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洋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篇德国小蠊
  • 2篇支睾吸虫病
  • 2篇吸虫
  • 2篇吸虫病
  • 2篇华支睾吸虫
  • 2篇华支睾吸虫病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表达
  • 2篇虫病
  • 1篇低温胁迫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人才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适生区预测
  • 1篇染病
  • 1篇转录
  • 1篇转录组
  • 1篇最大熵
  • 1篇最大熵模型

机构

  • 7篇哈尔滨市疾病...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哈尔滨市南岗...
  • 1篇黑龙江省疾病...
  • 1篇贵州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于洋
  • 5篇张文佳
  • 5篇张雅明
  • 4篇王玥
  • 3篇周丹
  • 2篇关欣
  • 2篇韩冰
  • 2篇车明杰
  • 2篇陈宏宇
  • 2篇杨丽
  • 1篇马家奇
  • 1篇唐磊
  • 1篇袁爽
  • 1篇田文静
  • 1篇高晓丽

传媒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最大熵模型的黑龙江省嗜群血蜱潜在适生区预测
2023年
目的预测不同气候时期黑龙江省嗜群血蜱潜在适生区。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蜱类现场监测数据,获得1980—2022年黑龙江省蜱类分布点地理位置信息,采用ArcGIS 10.2软件去除其中具有空间相关性的分布点。从WorldClim网站下载1970—2000年历史气候情景环境数据及2021—2040年和2041—2060年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SP)126情景气候模型;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与数据中心下载海拔高度(分辨率1 km,2010年)、中国人口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分辨率1 km,2010年)和年度植被指数(分辨率1 km,2010年)等数据。采用MaxEnt 3.4.1和R 4.1.0软件预估环境因子贡献率、相关性分析并进行变量筛选;采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预测不同气候时期黑龙江省嗜群血蜱潜在适生区面积及重心变化。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对模型预测结果精度进行评价。结果共收集79个嗜群血蜱分布点及24个环境因子数据,从中筛选出70个嗜群血蜱分布点及9个对黑龙江省嗜群血蜱潜在适生区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其中降水量变异系数、年降水量、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对模型贡献率居前3位,累计贡献率60.7%。历史气候时期,黑龙江省嗜群血蜱总适生区面积为29.05×104 km^(2),适生区重心位于(47.31°N,129.16°E)。在SSP126情景下至2041—2060年,黑龙江省嗜群血蜱总适生区面积总体缩减0.97×104 km^(2),适生区重心移至(47.70°N,129.28°E)。结论黑龙江省嗜群血蜱潜在适生区分布与温度、湿度变化密切相关。随着气候变化,黑龙江省嗜群血蜱潜在适生区总面积可能呈下降趋势,高、中、低度潜在适生区域可能发生地域转移。
张雅明王玥袁爽唐磊张文佳陈曲陈树林于洋贾月辉
关键词:最大熵模型环境因子
判别分析法在华支睾吸虫病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华支睾吸虫病判别函数,探讨其在华支睾吸虫病筛查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0个沿江村屯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受检者粪便中的华支睾吸虫虫卵。设计华支睾吸虫病调查表,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判别分析。采用逐步判别分析法筛选变量,然后采用Fisher判别法建立判别函数,通过与改良加藤厚涂片法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结果判别函数中慢性胆囊炎、胆管炎、性别、吃生鱼、腹胀、民族、腹痛、年龄等8个变量有统计学意义,华支睾吸虫病判别正确率为88.75%。结论利用SPSS软件的强大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可以快速简便地建立华支睾吸虫病判别分析函数。该函数具有较高判别分析能力,能够快速筛检本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患者,同时为其他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区建立快速筛检模式提供借鉴。
张雅明张文佳陈宏宇于洋王玥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病FISHER判别分析
德国小蠊在低温胁迫下的转录组研究
2021年
目的研究德国小蠊在低温胁迫下的转录组及低温应答基因的功能富集类别和代谢通路,推测其低温应答分子机制,完善德国小蠊温度适应分子机制。方法试虫为本实验室饲养,以25℃恒温培养箱环境为对照,对4℃低温处理2 h的德国小蠊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ene Ontology Database基因功能富集数据库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基因及基因组京都信息数据库对基因功能富集和代谢途径进行分析。结果共得到44589020个“读序”,计算后表明低温应答上调表达基因332个、下调表达基因371个。低温应答基因功能富集为27个类别和35个KEGG代谢途径,基因分类包括羧酸代谢、胁迫应答反应、碳水化合物代谢、神经递质分泌、碳酸盐脱水酶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裂解酶活性、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水运输、非生物胁迫反应、通道活性、多细胞组织过程、肌膜、质膜、类固醇激素反应、有机物质应答反应、外肽酶、蛋白质代谢、“P-P水解”驱动蛋白跨膜转运蛋白活性、ER靶向蛋白质、水解酶活性、营养储存活性、转移酶活性、金属羧肽酶活性、脂质转运蛋白活性和细胞分裂等方面。结论德国小蠊可能从羧酸代谢、胁迫应答等27个方面应对低温胁迫,为完善德国小蠊温度应答和耐受分子机制提供了依据。
张雅明陈宏宇张文佳王玥于洋陈曲
关键词:德国小蠊基因表达
2012年哈尔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市2012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布与流行特征,为制定和调整传染病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哈尔滨市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012年哈尔滨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0931例,其中死亡94例,报告发病率为297.40/10万,报告死亡率为0.90/10万,病死率为0.30%。其中甲类传染病无病例报告,乙类传染病报告15种,丙类传染病报告6种。发病数居前5位的分别是肺结核、肝炎、梅毒、痢疾和猩红热。结论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仍是哈尔滨市今后防治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控制力度。
关欣杨丽韩冰车明杰周丹于洋田文静
关键词:传染病疫情
黑龙江省疾控信息化人才队伍现状调查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对黑龙江省疾控信息化人才队伍进行现况调查,并做分析评价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利用流行病学动态数据采集平台在线调查系统,对全省各级疾控中心从事公共卫生信息化的领导和职工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结果在各级疾控机构中,大专及以下人员所占比例以县级最大,占49.22%;区级其次,占42.65%;计算机或通信工程专业人员所占比例较低,其中地市级占7.69%,区级占2.94%,县级占7.03%。所学专业主要为医学、公共卫生、生物医学等医学类专业占77.89%;年龄构成主要集中在40~49岁之间,占46.53%,县级达50.78%;县级疾控中心工作满意度高于地市级,领导高于职工,高职称人员高于低职称人员,文化程度高的员工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员工。结论公共卫生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市级疾控中心优于区县级。疾控中心信息化人员对现有工作满意度总体不高,严重缺乏公共卫生专业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大学学位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资源短缺,缺乏人才发展通道。
杨丽韩冰关欣车明杰周丹于洋马家奇
关键词:疾病预防信息化人才
高温环境对德国小蠊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利用转录组学方法研究高温环境对德国小蠊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这些基因的功能富集类别和参与代谢通路,进而推测德国小蠊的高温应答分子机制。方法以25℃环境为对照,对40℃高温处理2 h的德国小蠊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计算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ene Ontology database基因功能富集数据库和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基因及基因组京都信息数据库分析基因功能富集和代谢途径。结果测序数据经筛选后,得到93725712个读序,计算生成高温应答上调表达基因524个、下调表达基因525个。高温应答基因功能富集到14个类别和30个KEGG代谢途径,基因分类包括真菌防御反应、胁迫应答、苯丙氨酸4单加氧酶活性、L苯丙氨酸分解代谢、细胞外区、色氨酸5单加氧酶活性、芳香化酶活性、铁离子结合、氨基酸结合、膜结合细胞器、内质网膜、氧化还原酶活性、羧酸酯水解酶活性和信息素应答等方面。结论德国小蠊可能从真菌防御反应、胁迫应答等几个方面应对高温胁迫,为揭示德国小蠊高温应答和耐受分子机制提供基础。
陈宏宇张雅明张文佳于洋高晓丽王玥
关键词:德国小蠊高温基因表达
2018年哈尔滨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现状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了解哈尔滨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感染状况,为华支睾吸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9个区/县抽取45个调查点,调查对象为常住人口,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检测受检者粪便中华支睾吸虫的虫卵;同时收集调查对象生食淡水鱼行为信息。采用流行病学描述与分析方法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8 980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3.91%,农村地区华支睾吸虫平均感染率为6.30%,城镇地区平均感染率为0.33%。华支睾吸虫轻度感染者239例,中度感染者89例,重度感染者23例,构成比分别为68.09%(239/351)、25.36%(89/351)、6.55%(23/351)。男、女性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5.05%(236/4 674)、2.67%(115/4 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60~69岁年龄组人群感染率最高,为7.12%(77/1 082),不同年龄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职业分布以农(牧、渔)民感染率最高,为5.64%(330/5 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文化程度以文盲或半文盲人群感染率最高,为10.39%(1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哈尔滨地区华支睾吸虫病流行状况仍较严重,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教育,提高疾病防范意识,加强健康行为依从性,仍是今后防治华支睾吸虫病的工作重点。
张雅明高胜男王玥张文佳于洋周丹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感染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