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祥

作品数:31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哲学宗教
  • 7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内隐
  • 11篇权力
  • 8篇道德
  • 6篇道德困境
  • 6篇内隐联想测验
  • 5篇外显
  • 4篇警察
  • 4篇暴力犯
  • 3篇大学生
  • 3篇道德判断
  • 3篇人权
  • 3篇社会
  • 3篇内隐攻击性
  • 3篇情境
  • 3篇外显攻击性
  • 3篇个人权力
  • 2篇心理
  • 2篇心理学
  • 2篇中介
  • 2篇中介作用

机构

  • 24篇南京森林警察...
  • 13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江苏第二师范...

作者

  • 29篇云祥
  • 8篇李小平
  • 2篇闫鸿磊
  • 2篇刘瑾
  • 2篇过琳
  • 1篇胡建刚
  • 1篇陈陈
  • 1篇纪伟
  • 1篇胡睿

传媒

  • 4篇心理研究
  • 3篇心理与行为研...
  • 3篇心理技术与应...
  • 3篇心理学进展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心理发展与教...
  • 1篇公安理论与实...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应用心理学
  • 1篇武汉公安干部...
  • 1篇湖北警官学院...
  • 1篇漯河职业技术...
  • 1篇广西警官高等...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科教导刊
  • 1篇新西部(中旬...
  • 1篇江苏第二师范...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认知视野中的权力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从社会认知的视角研究权力问题是当前权力研究的新发展。在简要概括权力的界定、研究传统以及当前研究的视角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当前权力社会认知研究的成果,并从权力对基本认知过程的影响、对社会认知的影响、对道德的影响以及对行为的影响4个方面,全面地介绍了权力对人心理和行为产生的诸多效应,最后指出了当前权力社会认知研究的特点以及不同研究者构建的解释权力效应模型和理论的依据。
云祥李小平
权力会导致欺骗吗?被引量:3
2012年
实验研究了无意识权力感与欺骗行为的关系。在实验中,通过词语搜索任务的方式启动被试的高、低权力感,接着采用数字矩阵测试的方法测量被试的欺骗行为,探讨权力与欺骗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启动高权力的个体比启动低权力的个体在自我报告数字矩阵测试成绩时更多地虚报了成绩,这一结果说明权力会增加个体的欺骗行为。文章最后对权力导致欺骗行为增加的原因作了讨论。
云祥李小平
关键词:权力欺骗
内隐、外显暴力态度对大学生攻击行为倾向的预测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本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冲动倾向量表和攻击行为倾向测验,测量106名大学生的内隐暴力态度、外显暴力态度和攻击行为倾向,分析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的关系,探讨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在预测个体攻击行为倾向方面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内隐和外显态度上,个体对暴力都持有消极的评价;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相关显著,支持内隐——外显心理结构同一论;内隐暴力态度和外显暴力态度能有效预测个体的攻击行为倾向。
云祥胡睿
关键词:内隐联想测验
暴力犯内隐攻击性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本研究采用IAT测验对暴力犯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信念和内隐攻击性评价的IAT效应显著高于一般群体;(2)暴力犯内隐攻击性与外显攻击性相关不显著;回归分析表明内隐攻击性信念与刑期相关显著。
云祥李小平杨建伟
关键词:外显攻击性内隐攻击性暴力犯
“权力—暴力”内隐联结关系探析被引量:2
2017年
通过两个实验,对权力和暴力的内隐联结关系进行探析。实验1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测量权力概念与暴力概念是否存在内隐联结,结果显示被试将权力词汇与暴力词汇进行联结的反应时显著地短于将权力词汇与和平词汇进行联结的反应时,说明权力概念与暴力概念之间存在内隐的联结关系。实验2采用序列启动范式,结果显示权力相关词汇的启动能够促进被试对暴力相关词汇的反应,说明权力概念和暴力概念已经形成自动化的联结。权力—暴力内隐联结关系的存在,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权力和暴力的关系具有一定的价值。
云祥李小平
关键词:权力暴力内隐联想测验
同情对内隐暴力态度的影响:个人权力感的调节效应被引量:1
2019年
采用实验的方法,以19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个人权力感在同情影响大学生内隐暴力态度过程中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1)启动的同情状态会显著增加大学生对暴力的消极态度;(2)同情状态对内隐暴力态度的影响受到个人权力感高低的影响,低个人权力感水平的大学生,启动同情状态后其对暴力的内隐消极态度显著增加,而高个人权力感水平的大学生,启动同情状态后其内隐暴力态度无显著变化。
云祥李小平
权力感对攻击行为的影响:基于竞争反应时任务的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实验研究了权力感与攻击行为的关系。在实验中,通过情境回忆的任务启动被试的权力感,接着采用竞争反应时任务范式测量被试的攻击行为,考察权力感启动对攻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启动高权力感的被试在竞争反应时任务中选择的噪音惩罚等级显著高于控制组被试。这一结果说明权力感会增加个体的攻击行为。文章最后对权力导致攻击行为增加的原因作了讨论。
云祥
道德认同对大学生道德困境判断的影响:基于PD模型的分析
2022年
基于道德困境的PD分析模型(Process Dissociation analysis, PD),以120名大学生为被试,通过道德认同问卷、道德困境判断材料,考察被试在道德困境中,不同的道德认同水平对其判断选择的影响。传统道德困境分析方法显示,道德认同水平较高的被试,在道德困境选择中更偏好道义论的选择。进一步使用PD模型分析表明,道德认同能显著预测个体在道德困境判断时的道义论倾向(D参数),但无法预测其功利主义倾向(U参数),即道德认同只通过促进个体的道义论倾向,导致个体做出道义论的判断。
马飞鸿云祥陈鸿勃李鑫鑫李沂璇张绮洋
关键词:道德认同道德判断PD模型
个人权力感与道德困境判断:道德思维取向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
2022年
基于道德困境判断的加工分离分析模型,通过对236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了个人权力感、道德思维取向和道德困境判断的关系。结果显示:(1)个人权力感通过促进道德思维的审慎取向和减少道德思维的情感取向,进而间接地促进个体功利主义的道德判断,但不直接对功利主义道德判断产生作用;(2)个人权力感可以直接正向预测个体的道义论道德判断,而不以道德思维取向为中介。这表明个人权力感以不同的作用路径影响功利主义和道义论道德判断。
云祥
作为情境变量的移情对暴力态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本研究将移情作为影响个体暴力态度的情境变量,通过对移情的启动来考察状态移情对暴力态度的影响。实验1在启动被试的移情感后,采用暴力IAT的方法考察被试内隐暴力态度的变化;实验2则在移情启动之后,用FMMU变态人格危险性评估问卷中的冲动倾向(VIO)考察被试的外显暴力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启动被试的移情感后,我们没有发现被试的内隐和外显暴力态度发生显著变化,但经移情和性别的交互作用检验后发现,移情的启动减弱了男性被试的外显暴力态度,而对女性被试没有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移情与暴力态度之间不存在内隐联结关系。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移情对暴力态度的影响一是取决于意识层面的认知加工过程,二是与个体的特质性移情水平的高低有关。
李小平闫鸿磊云祥陈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