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丛晓辉

作品数:29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7篇儿童
  • 7篇心肌
  • 6篇心肌炎
  • 6篇血压
  • 6篇肌炎
  • 6篇高血压
  • 5篇原发性
  • 5篇小儿
  • 5篇房性
  • 5篇感染性
  • 5篇感染性心肌炎
  • 4篇原发性高血压
  • 4篇早搏
  • 4篇器官损害
  • 4篇综合征
  • 4篇疗效
  • 4篇患儿
  • 4篇房性早搏
  • 4篇肺炎
  • 4篇靶器官

机构

  • 28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首都儿科研究...
  • 3篇和田地区人民...

作者

  • 29篇丛晓辉
  • 27篇石琳
  • 18篇林瑶
  • 12篇梁璐
  • 12篇汪芸
  • 10篇郑彤
  • 10篇张明明
  • 9篇李晓惠
  • 9篇刘杨
  • 8篇赵地
  • 4篇刘洋
  • 4篇马丽娟
  • 3篇米杰
  • 3篇齐铁雄
  • 2篇王琍
  • 2篇潘燕
  • 1篇李莉
  • 1篇耿海云
  • 1篇彭晓音
  • 1篇徐放生

传媒

  • 4篇2012北京...
  • 3篇北京医学
  • 2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第十七届全国...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武警医学
  • 1篇中华妇幼临床...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16届中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72例儿科住院高血压病人回顾分析
张明明石琳刘杨林瑶丛晓辉王琍齐铁雄陆萍
不同治疗方案对儿童房性早搏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房性早搏的治疗方案和不同治疗方案对小儿心脏大小和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为小儿房性早搏的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被确诊为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性早搏患者212名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健康...
石琳刘洋林瑶梁璐丛晓辉郑彤赵地汪芸
关键词:房性早搏疗效评价儿童疾病
文献传递
卡维地洛治疗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卡维地洛治疗小儿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收集自199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临床诊断为EFE的患儿46例,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2个月至4岁8个月,平均(6.2±3.5)个月。其中对照组(n=25)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治疗组(n=21)在对照组药物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12个月时评价心脏大小、心脏功能、死亡率、不良反应等。结果 46例患儿中死亡5例,对照组4例,治疗组1例。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治疗前明显降低[(41.7±6.5)mm vs.(47.0±6.7)mm;P<0.05];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左心室射血分数(EF)及短轴缩短率(FS)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EF:(55.6±13.2)%,(59.6±11.2)%vs.(29.1±12.9)%;FS:(29.9±6.2)%,(31.9±6.2)%vs.(15.2±8.3)%;P均<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8%vs.16.0%,P<0.05)。研究过程中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使用卡维地洛治疗EFE,能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初始治疗时心功能分级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丛晓辉李晓惠张明明林瑶郑彤石琳
关键词: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儿童卡维地洛
川崎病患儿停止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的判断指标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根据炎症指标和血栓标志物恢复正常的时间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而停止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对川崎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82例川崎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川崎病类型,将82例患儿分为完全川崎病(CKD)组(n=48)及不完全川崎病(IKD)组(n=34)。此外,根据出院时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是否伴冠状动脉病变(CAL),将82例患儿分为CAL组(n=9)及无CAL组(n=73)。对所有患儿于急性期治疗后发热消退达72h时,开始采取低剂量阿司匹林口服治疗,剂量为3~5mg/(kg·d)。在出院后8周的随访期内,监测患儿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栓标志物血小板及D-二聚体水平;当4项指标均正常,并且超声心动图未发现合并CAL时,停止低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并继续随访至患儿出院后8周。采用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及χ~2检验,对如下计量与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比较。(1)CKD组与IKD组、CAL组与无CAL组患儿的入院时临床资料,以及治疗后炎症指标和血栓标志物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2)不同分类情况下,这82例川崎病患儿炎症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要求。结果 (1)本研究川崎病患儿入院时,血清CRP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CKD组[(10.2±4.9)mg/L,(1.1±0.3)mg/L]高于IKD组[(7.4±3.9)mg/L,(0.9±0.5)mg/L],CAL组[(13.9±7.6)mg/L,(1.7±1.5)mg/L]高于无CAL组[(8.5±3.9)mg/L,(1.0±0.7)mg/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38,P=0.007;t=2.716,P=0.027;t=3.402,P=0.001;t=0.382,P=0.017);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CKD组[(35.5±4.3)g/L]低于IKD组[(37.5±3.6)g/L],CAL组[(32.3±3.5)g/L]低于无CAL组[(36.4±3.8)g/L],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24,P=0.016;t=4.170,P<0.001)。(2)CKD组与IKD组、CAL组与无CAL组患儿中,男性患儿比例,入院时H
丛晓辉阿依布拉克.阿布都艾尼鲁方圆石琳
关键词: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阿司匹林血沉C反应蛋白质超声心动描记术
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例
2004年
丛晓辉李莉白俊青
关键词:巨大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血培养肿瘤
儿童房性早搏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评估
目的:探讨小儿房性早搏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断和评估房性早搏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分析212名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房性早搏患者临床特点。167例房性早搏患儿进行24消失动态心电图试验和平板运动试验。结果:房性早搏患儿...
石琳刘洋林瑶梁璐丛晓辉郑彤赵地汪芸
关键词:房性早搏儿童患者临床症状
文献传递
儿童代谢综合征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代谢综合征与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165例原发性高血压的10岁及10岁以上患儿进行靶器官损害的评估,并将其分为代谢综合征组(58例)和无代谢综合征组(107例),比较两组患儿靶器官损害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65例患儿中,58例(35.2%)合并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组和无代谢综合征组总的靶器官损害发生率分别为84.5%(49/58)和60.7%(65/107),心脏损害发生率分别为48.3%(28/58)和30.8%(33/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耐量受损者靶器官损害发生率为86.1%(31/36),明显高于血糖正常者64.3%(83/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代谢综合征、病程>6个月和平均舒张压≥80 mmHg(1 mm Hg=0.133 kPa)是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者发生靶器官损害概率明显高于无代谢综合征者,是靶器官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常规进行糖代谢等代谢指标检测利于早期发现靶器官损害,以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林瑶石琳米杰孟玲慧陆萍刘杨张圆圆张明明丛晓辉
关键词:高血压靶器官儿童代谢综合征
卡维地洛在治疗原发性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中的疗效观察
丛晓辉汪芸梁璐马丽娟李晓惠郑彤石琳
关键词:卡维地洛儿童
文献传递
川崎病患儿补体系统的激活及临床意义
川崎病患儿补体系统相关分子产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将85例川崎病患儿作为实验组,同期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就诊的40例性别和年龄相匹配门诊体检健康儿童和40例肺炎住院病人分别设为健康对照组及发热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
宋瑞霞李晓惠邹庆梅林瑶张明明刘杨丛晓辉石琳
关键词:川崎病发病机制补体系统儿童患者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4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总结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EFE的46例患儿的病史、X线、心电图、B超方面的资料,进行归类分析及总结。结果本组患儿主要经洋地黄类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及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治疗,死亡5例(10.9%),未完成随诊5例(10.9%),36例(78.2%)随诊2年以上。36例中18例痊愈(50.0%),12例好转(33.3%),6例转变为扩张型心肌病(16.7%)。结论 EFE的早期诊断、合理用药、积极治疗、长期随诊,可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改善生活质量。初次发病年龄<6个月,射血分数<10%,心功能Ⅳ级,病死率高。
丛晓辉李晓惠汪芸马丽娟梁璐郑彤李素荣石琳
关键词: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预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