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强

作品数:55 被引量:248H指数:8
供职机构: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电子电信
  • 11篇理学
  • 10篇机械工程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31篇激光
  • 13篇激光测距
  • 13篇激光器
  • 12篇激光测距机
  • 12篇测距机
  • 11篇类金刚石
  • 10篇金刚石膜
  • 10篇类金刚石膜
  • 7篇检测仪
  • 6篇脉冲激光
  • 6篇固体激光
  • 5篇锁相
  • 5篇相干
  • 5篇脉冲激光沉积
  • 5篇棱镜
  • 5篇激光沉积
  • 5篇固体激光器
  • 5篇红外
  • 4篇智能化
  • 4篇智能检测

机构

  • 55篇武汉军械士官...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工业职业...
  • 1篇装甲兵工程学...

作者

  • 55篇万强
  • 23篇孙斌
  • 22篇曹海源
  • 20篇郭延龙
  • 19篇卢常勇
  • 18篇王小兵
  • 18篇程勇
  • 17篇韦尚方
  • 12篇张玺
  • 10篇刘旭
  • 9篇陆益敏
  • 7篇王淑云
  • 6篇黄国俊
  • 6篇王会升
  • 6篇田方涛
  • 6篇米朝伟
  • 6篇初华
  • 5篇张广远
  • 5篇刘洋
  • 5篇张晶

传媒

  • 6篇红外与激光工...
  • 6篇激光与红外
  • 5篇激光与光电子...
  • 5篇中国激光
  • 5篇微计算机信息
  • 4篇光学与光电技...
  • 2篇光学仪器
  • 2篇2010年全...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火力与指挥控...
  • 1篇自动化仪表
  • 1篇光子学报
  • 1篇激光技术
  • 1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激光杂志
  • 1篇液晶与显示
  • 1篇测试技术学报
  • 1篇电光与控制
  • 1篇计算机测量与...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9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模运转的热稳定定向棱镜谐振腔设计被引量:2
2005年
为了提高军用固体激光器的稳定性,利用g*参数等价腔分析法,设计了一种在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热焦距变化较大时能保持稳定的基模运转的免调试定向棱镜谐振腔,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满足了军用固体激光器对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和高稳定性的要求。
卢常勇王小兵郭延龙王古常孙斌林轶万强
关键词:定向棱镜谐振腔热稳定基模发散角
小型高精度红外黑体辐射源的设计被引量:3
2013年
红外黑体辐射源是实现红外成像系统性能检测和定标的关键设备,针对红外热像仪便携式野战测量设备小型、轻量、高精度的要求,设计了黑体辐射部件的结构、硬件电路和控制软件。采用紫铜辐射面、热电制冷器、散热片等设计了小型高效的热辐射源部件,采用高精度恒流源驱动测温电桥,实现了0.0122℃的温度采集精度,采用铂热电阻的分度表函数及牛顿迭代算法,使采集电压与实际温度的转化精度达0.01℃。该红外黑体辐射源的辐射面发射率、温度控制精度、外形尺寸等各项指标通过测试,达到设计要求,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
曹海源万强初华米朝伟
关键词:红外辐射黑体温度采集牛顿迭代算法
碳化硼薄膜的激光法制备及性能被引量:3
2013年
采用KrF准分子激光器,在Si,Ge光学衬底上制备了碳化硼薄膜,研究了不同激光能量、靶材与衬底距离、衬底负偏压等条件对薄膜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纳米压痕仪,并依据光学薄膜测试的通用标准,对样品的光学透过率、纳米硬度及膜层与衬底的结合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i,Ge衬底单面镀碳化硼薄膜后最高透过率提高10%以上,纳米硬度提高到未镀膜的3倍以上,且膜层与衬底有较好的结合性能,表明制备的碳化硼薄膜可对光学材料起到较好的增透保护作用。
王淑云陆益敏刘旭黄国俊郭延龙万强田方涛
关键词:激光沉积透过率增透膜
激光器件Cr^(4+):YAG调Q技术的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讨论了Cr4+∶YAG调Q主动被动调Q技术在军用激光器上的应用。分析了Cr4+∶YAG调Q激光器的参量方程和优化参数值。该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抗电磁干扰,对调试无高要求等优点,但也存在效率低、频率精度差、易产生子脉冲现象等缺点。
王小兵孙斌卢常勇郭延龙万强张玺
关键词:军事应用
新型激光测距机的智能检测系统
结合部队条件下装备保障的特点,利用一种简单实用的激光测距机测距精度的检测方法和离线仿真等技术, 研制了一套激光测距机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不仅能实现在全天候条件下对激光测距机的光学性能进行检测,还能够对测距机的电路故障进行...
万强孙斌曹海源韦尚方张玺王小兵
关键词:激光测距机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智能化
文献传递
角锥棱镜腔Nd:YAG/Cr^(4+):YAG被动锁模激光器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理论分析并数值模拟了腔内光强随角锥棱镜旋转的变化,实验证明在角锥棱镜腔Nd: YAG/Cr4+:YAG被动锁模激光器中,偏振耦合输出得到了锁模深度和锁模几率近乎100%的线偏振被动锁模脉冲输出。通过旋转角锥棱镜改变偏振耦合输出、调节腔内光强,可以得到被动锁模和被动调Q两种状态的脉冲输出,脉冲能量166.5 mJ/pulse,脉冲动静比高达59.7%。
程勇孙斌王小兵万强卢常勇高伟清姚功名许立新明海
关键词:角锥棱镜CR^4+:YAG被动锁模
飞秒脉冲激光沉积类金刚石膜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期望用类金刚石膜作为硅的红外保护/增透膜,采用波长为800nm,脉宽50fs,重复频率1KH z的T i:Sapph ire飞秒激光器及石墨靶材在单晶S i片上沉积了约0.7μm^1μm厚的类金刚石膜(d iam ond-like carbon film s,DLC),获得了光滑致密,硬度显著提高,红外透过率有一定增加的样品。通过对薄膜拉曼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的测试,发现单脉冲能量在0.4m J^1.6m J范围内变动时,单脉冲能量0.8m J获得的类金刚石膜综合性能最佳,其对应的焦斑功率密度计算值为1.4×1014W/cm2。
郭延龙张玺曹海源袁孝张熹胡婷婷卢常勇万强
关键词:飞秒激光脉冲激光沉积保护膜
基于智能诊断功能的激光测距机自动测试平台技术研究
2007年
文章阐述了军用光电装备自动测试系统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技术保障要求,介绍了一种具有智能诊断功能的激光测距机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展望了该系统在我军武器装备保障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万强曹海源孙斌张晶刘旭程勇
关键词:激光测距机自动测试系统智能化
两路光纤激光器外腔式互注入锁相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提出了一种获得相干合成激光输出的新方法。利用45°半透半反分束镜和角锥反射器,通过对两路独立振荡光纤激光器(FL)成功实现外腔式能量相互注入锁相输出,在远场观察到清晰稳定的干涉条纹(可见度约0.5),获得了功率约400mW的相干合成激光输出,功率合成效率接近80%。整个互注入锁相系统中的元件均采用高功率器件,因此本方法可以在更高功率条件下运行。
刘洋程勇许立新郑睿王小兵卢常勇郭延龙万强
关键词:相干合成外腔
248nm纳秒激光沉积类金刚石增透保护膜的工艺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激光沉积的类金刚石膜是红外窗口增透保护膜的极佳选择。采用波长248 nm的纳秒脉冲激光沉积硅基底类金刚石膜,研究了不同脉冲能量对膜层光学性能、机械硬度及内应力等工程应用参数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准分子激光脉冲能量的提高,类金刚石膜样品的红外透射率和表面硬度逐步提高,表明高能量有利于沉积光学级类金刚石保护膜;但同时,膜层的内应力也随着激光脉冲能量的提高而增大,不利于膜层在基底上的附着,需要采用其他技术和工艺消除内应力过大的问题。分析结果为纳秒脉冲激光沉积类金刚石膜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万强陆益敏米朝伟韦尚方田方涛程勇
关键词:脉冲激光沉积类金刚石膜纳秒激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