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金旺

作品数:119 被引量:478H指数:12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5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3篇甲状腺
  • 43篇肿瘤
  • 42篇乳头
  • 42篇乳头状
  • 41篇乳头状癌
  • 34篇甲状腺乳头状...
  • 31篇甲状腺肿
  • 30篇腺肿瘤
  • 30篇甲状腺肿瘤
  • 22篇淋巴
  • 20篇淋巴结
  • 19篇结节
  • 17篇超声
  • 13篇腺癌
  • 13篇甲状腺结节
  • 11篇血清
  • 10篇蛋白
  • 10篇乳腺
  • 7篇体层摄影
  • 7篇体层摄影术

机构

  • 75篇杭州市第一人...
  • 31篇浙江省肿瘤医...
  • 26篇南京医科大学
  • 19篇浙江大学
  • 19篇杭州市肿瘤医...
  • 11篇杭州市萧山区...
  • 8篇松阳县人民医...
  • 5篇苏州市吴江区...
  • 3篇浙江中医药大...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无锡市第二人...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浙江省中医院
  • 2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西藏民族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同仁医院
  • 1篇泰兴市第一人...

作者

  • 119篇丁金旺
  • 56篇罗定存
  • 39篇张卧
  • 39篇彭友
  • 35篇韩志江
  • 34篇潘钢
  • 30篇叶柳青
  • 25篇张煜
  • 15篇雷志锴
  • 15篇时晶晶
  • 12篇王克义
  • 9篇舒艳艳
  • 9篇陈文辉
  • 9篇罗中尧
  • 9篇楼军
  • 5篇周建松
  • 5篇樊璠
  • 5篇于爱军
  • 5篇包凌云
  • 5篇武剑

传媒

  • 14篇中华内分泌外...
  • 13篇中国耳鼻咽喉...
  • 8篇浙江医学
  • 7篇中国乡村医药
  • 7篇中国临床医学...
  • 6篇中华全科医学
  • 5篇中国卫生检验...
  • 5篇中华全科医师...
  • 3篇中华普通外科...
  • 3篇2015浙江...
  • 2篇浙江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全科医学临床...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2篇国际耳鼻咽喉...
  • 1篇健康博览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21
  • 8篇2020
  • 12篇2019
  • 12篇2018
  • 21篇2017
  • 16篇2016
  • 21篇2015
  • 10篇2014
  • 1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1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LncRNAs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研究
目的 观察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及不合并HT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选取55例甲状腺手术组织标本,利用高通量lncRNA基因芯片检测PTC合并HT(A组)及...
张煜丁金旺彭友张卧潘钢罗定存余道军
CT在甲状腺髓样癌和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CT在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thyroidcarcinoma,MTC)和PT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6例20枚MTC和35例35枚PTC的CT资料,观察瘤体形态、位置、咬饼征、钙化及淋巴结转移在2者中的分布,统计形态规则对MT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瘤体位于甲状腺下极、咬饼征、淋巴结转移对PT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瘤体形态规则更常见于MTC中(Х^2=5.815,P=-0.016),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5%(11/20)和77.1%(27/35);瘤体位于甲状腺下极(Х^2-10.732,P=-0.001)、咬饼征(Х^2=18.832,P=0.000)、淋巴结转移(Х^2=4.377,P=0.036)更常见于胛C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0%(14/35)和100%(16/16)、80%(28/35)和80%(16/20)、68.6%(24/35)和62.5%(10/16);钙化在MTC和PTC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钎:0.550,P=0.458)。结论CT在MTC和PTC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瘤体形态规则有助于MTC的诊断,而瘤体形态不规则、位于甲状腺下极、咬饼征、淋巴结转移有助于PTC的诊断。
韩志江丁金旺陈文辉罗定存张华舒艳艳
关键词: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乳头状癌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外周血微小RNA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潜在的标志物被引量:1
2015年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分化型恶性肿瘤,也是甲状腺癌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亚型。近20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PTC发病率飞速增长,并且由于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及公众体检意识的增强,病灶≤1.0cm的微小甲状腺乳头状癌(PTMC)发现比例明显增加,而PTMC起病隐匿,往往缺乏特异性表现,这给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
叶柳青王克义丁金旺彭友张卧潘钢时晶晶何伟罗定存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RNA标志物外周血流行病学资料组织病理学
CT检查中单发甲状腺乳头状癌同侧中央组淋巴结大小和分布的价值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CT检查中淋巴结大小和分布状态对单发PTC同侧中央组淋巴结转移(ipsilateral 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ICLNM)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78例直径>1.0cm单发PTC的CT资料,依据同侧中央组淋巴结直径将其分为<0.2cm组、0.2~0.4cm组和≥0.4cm组,统计ICLNM阳性和阴性在3组间和组内的分布差异,再依据淋巴结分布状态将0.2~0.4cm组分为浑浊组(≥3枚)和非浑浊组(1~2枚),将≥0.4cm组分为簇状组(≥3枚)和非簇状组(1~2枚),统计浑浊组和非浑浊组、簇状组和非簇状组间的差异。结果278例PTC中,病理证实ICLNM阳性和阴性比例分别为65.8%(183/278)和34.2%(95/278),<0.2cm组、0.2~0.4cm组和≥0.4cm组ICLNM阳性分别占37.3%(31/83)、68.0%(66/97)和87.8%(86/98),组间和组内χ^2和P值分别为51.082和0、16.956和0、49.955和0、11.022和0.001;浑浊组和非浑浊组ICLNM阳性分别占74.0%(57/77)和45%(9/20),χ^2和P值分别为6.151和0.013;簇状淋巴结组和非簇状淋巴结组ICLNM阳性分别占92.6%(50/54)和82%(36/44),χ^2和P分别为2.619和0.106。结论PTC患者的CT检查中,随着中央组淋巴结增多、直径增大,ICLNM阳性比例增加,对于0.2~0.4cm组病例,浑浊征象提示转移可能性更大,对这些征象的准确识别,有助于外科医生采取更彻底的手术治疗方案,对降低术后复发具有重要意义。
韩志江赖旭峰罗定存丁金旺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血清癌抗原125和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腺肌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观察血清CA125及HE4在子宫腺肌症患者中的表达状况,探讨CA125和HE4联合检测对子宫腺肌症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14例子宫腺肌症(研究组)、129例子宫肌瘤(对照组1)及53例子宫内膜癌(对照组2),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E4,比较CA125和HE4在3组间的表达差异并计算各组的表达阳性率。结果子宫腺肌症组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子宫肌瘤组和子宫内膜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39,P=0.000<0.05;Z=-3.591,P=0.000<0.05)。子宫腺肌症组和子宫肌瘤组的血清HE4水平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癌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5.196,P=0.000<0.05;Z=-8.366,P=0.000<0.05)。3组患者中血清CA125的阳性率以子宫腺肌症组为最高,为71.93%(82/114),χ2检验表明,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7.236,P=0.000<0.05;χ2=30.667,P=0.000<0.05;χ2=7.936,P=0.005<0.05)。血清HE4在子宫腺肌症组和子宫肌瘤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65%(11/114)、7.57%(10/129),2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0.276,P=0.599>0.05),但2组均显著低于子宫内膜癌组的58.49%(3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47,P=0.000<0.05;χ2=55.413,P=0.000<0.05)。结论血清CA125在子宫腺肌症中高表达且阳性率较高,而HE4在子宫腺肌症中低表达,两者联合检测对子宫腺肌症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
潘姿女叶柳青丁金旺王增周建松樊璠金元
关键词:子宫腺肌症癌抗原125
颈部异位胸腺瘤2例的超声误诊分析
2018年
颈部异位胸腺瘤临床不多见,紧邻甲状腺者超声易误诊为甲状腺肿瘤或甲状旁腺肿瘤。笔者总结并分析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超声误诊的颈部异位胸腺瘤患者2例的临床资料,以促进超声科及临床医师提高对该病的认知。1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29岁。因“发现右颈部肿块10天”于2014年2月13日入院。既往无不适。查体:右侧甲状腺下极触及3.0cm×2.5cm肿块,质中,界清,无压痛,似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颈部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
刘灵燕王颖丁金旺赵海菲周荣璟王文慧雷志锴
关键词:异位胸腺瘤颈部肿块超声误诊误诊分析甲状腺肿瘤甲状旁腺肿瘤
CT值对甲状腺良性单纯粗钙化结节诊断的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CT值对甲状腺良性单纯粗钙化结节(benign solitary coarse calcification nodules,BCCN)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5例56枚良性BCCN的平均CT值和最大CT值,并与32例33枚PTC进行对照,观察平均CT值和最大CT值在BCCN和PTC中的分布差异,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异度曲线(ROC)获得平均CT值和最大CT值在BCCN和PTC中的最佳阈值。结果平均CT值在BCCN和PTC中具有统计学差异(Z=-4.035,P=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757(95%置信空间0.657~0.857),临界值为743.4 Hu时约登指数最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8.2%和93.9%,临界值为891.1Hu时,敏感性为21.4%,特异度为100%;最大CT值在BCCN和PTC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319,P=0.000),ROC曲线下面积为0.775(95%置信空间0.681~0.869),临界值为1 201.5 Hu时约登指数最大,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1%和91.0%,临界值为1 373.5 Hu时,敏感性为42.9%,特异度为100%。结论CT值对BCCN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与平均CT值比较,最大CT值具有相对更高的敏感性,为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创伤提供重要依据。
魏培英张乐星韩志江吴英丁金旺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肿瘤钙化X线计算机
副乳纤维腺瘤3例诊治分析
2017年
副乳腺是指正常乳腺以外的乳腺组织,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多发生于腋窝前线上,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发生率为1%~5%[1]。副乳腺来源的肿瘤少见,临床及影像学漏诊和误诊率较高,文献多为个案报道,多数患者平时无特殊症状,仅在月经期有胀痛感[2]。笔者通过分析3例副乳纤维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其诊治特点。
徐春华丁金旺洪钟亮彭友张卧潘钢罗中尧罗定存
关键词:纤维腺瘤副乳腺先天性发育异常乳腺组织正常乳腺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血浆microRNA差异表达谱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比较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血浆小分子RNA(miRNA)表达谱的差异,初步分析差异miRNA靶基因的功能。方法收集并分离5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和5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的血浆,采用miRNA-seq方法筛选出两组差异表达miRNA,进一步采用mirdbV5和TaregetScan7.1对差异表达miRNA进行靶基因预测,并运用Gene Ontology(GO)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数据库初步分析靶基因功能。结果与甲状腺良性结节相比,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共有11个miRAN表达有显著差异,其中上调3个,下调8个;3个上调的miRNA通过两个软件共同预测到靶基因76个,8个下调miRNA共同预测到靶基因298个。上调miRNA靶基因GO分析提示与蛋白质修饰和细胞分解代谢有关。下调的miRNA靶基因GO分析结果提示与代谢以及生物合成有关。KEGG分析提示差异miRNA与RNA降解以及HIF-1信号通路相关。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结节miRNA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表达的miRNA可能与蛋白质修饰、细胞代谢以及生物合成、HIF-1信号通路有关。
章晓芳丁金旺詹宇红马丽珍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MIRNA
术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4例诊疗分析
2014年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肺栓塞(PE)和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外科手术或创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外科医师应提高警惕。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笔者及时发现并成功救治了4例手术后发生的VTE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例患者均为女性,PE 1例,DVT 3例,年龄50~57岁。体重指数(BMI)1例正常(22.7kg/m2),
丁金旺杨俊黄昌拼张卧徐陈柯张乐星罗定存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甲状腺腺叶低分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