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升学

作品数:86 被引量:442H指数:12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燕山大学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金属学及工艺
  • 2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化学工程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合金
  • 15篇稀土
  • 12篇耐蚀
  • 12篇耐蚀性
  • 11篇电沉积
  • 11篇镀层
  • 10篇铝合金
  • 10篇合金表面
  • 9篇化学镀
  • 7篇磷合金
  • 7篇铝合金表面
  • 6篇电镀
  • 6篇镍磷
  • 6篇镍磷合金
  • 6篇热变形
  • 6篇铸铁
  • 6篇白口
  • 6篇白口铸铁
  • 6篇NI-P合金
  • 5篇镀镍

机构

  • 85篇燕山大学
  • 12篇四平师范学院
  • 4篇齐齐哈尔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力...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白城师范学院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 1篇河北建材职业...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上海空间电源...
  • 1篇唐山水泥机械...
  • 1篇科技公司

作者

  • 86篇于升学
  • 25篇邵光杰
  • 21篇刘建华
  • 14篇常立民
  • 10篇谌岩
  • 6篇秦秀娟
  • 6篇姚枚
  • 5篇荆天辅
  • 5篇于强
  • 4篇刘玉文
  • 4篇夏原
  • 4篇高发明
  • 4篇宋伟明
  • 4篇熊毅
  • 4篇邢茜
  • 3篇韩树民
  • 3篇蔡大勇
  • 3篇孙蕾
  • 3篇翟菲菲
  • 3篇于金库

传媒

  • 5篇电镀与精饰
  • 5篇电镀与涂饰
  • 5篇热加工工艺
  • 5篇中国稀土学报
  • 5篇热处理
  • 4篇材料保护
  • 4篇机械工程材料
  • 3篇钢铁研究学报
  • 3篇上海有色金属
  • 2篇化工时刊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表面技术
  • 2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河北冶金
  • 1篇化工管理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电化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1篇2002
  • 19篇2001
  • 10篇2000
  • 2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6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心微珠表面化学镀Ni-P合金及其吸波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采用化学镀法在平均粒径2μm的空心微珠表面包覆了均匀完整的Ni-P非晶合金镀层,并对该材料进行了电磁性能和吸波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空心微珠包覆Ni-P非晶合金镀层后矫顽力达到343.08Oe,属于电磁损耗型材料;以包覆后的空心微珠粉体为吸收剂制备吸波涂层,当涂层厚度为3 mm时,在4.32GHz达到最强吸收-20.81 dB,当涂层厚度为1.5 mm时,在8.56~10.08 GHz内出现了小于-10 dB的较宽吸收。
王海燕张翠欣于升学谌岩张永生
关键词:空心微珠化学镀镍吸波性能
稀土对电沉积Ni-P合金镀层显微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7
2000年
研究了在镀液中添加稀土元素后Ni P合金镀层显微组织的变化。X射线衍射及透射电镜分析结果表明 ,在镀液中添加一定量的稀土元素 ,明显地促进了Ni P合金微晶组织向非晶态组织转变 ,从而提高Ni P合金镀层的耐蚀性。电化学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 ,稀土元素能够促进电沉积过程的阴极极化。由于稀土离子的特性吸附抑制了合金原子在电极界面的正常形核 ,因而促进了非晶组织的形成。
邵光杰秦秀娟于升学荆天辅姚枚
关键词:稀土电沉积NI-P合金
Nd-Fe-B永磁体化学镀Ni-Cu-P工艺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本文研究了烧结型 Nd- Fe- B永磁体化学镀 Ni- Cu- P的工艺过程 ,Nd- Fe- B永磁体经除油、封孔、出光后直接化学镀 Ni- Cu- P合金 ,可以获得与基体结合良好、耐蚀性高的镀层。
于升学杨雪梅杨洪生
关键词:化学镀镍铜磷合金
一种在铝合金表面制备钛/硒多彩复合转化膜的方法
一种在铝合金表面制备钛/硒多彩复合转化膜的方法,其主要是按每立升成膜液中含钛酸盐0.1~5g、硒类氧化物或硒酸盐0.1~8g、有机酸0.1~10g、辅助氧化剂0.1~10g、成膜促进剂0.1~8g,余量为去离子水的比例制...
于升学于强邢茜邵光杰闫会佐
文献传递
热变形对中铬半钢热疲劳裂纹扩展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3
2002年
研究了热变形对中铬半钢热疲劳裂纹扩展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铬半钢的热疲劳裂纹扩展符合 L =b Na(a<1)的关系。变形量小于 4 0 %时 ,随变形量的增加 ,裂纹扩展速率减小 ,其激活能随之增大。这些变化是由于碳化物形状的改变和粒状碳化物的析出所致。
常立民刘建华于升学蔡大勇杨庆祥
关键词:热变形铬钢热疲劳裂纹
高等级镀铬带钢涂镀工艺及基板生产技术
高发明白振华于升学刘玉文宫能春侯莉周利高大威侯培国蔡大勇吴首民李秀军
针对镀铬带钢镀前预处理不良引起的质量问题,开发出了前处理工艺技术,实现了在较高带钢速率下涂镀基板表面的瞬时(3-6秒)清净;开发出了可行的镀层带钢表面质量控制技术,实现了镀层带钢铬镀层(氧化铬和金属铬层)总重量在200m...
关键词:
关键词:四辊轧机镀铬工艺
铝合金红色Zr-Se化学转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为了开发一种耐蚀性优异、表面带颜色且与漆膜结合力良好的铝合金化学转化技术,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氟锆酸钾和二氧化硒为主盐,在6063铝合金表面制得了红色的Zr-Se化学转化膜。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点滴试验、划格试验等对转化膜的耐蚀性、成分结构和表面形貌等进行了测试表征,同时对转化膜的成膜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转化处理后铝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远小于未经过转化处理的铝合金的。铝合金红色转化膜层主要是由Na3AlF6、ZrO2、Se和复杂的有机螯合物等构成,说明制备出的转化膜层是一个高度异构的复杂系统。铝合金表面转化膜呈椭圆形,均匀致密,有利于增大膜层和漆膜的结合能力。转化膜耐蚀性与传统的铬酸盐转化膜较为接近;转化处理后的铝合金与清漆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
于强赵金柱赵金柱于升学
关键词:铝合金耐蚀性
一种冷轧钢带光亮电镀铬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轧钢带光亮电镀铬的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步电镀铬层,其镀液成分为:铬酐100~160g/L、NH<Sub>4</Sub>F 1.5~3.0g/L、混合稀土添加剂0.5~1.5g/L;镀液温度:25~40℃;...
高发明于升学侯莉刘玉文白振华
文献传递
奥氏体化时间对Cr17Ni2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借助于金相分析、断口分析和冲击韧性等试验方法研究了奥氏体化时间对Cr17Ni2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奥氏体化保温时间的延长 ,其组织中δ—铁素体数量增加 ,冲击韧性和硬度与组织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常立民刘建华于升学
关键词:马氏体不锈钢
一种利用氨基磺酸盐脉冲电镀镍制备镀镍钢带的方法
一种利用氨基磺酸盐脉冲电镀镍制备镀镍钢带的方法,首先按每立升镀液含氨基磺酸镍200~400g、氯化镍2~10g、硼酸30~40g,添加剂2~10g的比例配制镀液,对清洁后的钢片进行电镀,电镀镍设备的电源为双脉冲电镀电源,...
于升学王晓于强邵光杰张娜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