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仇兴华

作品数:18 被引量:133H指数:8
供职机构:沈阳化工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篇催化
  • 5篇沸石
  • 4篇离子
  • 4篇催化剂
  • 3篇微波加热
  • 3篇离子交换
  • 3篇纳米
  • 3篇光催化
  • 3篇光催化性
  • 3篇光催化性能
  • 3篇掺杂
  • 3篇催化性
  • 2篇丁酯
  • 2篇乙酸
  • 2篇乙酸正丁酯
  • 2篇正丁酯
  • 2篇溶胶
  • 2篇溶胶-凝胶法
  • 2篇色素
  • 2篇酯化

机构

  • 18篇沈阳化工学院
  • 2篇东北大学
  • 1篇银川大学

作者

  • 18篇仇兴华
  • 8篇孙剑飞
  • 5篇谷亨达
  • 5篇石照信
  • 5篇丁琳
  • 4篇聂英龙
  • 4篇樊丽辉
  • 3篇田一光
  • 2篇翟玉春
  • 2篇刘东斌
  • 2篇李广君
  • 2篇毕颖
  • 1篇刘永生
  • 1篇宋波
  • 1篇马连伟
  • 1篇李广钧
  • 1篇张翔
  • 1篇杨桂秋
  • 1篇舒燕
  • 1篇孟艳秋

传媒

  • 8篇沈阳化工学院...
  • 3篇辽宁化工
  • 1篇沈阳教育学院...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工业催化
  • 1篇当代化工
  • 1篇山西化工

年份

  • 1篇2008
  • 6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加热法在丝光沸石上单层分散MoO_3被引量:4
1995年
将(NH_4)_6M_(o7)O_(24)·4H_2O与丝光沸石混合,用微波加热进行分解-分散制备MoO_3/NaM型催化剂-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MoO_3组分以非晶相存在于丝光沸石中,丝光沸石的晶体结构基本不受MoO_3分散的影响。经390W功率加热15min或260W功率加热30min,MoO_3分散率可达100%,由XRD峰强度法求得丝光沸石上MoO_3的最大分散量为0.198g/g.
田一光李广钧仇兴华关键宋波
关键词:微波加热丝光沸石氧化钼沸石
酒糟发酵制取甘油的研究被引量:11
2000年
以啤酒生产中的副产物酒糟为原料 ,经酶法糖化 ,再经亚硫酸盐诱导进行甘油发酵 .着重介绍酒糟发酵生产甘油的工艺过程 ,探讨亚硫酸盐用量、发酵液 pH、发酵温度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 :亚硫酸钠∶酒糟 =1∶2 0 (质量比 ) ,发酵液 pH值为 7,发酵温度为 3 0℃ .产品收率可达 1 1 .9% .
丁琳聂英龙仇兴华李玉峰苗艳玲
关键词:亚硫酸盐甘油发酵酒糟
L型沸石的高温合成被引量:11
1997年
将反应温度提高到190℃,成功地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L沸石.考察了反应混合物的组成、晶化时间对L沸石晶化的影响.适宜的硅铝比(SiO2/Al2O3)为20~24,阳离子比(K2O/(K2O+Na2O))为0.67~0.78,晶化时间为4~8h都可得到L沸石纯相.
孙剑飞田一光李广君仇兴华李军
关键词:L沸石水热合成高温合成沸石人造沸石
对羟基苯甲腈合成的研究被引量:9
1998年
以对羟基苯甲醛和盐酸羟胺为原料,在85%甲酸或冰醋酸中制得对羟基苯甲腈。考察了反应物摩尔比、反应时间、甲酸及冰醋酸用量对产物产率的影响。
孟艳秋聂英龙仇兴华赵松梅刘崇民
关键词:对羟基苯甲醛
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被引量:5
2000年
介绍了以氨基磺酸为固体催化剂,由乙酸、正丁醇为原料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方法,根据正交试验结果确定了工艺指标,选定的优化条件为:催化剂用量为乙酸用量的5%,反应时间2h,酸醇摩尔比1:1.4,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乙酸正丁酯的转化率达98.88%。
丁琳仇兴华张翔吴耀东
关键词:乙酸正丁酯催化剂酯化氨基磺酸
镧和钴掺杂纳米TiO_2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Co2+/TiO2、La3+/TiO2、Co2+,La3+/TiO2光催化剂。通过考察掺杂离子的种类和用量对所得催化剂用于紫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得出La3+/TiO2中La3+的适宜掺杂量为1.0%,Co2+,La3+/TiO2中,当La3+的掺杂量为1.0%时,Co2+的适宜掺杂量为0.2%,相应的脱色效率为99.83%、98.79%。当掺杂量适当时,四种催化剂用于紫外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活性次序为:La3+/TiO2>Co2+,La3+/TiO2>TiO2>Co2+/TiO2。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光催化剂均为纳米粒子。
谷亨达石照信仇兴华孙剑飞翟玉春
关键词:掺杂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TIO2光催化剂LA^3+CO^2+
铈和锰掺杂纳米TiO_2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Mn4+/TiO2、Ce4+/TiO2和Mn4+-Ce4+/TiO2光催化剂。通过考察掺杂离子的种类和用量对所得催化剂用于紫外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的影响,表明Ce4+/TiO2中Ce4+的适宜掺杂量为1.0%,Ce4+-Mn4+/TiO2中,当Mn4+的掺杂量为25.0%时,Ce4+的适宜掺杂量为0.50%,相应的脱色效率为92.39%和99.41%。当掺杂量适当时,四种催化剂用于紫外光催化降解甲基橙的活性次序为:Mn4+-Ce4+/TiO2>TiO2>Ce4+/TiO2>Mn4+/TiO2。XRD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光催化剂均为锐钛矿型纳米粒子。
孙剑飞翟玉春谷亨达石照信仇兴华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掺杂
均匀设计在单过氧邻苯二甲酸镁合成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以苯酐、氧化镁和双氧水为原料,研究了均匀设计在单过氧邻苯二甲酸镁合成中的应用,考察了苯酐与氧化镁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单过氧邻苯二甲酸镁合成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在此条件下反应,产品纯度和产率均可达84%以上。
毕颖樊丽辉仇兴华刘东斌伍堂敏聂英龙
关键词:苯酐双氧水均匀设计
微波辐射作用下La^(3+),Co^(2+),Cu^(2+)和Zn^(2+)与Y沸石的离子交换被引量:3
2007年
采用微波辐射法制备了La3+/Y、Co2+/Y、Cu2+/Y和Zn2+/Y离子交换型沸石催化剂。通过考察交换原液浓度、加热时间、微波功率等因素对交换度的影响,得出交换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为:交换原液浓度0.12 mol.L-1(La3+)、0.06 mol.L-1(Co2+)、0.08 mol.L-1(Cu2+)和0.10 mol.L-1(Zn2+),加热时间6 min(Co2+和Zn2+)、12 min(La3+和Cu2+),微波辐射功率520 W(La3+,Co2+,Cu2+和Zn2+)。La3+,Co2+,Cu2+和Zn2+与Y沸石的一次交换度分别为80.8%(La3+)、69.6%(Zn2+)、67.5%(Cu2+)和63.8%(Co2+)。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微波辐射加热法所需时间仅为传统加热法的1/40~1/80。XRD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对沸石晶体结构无破坏作用。采用“二交二焙”法可使La3+与Y沸石的交换度由80.8%提高到91.6%。
谷亨达石照信仇兴华刘东宾樊丽辉孙剑飞
关键词:微波辐射沸石离子交换
微波加热离子交换制备La,Sm/L分子筛催化剂被引量:20
2000年
用微波辐射加热进行La3 +、Sm3 +离子与L沸石分子筛的离子交换 ,制备稀土离子交换型分子筛催化剂La/L、Sm/L .考察溶液浓度、加热时间、微波功率等因素对交换度的影响 .运用正交实验对Sm3 +与L沸石的离子交换进行直观分析优化 ,其最佳工艺条件为 :微波功率 65 0W ,交换原液浓度 0 .0 6mol·L-1,交换时间 1 5min .La3 +与L沸石的一次交换度为 2 6.2 % .对比实验表明 ,在相同工艺条件下 ,微波加热方式所用时间仅为传统加热方式的 1 / 3 0~ 1 / 40 ,沸石中稀土离子的交换度有显著提高 ,X 射线粉末衍射结果显示微波加热对沸石的晶体结构没有破坏作用 .采用“二交二焙”法可使Sm3 +与L沸石的交换度由 2 5 .1 %提高到 3 3 .6% .
田一光孙剑飞李广君仇兴华张伟
关键词:离子交换微波加热沸石催化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