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正涛

作品数:20 被引量:9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学研究课题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管
  • 5篇颅内
  • 5篇出血
  • 4篇细胞
  • 4篇疗效
  • 4篇痉挛
  • 3篇动脉
  • 3篇动脉瘤
  • 3篇溶栓
  • 3篇手术
  • 3篇颅内动脉
  • 3篇颅内动脉瘤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急性
  • 3篇胶质
  • 3篇梗死
  • 2篇地平
  • 2篇动脉溶栓
  • 2篇血管减压

机构

  • 12篇海口市人民医...
  • 9篇中南大学

作者

  • 20篇于正涛
  • 12篇夏鹰
  • 6篇陈焕雄
  • 6篇颜山
  • 4篇陈敏
  • 4篇史克珊
  • 4篇李钢
  • 3篇郑忠涛
  • 2篇李智勇
  • 2篇曹作为
  • 1篇陈才奋
  • 1篇李萍
  • 1篇金虎
  • 1篇翁秀珍
  • 1篇韩奖励
  • 1篇陈伟明
  • 1篇王磊
  • 1篇蒋文荣

传媒

  • 4篇海南医学
  • 4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4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乙状窦后入路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应用MVD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43例(面肌痉挛21例,三叉神经痛20例,舌咽神经痛2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治疗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0例三叉神经痛及2例舌咽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21例面肌痉挛患者中19例术后痉挛立即消失,2例术后3 d痉挛消失。未见听力下降、面瘫、眩晕、血肿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2~24个月,43例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MVD治疗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及舌咽神经痛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脑神经血管压迫综合征的最佳方法。
颜山夏鹰史克珊陈敏郑忠涛于正涛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
脑外伤后迟发性尿崩18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脑外伤后迟发性尿崩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脑外伤后迟发性尿崩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患者经过治疗,16例的尿量均恢复正常,其中1周内控制者9例,2~3周控制者4例,3周以上控制者3例,2例需终生替代治疗。结论:脑外伤的迟发性尿崩症多为暂时性,只要诊断及时、治疗得当,预后良好。
颜山李钢韩奖励于正涛
关键词:颅脑外伤尿崩症
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MCP-1、ICAM-1、NF-κB水平变化及介入手术后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核因子κB(NF-κB)水平变化及介入手术后阿托伐他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颅内动脉瘤患者60例(观察组),随机分为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30例,均接受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治疗,观察1组介入手术后予那屈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在观察1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同期另选体检健康的志愿者30例(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MCP-1、ICAM-1、NF-κB水平,以及观察1组与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MCP-1、ICAM-1、NF-κB、TG、TC、HDL-C、LDL-C及Ang-1、Ang-2水平,统计介入手术后1个月内颅内动脉瘤破裂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MCP-1、ICAM-1、NF-κ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治疗后血清MCP-1、ICAM-1、NF-κB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2组治疗后显著低于观察1组治疗后(P均<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治疗后血清TG、T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血清LDL-C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2组治疗后血清TG、TC、LDL-C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1组治疗后,血清LDL-C水平显著高于观察1组治疗后(P均<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治疗后血清Ang-1、Ang-2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并且观察2组治疗后血清Ang-1、Ang-2水平均显著低于观察1组治疗后(P均<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分别为26.67%(8/30)、6.67%(2/30),观察2组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观察1组(P<0.05)。结论颅内动脉瘤患者血清MCP-1、ICAM-1、NF-κB水平均显著升高,介入性血管内栓塞术后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清MCP-1、ICAM-1、NF-κB水平,控制血脂水平并抑制血管生成,降低颅内动脉瘤破裂的发生风险。
蒋文荣夏鹰金虎于正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细胞间黏附因子1核因子ΚB
鞘内输注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动物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鞘内注射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方法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4只,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14只,鞘内注射尼莫地平组/(实验组/)14只,...
于正涛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急性脑梗死不同方式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治疗的方法、时间窗、溶栓药物剂量。方法选择海口市人民医院急性发病12h内的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治疗(术中联合采用介入接触溶栓+导丝机械疏通、球囊机械扩张、支架拉栓和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等),通过脑血管造影判断其血管丌通情况并对其治疗疗效(依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评估。结果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管完全再通率为55%(33/60).部分再通率为38.3%(23/60),未开通率为6.7%(4/60);临床治愈38例(63.3%),显著好转10例(16.7%),有效9例(15%),无变化3例(5%),死亡0例。结论经不同方式机械性动脉溶栓是急性脑梗死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建立急救绿色通道和规范其治疗措施,能较好的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陈焕雄夏鹰李钢颜山李智勇于正涛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动脉内溶栓疗效
侵袭性垂体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6年
垂体瘤是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但因垂体激素过量分泌导致各种内分泌代谢紊乱,肿瘤压迫正常垂体引起垂体功能低下或肿瘤压迫鞍区周围结构引起占位效应,导致相应功能的严重障碍。而侵袭性垂体瘤常由鞍内向鞍外生长,侵犯鞍区周围结构,包绕重要的血管,破坏周围骨质,生长较快,手术全切困难,容易复发;有些较重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由于就诊时间较晚,术前已经发生严重的尿崩症,甚至下丘脑反应,术后尿崩症及下丘脑反应加重,可危及生命,
符慧芬于正涛夏鹰
关键词:垂体腺瘤侵袭性围手术期护理
miRNA-338-3p通过调控MYT1L表达影响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研究背景与目的:胶质瘤是恶性程度最高、预后最差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肿瘤细胞恶性增殖、高度侵袭等生物学特征是导致胶质瘤患者预后差的主要原因。基因组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对胶质瘤分子机制的研究,为胶质瘤患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
于正涛
关键词:胶质瘤细胞侵袭细胞迁移
多途径应用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0年
脑血管痉挛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SAH)、颅脑损伤、开颅手术及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可引起脑血流量减少,甚至发生缺血性卒中。从而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是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循证医学研究结果证实尼莫地平能够降低脑血管痉挛所致的缺血性神经功能损伤及患者死亡率。为更好地发挥尼莫地平防治脑血管痉挛的疗效,
于正涛史克珊李钢
关键词:脑血管痉挛尼莫地平给药途径
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外科综合治疗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通过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性期的外科治疗,就其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治疗方法、围手术期处理和治疗策略进行探讨。方法对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发病3d内选择可控性微弹簧圈栓塞颅内囊性动脉瘤,带膜支架置入治疗梭形动脉瘤、宽颈动脉瘤或巨大动脉瘤以及显微手术夹闭。术后采用脑脊液引流等方法,积极治疗引起脑血管痉挛的病因,防止脑血管痉挛和脑出血。结果 10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介入栓塞治疗72例,显微手术夹闭28例。术后98例临床痊愈,其治疗结果根据Glasgow预后评分:Ⅰ级76例,Ⅱ级13例,Ⅲ级7例,Ⅳ级2例,Ⅴ级2例。全组死亡2例,死亡率2%。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应于急性期有选择地采用最佳的外科治疗,术后治疗的策略应着重于早期处理SAH,防治脑血管痉挛(CVS)及延迟性缺血性神经功能降碍(DIND)。
陈焕雄夏鹰颜山陈敏于正涛郑忠涛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内栓塞手术夹闭
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介入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1月介入治疗的21例海绵窦区硬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股静脉-岩下窦途径16例,经颈外动脉入路4例,经动静脉联合入路1例;采用弹簧圈联合Onyx-18胶栓塞17例,单纯应用弹簧圈1例,单用Onyx-18胶3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瘘口完全闭塞18例,次全闭塞3例。术后随访3~12个月,临床治愈17例,好转4例。15例复查造影未见瘘口复发。结论根据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瘘血管构筑特征,采用个体化的血管内治疗方案,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于正涛蒋俊文李由李佳梦陈焕雄夏鹰
关键词: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治疗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