(Switching-Regime ARCH)模型,对中国股市流动性运行模式的实证研究发现:①中国股市的流动性状态存在体制转变,即流动性低波动状态会向流动性高波动状态突然转变,反之亦然。②造成中国股市流动性体制发生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政策的改变或重大事件的发生。③随着我国股市流动性的逐渐变好,政策或重大事件对我国股市流动性的影响力度在逐步减弱。
张志鹏杨朝军仲伟周
关键词:股市流动性SWARCH模型
环境保护投入对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8
2018年
文章以2010-2015年我国A股上市煤炭公司为样本,研究环境保护投入对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短期内,环境保护投入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负面影响,但长期内却能显著正向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规模越大的企业,企业环境保护投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正向影响就越大;股权集中度并未在环保投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方面有显著作用。研究结果肯定了煤炭企业环境保护投入对其核心竞争力的长期影响,同时表明环境保护投入受到企业规模显著的影响。
单春霞仲伟周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保护投入煤炭行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区域差异及变化趋势分析被引量:13
2014年
为充分揭示中国碳排放强度的驱动因素、区域差异及变化趋势,选取中国内地30个省(直辖市)1997-2011年的碳排放相关数据,运用双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结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产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都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对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依次递减;不同省级区域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产业结构层次越合理、技术先进且创新能力越强的地区,碳排放强度越低,反之碳排放强度越高;预计中国碳排放强度将保持不断下降趋势。研究结果对于科学制定中国碳减排政策、发展低碳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仲伟周张金灿南士敬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
我国“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多元困境及应对策略被引量:5
2012年
"十二五"作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战略机遇期,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有效推进低碳经济增长方式已迫在眉捷。本文通过我国节能减排的现状描述,分析"十二五"时期推行节能减排的重大意义;从产业结构、能源资源禀赋、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面临的多元困境;并结合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完善财税体制等节能减排的对策建议。
仲伟周郭大为仲云云李鹏
关键词:节能减排
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空间统计分析被引量:23
2010年
空间自相关分析是一种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反映属性值之间的空间相关性。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云南省各区县1990年、2002年和2005年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状况进行分析,发现云南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出很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具有高度稳定性。而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却表现为与地域无关的非空间相关特性,影响少数民族人口增长的最重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刘聪粉仲伟周刘瑞青张瑞荣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