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健
- 作品数:15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辽宁省林业厅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辽宁省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初探被引量:2
- 2016年
- 通过对辽宁省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现状的分析,发现辽宁省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中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为实现辽宁省林业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辽宁省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措施,并围绕这些措施从政策、资金、科技、法律法规和宣传教育方面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 丛健魏斌
- 关键词:生态保护林业
- 辽宁省林业现代化建设问题的探讨被引量:3
- 2016年
- 林业现代化是辽宁省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要研究问题,是未来林业发展的主要形式。通过分析辽宁林业现状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林业现代化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措施,并围绕这些措施提出与之相适应的保障体系。
- 魏斌丛健
-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
- 开敞度调控对次生林林冠下红松径高生长量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被引量:29
- 2011年
- 以同处于演替层15年生(龄级Ⅰ)和22年生(龄级Ⅱ)的人工红松-天然阔叶混交林为对象,对林下栽植红松个体的开敞度(K)进行调整(K=1.0,1.5,2.0),研究调整后4年间林下红松直径和树高生长量及第4年的红松生物量状况.结果表明:2个龄级红松地径/胸径和树高定期生长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以K=1.0处理最大;随时间的延伸,K=1.5和K=2.0处理对年生长量的促进效果不断增强,接近或超过K=1.0处理.龄级I的K=1.0处理的树干生物量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而龄级Ⅱ各处理的差异不明显;龄级I各处理的枝叶生物量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而龄级Ⅱ则差异不显著;两个龄级不同年龄针叶的比例及分布状态不同.开敞度为1.0~2.0时有利于次生林林冠下栽植的15~22年生红松的生长发育.
- 沈海龙丛健张鹏张群范少辉杨文化刘世荣
- 关键词:生物量
- 试论东北次生林的定向培育
- 2017年
- 次生林是东北地区森林的主体,如何有效经营次生林对中国林业的发展及林业工程的建设有着重大意义。文章介绍了东北森林资源现状,以东北次生林为对象将定向培育体系细化,为东北次生林培育优质良材提供参照,为提高东北次生林区乃至全国森林经营水平,大力开展林木定向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 丛健
- 关键词:次生林
- 辽宁省日本落叶松人工商品用材林建设技术被引量:2
- 2017年
- 针对日本落叶松的生长习性,结合辽宁省的气候特点,对日本落叶松栽培区、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造林、抚育、林地管理、采伐等技术要点进行了规范,构建了辽宁省日本落叶松人工商品用材林建设的技术体系,以期为辽宁省发展日本落叶松人工商品用材林提供参考。
- 丛健张颂
- 关键词:日本落叶松造林技术
- 论森林培育技术的精准化被引量:28
- 2008年
- 人工林的培育与利用对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要利用有限的林地和环境资源高效地培育人工林,就要求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文中对森林培育技术精准化的含义、内容、研究现状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 张鹏杨玲丛健沈海龙
- 关键词:精准化
- 开敞度调控对阔叶红松人工天然混交林上层阔叶树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以阔叶红松人工天然混交林为对象,以林下红松个体开敞度(K)为主要数量控制指标进行群落结构量化调整,研究调整后6年间上层阔叶树直径和树高生长及树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量化调整明显促进了保留阔叶树的直径生长和树高生长,各处理累计的定期生长量均高于对照,且随调整时期延长差异不断加大;K=1.5和K=2.0水平的年生长量与对照林分的差异基本都达到显著水平;量化调整改善了上层阔叶树树种组成,水曲柳、黄檗和胡桃楸等珍贵阔叶树种比例上升,白桦和山杨等先锋树种比例下降;量化调整使阔叶树物种丰富度增加,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或差别不大,生态优势度降低或差别不大。
- 沈海龙王龙林存学丛健杨文化张鹏张群范少辉
- 关键词:次生林物种多样性
- 东北东部山区樟子松人工林生长阶段划分和生长进程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东北东部山地樟子松人工林生产力水平差异较大,立地指数跨越9个等级,立地指数不同,生长差异很大。东北东部山区30~36 a左右樟子松人工林,林木胸径和树高生长一般可划为3个时期,即生长初期,速生期和平缓生长期,其中速生期还可以分两个生长阶段,即快速生长阶段和稳定生长阶段。树高速生期出现早但持续期短;直径速生期出现较早且持续期长;材积则只出现生长初期和速生期两个时期,材积速生期出现晚,在本文研究的年龄段内未出现材积下降趋势。
- 丛健沈海龙
- 关键词:樟子松人工林
- 基于节间成像技术确定林下红松上层木调整期被引量:2
- 2015年
- 依据红松高生长与节间距的相关关系,通过连续6 a次生林冠下栽植红松高生长的实测数据与拍摄节间距读取数据,建立红松树高与节间距的回归方程(R2=0.97-0.99,P<0.001)。利用摄影成像技术获得的节间长度可以准确估算红松树高生长;在红松初植密度为2 500株/hm2的次生林下,林分调整时期第一次应该在第十三年末或十四年初,第二次应该在第十九年末或二十年初。
- 丛健
- 东亚森林种群遗传结构及迁移扩散模式
- 2017年
- 东亚是温带植物种丰度的热点地区,它与北美东部具有相似的气候和植物组成,但是物种丰度是北美东部的2倍。第四纪冰期和间冰期反复的气候变动形成了当今北半球温带物种的分布格局与遗传结构,反复的气候波动导致海平面的反复升降,为东亚地区物种扩张提供了路线,导致种群不断的分开和连接,从而促进了进化的发生和异域物种的形成。介绍了森林树种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情况,阐述了东亚地区森林树种迁移扩散研究概况,包括物种迁移扩散模式及森林树种天然种群在东亚的迁移扩散情况,最后展望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丛健刘春苹
- 关键词:系统地理学第四纪大陆架气候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