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新录

作品数:35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病理
  • 6篇病理学
  • 5篇血生化
  • 5篇月龄
  • 5篇不同月龄
  • 4篇血液
  • 4篇细胞
  • 4篇肝硬化
  • 4篇SD大鼠
  • 4篇WISTAR...
  • 3篇代偿
  • 3篇代偿期肝硬化
  • 3篇毒性
  • 3篇血液学
  • 3篇增殖
  • 3篇正常值
  • 3篇正常值范围
  • 3篇证候
  • 3篇生化学
  • 3篇生化学指标

机构

  • 20篇中山大学
  • 6篇浙江省医学科...
  • 4篇广东省中医院
  • 4篇广州金域医学...
  • 4篇广州市医药工...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医学院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天津药物研究...
  • 1篇深圳市龙岗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深圳翰宇药业...
  • 1篇郡是医疗器材...
  • 1篇无限极(中国...

作者

  • 34篇付新录
  • 11篇黄芝瑛
  • 10篇张薇
  • 8篇黎福荣
  • 8篇赵勇
  • 8篇唐彬
  • 7篇梁金强
  • 7篇钱江
  • 5篇刘雪莉
  • 5篇邱玉文
  • 4篇钱伯初
  • 4篇王新华
  • 4篇俞家福
  • 4篇张志魁
  • 4篇张均倡
  • 4篇李野平
  • 4篇王岭
  • 4篇李金菊
  • 4篇邓新燕
  • 4篇李国焕

传媒

  • 3篇中国药理学通...
  • 3篇药物评价研究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中国制药工业...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第十届中国实...
  • 1篇2017年第...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5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7
  • 1篇2003
  • 7篇2002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粒径的介孔纳米硅材料皮下给予小鼠的急性毒性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研究介孔纳米硅材料(MSN)经皮下注射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分析异常反应与材料粒径的关系,探讨诱发局部刺激及全身毒性的相关机制。方法昆明小鼠一次性sc给予MSN 1000 mg·kg-1的3种不同颗粒(80,200,1000 nm)和粒径约20 nm的二氧化硅纳米粉末(NP)。14 d后取血进行血液学检测,称重并计算心、肝、脾、肺和肾脏器系数,制片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80 nm和1000 nm的MSN和NP会导致小鼠皮下出现肉眼可见的肿块,出现肿块的时间顺序和严重程度为20 nm NP>1000 nm>80 nm。此外,其均会不同程度地诱发小鼠皮下注射部位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症细胞浸润,并引起肝细胞水肿和脾生发中心变大等,血液中白细胞和血小板量均显著性地增加(P<0.05)。200 nm的MSN未导致动物出现皮损,且病理观察和血液学指标的异常程度均低于其他给药组。结论皮下注射不同粒径的MSN会导致小鼠产生刺激性毒性,并且这种毒性与颗粒粒径相关,皮下刺激毒性的严重程度为20 nm NP>1000 nm>80 nm>200 nm。
席晨王周华付新录黄芝瑛
关键词:粒径急性毒性实验
不同月龄SPF级Wistar大鼠血液学及生化学指标正常值范围探讨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因素对SPF级Wistar大鼠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建立Wistar大鼠各年龄段的血液生理、生化正常参考值范围。方法通过收集本实验室近一年来的1~8月龄SPF级Wistar大鼠血液学和血生化指标检测...
钱江张薇黎福荣唐彬付新录赵勇邓新燕蔡卫斌
关键词:WISTAR大鼠血液学血生化
文献传递
临床前代偿期肝硬化中医证候及其与肝组织分级分期评分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分析经临床诊断标准尚不能诊断为肝硬化,但根据肝硬化诊断"金标准"可以确诊为肝硬化(即临床前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其与肝组织分级分期评分的关系,以丰富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理论。【方法】运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5例临床前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诊断资料及其与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直视下观察)、肝组织分级分期评分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各证候具体分布为:肝气郁结型10例(40.0%),湿热蕴结型8例(32.0%),标准外证型6例(24.0%),水湿内阻型1例(4.0%),无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瘀血阻络及无证可辨者。(2)肝脏组织炎症程度分级多分布在G1、G2(合计80.0%)。肝气郁结型中G1占70.0%,G2占20.0%,G3占10.0%,G4、G0各占0%;湿热蕴结型中G1占50.0%,G3为25.0%,G2、G4各占12.5%,G0为0%。(3)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72.0%为S4,28.0%未达到S4(即组织形态学诊断尚不能确立肝硬化)。肝气郁结型中S4占80.0%,S3占20.0%;湿热蕴结型中S4占75.0%,S3占25.0%。(4)此期25例患者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80.0%为小结节。【结论】在本研究中,临床前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以肝气郁结、湿热蕴结为主,正虚尚不明显,相应的肝脏炎症程度分级多分布在G1、G2,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评分主要为S4,部分未达到S4,大体形态改变以小结节为主;此组患者肝组织形态学活检诊断肝硬化存在一定的漏诊率(约占28.0%)。
张均倡王岭王新华李野平谭志健何军明凌云彪熊倩李国焕李金菊俞家福张志魁付新录
关键词:肝硬化中医证候病理学
褪黑素抗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2年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肿瘤是影响老年男性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 ,褪黑素是松果腺分泌的一种重要激素 ,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有报道 ,褪黑素对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肿瘤的发生发展均有影响 ,并且在前列腺组织中发现有褪黑素特异性受体存在。
刘雪莉付新录钱伯初
关键词:褪黑素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肿瘤结合位点老年男性生理作用
消毒用紫外灯对SD大鼠眼球损伤的病理学观察
目的 观察日常紫外消毒灯管发射的紫外光对SD大鼠眼球损伤的病理学改变.方法:实验室日常消毒紫外灯照射笼养的SD大鼠,30min/天,分别在照射2周后,26周及30周后剖检动物,剖检时对各例SD大鼠的眼球进行观察,记录大体...
付新录张志妮梁金强张薇黄芝瑛
关键词:白内障病理学
不同固定液和时间对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制片质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固定液和固定时间对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制片质量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2只,取两侧睾丸组织,共24例标本。每例标本分别用不同的固定液(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30%Davidson固定液及FAA固定液)固定不同的时间(24、48 h)后,进行脱水、包埋、切片、HE染色。用LEICA DM5000B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3种固定液固定24 h后,可见30%Davidsons固定液组睾丸组织的异常变化程度低于10%中性福尔马林组和FAA组;固定时间对睾丸组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固定24 h的异常变化程度低于固定48 h。结论 30%Davidson固定液组SD大鼠睾丸组织病理学变化程度最小;固定时间不宜超过24 h。
刘天雪付新录梁十黄芝瑛
关键词:固定液大鼠睾丸HE染色
临床前代偿期肝硬化中医证候要素及其与肝组织分级分期评分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究按临床诊断标准尚不够条件但根据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可以确诊为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其与肝组织分级分期评分的相关性,以充实肝硬化的中医证候理论。方法:通过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5例研究对象的中医证候要素及其与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腹腔镜或开腹手术直视下观察)、肝组织分级分期评分的相关性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①肝脏大体形态改变在各证候要素中具体分布为:瘀(76.0%)>郁(72.0%)>脾虚(60.0%)>湿(48.0%)>热(36.0%)>阴虚(4.0%)>阳虚(0%)=其他证候要素(0%)=无证可辨(0%);②肝脏组织炎症程度分级多分布在G1、G2,瘀以G1、G2为主(G1占52.6%,G2占31.6%),郁以G1为主(占61.1%);③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主要为S4,部分未达到S4(即组织学诊断尚不能确立肝硬化);在证候要素瘀中S4占78.9%,在证候要素郁中S4占72.2%;④此期患者肝脏大体形态学改变80.0%为小结节。结论:本研究中,①临床前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布以瘀、郁为主,G1、G2为其主要的肝脏炎症程度分级评分,S4为其主要肝脏纤维化程度分期评分,亦见部分未达到S4,小结节为其主要大体形态改变;②此组患者肝组织学活检诊断肝硬化存在一定的漏诊率(28.0%)。
王岭李野平张均倡王新华熊倩李国焕李金菊俞家福张志魁付新录
关键词:肝硬化中医证候组织病理
可吸收生物替代膜对Beagle犬心包膜缺损模型防粘连作用的组织病理学评价
目的:评价可吸收生物替代膜(GM042)对Bealge犬心包缺损模型防黏连的作用。方法:Beagle犬36只,分为手术模型组和GM042组,前者手术造模,后者手术后用GM042替代缝合,术后第2、4、8、12、16、20...
付新录钱江林约黄明倩倪永林
关键词:BEAGLE犬病理学评价
文献传递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致小鼠急性毒性及相关机制研究
<正>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是一种新型药物载体,是通过无机前体与有机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而自组装形成的体系,具合成经济方便、载药量大等优势。本...
席晨周婕汪文文付新录梁金强黄芝瑛
文献传递
米非司酮对Wistar大鼠窗口期子宫内膜整合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对大鼠窗口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_vβ_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探讨其对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36只Wistar大鼠分4组,1、2组妊娠1d后分别服用5mg/kg、10mg/kg的米非司酮,3、4组为空白未妊娠组和空白妊娠组,4个组于4.5 d后麻醉取大鼠子宫内膜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ELISA检测血清中雌激素、孕激素含量,同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分析整合素α_vβ_3以及VEGF基因在其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米非司酮能明显抑制Wistar大鼠窗口期子宫内膜α_vβ_3、VEGF基因的表达,同时能显著降低窗口期孕激素的含量(P<0.05),其三者的下调及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的改变与米非司酮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对雌激素的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米非司酮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大鼠整合素α_vβ_3、VEGF基因的表达及孕激素的含量,破坏子宫内膜的超微结构.
唐彬黎福荣付新录江国建赵勇张薇
关键词:米非司酮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