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s病合并胫前黏液性水肿采用激素冲击联合曲安奈德皮下多点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2022年 目的 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合并胫前黏液性水肿患者采用激素冲击联合曲安奈德皮下多点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Graves病合并胫前黏液性水肿患者,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激素冲击治疗,观察组给予激素冲击联合曲安奈德皮下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74.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gG、IgM、IgA、CRP、PCT及IL-6水平分别为(11.64±3.21)g/L、(1.08±0.23)g/L、(2.52±0.39)g/L、(15.27±1.01)mg/L、(0.63±0.22)ng/ml、(42.32±5.38)pg/ml,低于对照组的(17.93±3.58)g/L、(1.76±0.37)g/L、(3.34±0.46)g/L、(18.54±1.11)mg/L、(1.18±0.45)ng/ml、(57.64±3.71)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raves病合并胫前黏液性水肿患者采用激素冲击联合曲安奈德皮下多点注射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机体免疫反应与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张荣木 丘博文 李铖 俞秀华关键词: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胫前黏液性水肿 激素冲击 曲安奈德 皮下注射 ^(99m)Tc-DTPA肾动态延迟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99m锝-二乙三胺五乙酸(^(99m)Tc-DTPA)肾动态延迟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7例行常规^(99m)Tc-DTPA肾动态检查单侧肾脏显像剂填充较差,或Gates法测得单侧肾小球滤过率(GFR)<15 ml/min的患者,于常规肾动态检查结束后30 min对其加作延迟静态显像,观察分析患肾显像剂的填充情况及肾动态延迟显像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情况、影响因素。结果117例患者的肾动态延迟显像图像中,患肾显影改善63例(显影良好39例,占比33.3%,部分改善24例,占比20.5%),其中肾积水伴结石29例,泌尿系结石30例,输尿管狭窄2例,肾肿瘤1例,肾萎缩1例;患肾显影较前相仿、无改善54例,占比46.2%。肾动态延迟显像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36例。结论^(99m)Tc-DTPA肾动态延迟显像通过延长显像时间,一定程度可以补充常规肾动态检查的不足,建议必要时可将肾动态延迟显像作为常规肾动态检查的补充,为临床提供更高的参考价值。 傅秀云 王珍英 丘博文 姜振文 张荣木曲安奈德联合锝云克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成效分析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曲安奈德联合锝云克在甲状腺相关眼病中的运用。方法方便选择该院于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95例甲状腺相关眼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分组,分为对照组、联合组,给予两组单纯曲安奈德治疗、曲安奈德联合锝云克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症状改善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9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0,P=0.030)。联合组上睑退缩改善时间(13.91±7.10)d(t=5.370,P=0.030)、视力下降改善时间(13.15±6.04)d(t=3.910,P=0.040)、眼睑闭合不全改善时间(15.69±6.82)d(t=5.490,P=0.030),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后生活质量(60.34±6.29)分,高于对照组(t=5.820,P=0.030)。结论曲安奈德联合锝云克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治疗,可快速改善上睑退缩、睑裂等症状,恢复其正常生活。 丘博文 张荣木 林彪雄关键词:曲安奈德 甲状腺相关眼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131I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131 I 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核医学科^131 I 治疗甲亢性心脏病患者269例,进行实验室及相关检查,包括血清甲状腺激素及抗体的测定(FT3、FT4、TSH、TRAb、TGAb、TPOAb)、生化各项指标、血液分析、心电图检查、甲状腺彩超、甲状腺摄^131 I 率测定、甲状腺静态显像和心脏彩超。诊断明确后综合触扪手法、甲状腺彩超及甲状腺静态显像确定甲状腺重量,每克甲状腺计划量为2.96~4.44 MBq,计算^131 I 剂量,采用配对 t 检验分别分析治疗后3、6和12个月与治疗前血清激素 FT3、FT4、sTSH 水平。结果甲亢性心脏病患者^131 I 治疗后3、6、12个月血清 FT3、FT4、sTSH 水平与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t =36.03、23.88、17.81、45.01、24.85、13.95、49.97、25.66、10.28,均 P <0.01),经^131 I 治疗的269例患者,甲亢治愈220例(81.8%),好转42例(15.6%),无效7例(2.6%);甲亢性心脏病痊愈226例(84.0%),有效率97.0%(261/269)。结论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关键在于尽快控制甲亢,降低外周循环中的甲状腺激素,^131 I 能快速有效治疗甲亢,为甲亢性心脏病异常心电表现和心脏异常症状的缓解争取时间,是甲亢性心脏病尽快得以恢复的理想治疗方案,随着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甲亢性心脏病可恢复正常或部分正常。 俞秀华 俞登及 丘博文 王珍英关键词:甲状腺机能亢进 心脏病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放疗后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近期效果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放疗后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瘤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放疗后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瘤患者29例,在CT引导下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29例患者的35个淋巴结转移瘤病灶均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共计551颗;术后60 d复查CT发现,完全缓解27个(77. 14%),部分缓解6个(17. 14%),稳定2个(5. 71%),无进展病灶,总有效33个,总有效率为94. 29%。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对放疗后复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瘤近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丘博文 詹美仁 林彪雄 游琴章关键词:复发 放疗 后纵隔畸胎瘤误诊为神经源性肿瘤1例分析 2010年 丘博文 李鸿汀 黄蓉 饶友鹏关键词:误诊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大咯血提供指导。方法:以2013年9月-2017年8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救治的135例大咯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1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介入组85例,应用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对照组50例,应用传统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大咯血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介入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4.12%)相比对照组(72.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但介入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4.36±4.23)分,相比对照组的(79.11±3.67)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35%)相比对照组(20.00%)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大咯血的效果较显著,并发症较少,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游琴章 李鸿汀 丘博文关键词:大咯血 疗效 安全性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肝癌源性肺转移癌 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评价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源性肺转移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38例肝癌肺转移患者共60个病灶,在CT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病灶平均最大径(2.8±1.5)cm。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7.2)月。完全缓解7个,部分缓解31个,稳定17个,进展5个,总有效率为63.33%(38/60)。肺转移癌最大径较术前缩小(P<0.05)。结论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是治疗肝癌源性肺转移癌的有效手段。 李鸿汀 谢旺容 黄蓉 严汀华 丘博文关键词:肺转移 相位对比法MRV对脑膜瘤与颅内静脉窦关系的术前评估价值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研究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MR Venography,MRV)术前评估脑膜瘤与静脉窦关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静脉窦旁脑膜瘤的相位对比法MRV图像进行分析,观察静脉窦与脑膜瘤的位置关系,同时观察瘤体对静脉窦的压迫、侵蚀及闭塞程度,并与手术结果进行逐一对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相位对比法MRV图像均显示清晰:(1)11例提示静脉窦不同程度受压,手术证实11例静脉窦均受累,并与肿瘤粘连,两者符合率为100%;(2)6例肿瘤与静脉窦紧贴,手术证实4例静脉窦未见侵犯,另2例静脉窦部分受累;(3)MRV提示肿瘤与静脉窦无关系9例,手术证实9例静脉均无受累。结论相位对比法MRV作为一种经济的、无创的、无需对比剂的影像检查技术,能够评价脑膜瘤与静脉窦的关系,对静脉窦旁脑膜瘤的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术前常规采用。 陈学飞 阙松林 丘博文 张文昌 熊晓玲 吴小辉关键词:脑膜瘤 静脉窦 骨ECT联合定位CT诊断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骨转移诊断中骨ECT与定位CT联合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整群选择该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疑似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77例,均给予骨ECT检查,并对不确定性病灶实施定位CT检查,观察骨ECT诊断结果及骨ECT联合定位CT诊断结果。结果经骨ECT检查可知,诊断为骨转移瘤31例,准确率为77.5%;经骨ECT与定位CT联合检查可知,诊断为骨转移瘤39例准确率为97.5%。骨ECT与定位CT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骨E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临床诊断中,骨ECT联合定位CT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可提升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丘博文 张荣木 俞秀华关键词: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