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连喜

作品数:21 被引量:221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农科院院长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0篇土壤
  • 5篇液相色谱
  • 5篇色谱
  • 5篇相色谱
  • 5篇荔枝
  • 4篇液相
  • 4篇园土
  • 4篇荔枝园
  • 4篇荔枝园土壤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电化学
  • 3篇双氢青蒿素
  • 3篇青蒿
  • 3篇青蒿素
  • 2篇电化学探针
  • 2篇养分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液相色谱法测...
  • 2篇抑制率

机构

  • 15篇广东省农业科...
  • 5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作者

  • 21篇黄连喜
  • 15篇周昌敏
  • 15篇姚丽贤
  • 15篇何兆桓
  • 14篇李国良
  • 13篇国彬
  • 13篇杨苞梅
  • 5篇刘忠珍
  • 5篇杨培慧
  • 3篇蔡继业
  • 2篇张政勤
  • 2篇王辉
  • 1篇梁绍成
  • 1篇黄玉芬
  • 1篇曾芳
  • 1篇曾鑫
  • 1篇许桂芝
  • 1篇李衍亮
  • 1篇魏岚
  • 1篇蒋宗勇

传媒

  • 4篇分析化学
  • 2篇土壤通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环境科学
  • 2篇环境化学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土壤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Chines...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第十届全国扫...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铜(Ⅱ)诱导双氢青蒿素过氧键断裂的电催化作用
2008年
双氢青蒿素(DHA)的过氧键是抗疟抗肿瘤作用的关键部位,过氧键的催化断裂将影响其药物活性.采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EDTA-Cu(Ⅱ)催化DHA过氧键的断裂,考察了酸度和扫描速率对体系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催化作用的电极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含20%乙醇的B-R缓冲溶液(pH=7.2)中,一定浓度的EDTA-Cu(Ⅱ)使DHA于-0.681 V(vs SCE)处的还原峰峰电流上升,峰电位正移,表现出明显的电催化还原特征.当EDTA-Cu(Ⅱ)浓度为5.0×10-6mol/L,DHA浓度为5.0×10-4mol/L时,DHA的还原过电位降低了94 mV.与相同浓度的EDTA-Fe(Ⅲ)和血红素相比,EDTA-Cu(Ⅱ)具有更明显的催化效果,能催化DHA过氧键断键,从而影响DHA的药理活性.
黄连喜何琰琳杨培慧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电催化还原
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及其应用于双氢青蒿素的分析
黄连喜梁绍成蔡继业杨培慧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双氢青蒿素电化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畜禽废物中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被引量:29
2011年
建立了一种荧光和紫外检测器串联同时测定磺胺类(磺胺甲基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甲噁唑)和喹诺酮类(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法.4种磺胺类、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分别在0.50—10.0μg.mL-1、0.01—0.50μ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确定了最佳提取液为酸化乙腈,3种喹诺酮类、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限(S/N=3)与回收率分别为0.46—0.65μg.kg-1、65.8%—106.3%与0.08—0.19μg.kg-1、90.1%—120.3%.通过对环境样品的检测,发现畜禽废物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含量高于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和检出率均较高的药物是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猪粪中抗生素的含量高于鸡粪中的,而检出率则低于鸡粪中的.环丙沙星、磺胺甲噁唑可能对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威胁更大.该方法简便、快速,可满足畜禽废物中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检测.
国彬姚丽贤何兆桓周昌敏李国良杨苞梅黄连喜
关键词:抗生素磺胺喹诺酮高效液相色谱法
磺胺类兽药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2年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磺胺类兽药(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噁唑)污染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真菌、放线菌、固氮菌、兼气性固氮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及氨化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类兽药对土壤细菌数量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其最大激活率在700%以上.兽药对土壤真菌数量的影响主要呈现抑制作用,其最高抑制率为92.9%.兽药对土壤放线菌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土壤固氮菌数量则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兽药对土壤兼气性固氮菌数量的影响表现为较低浓度时(10 mg.kg-1)抑制,而较高浓度时(50 mg.kg-1)则激活.兽药对土壤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及氨化细菌有一定的激活作用,其中对硝化细菌的最大激活率可达1000%以上.
国彬姚丽贤刘忠珍何兆桓周昌敏李国良杨苞梅黄连喜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数量抑制率
肥料运筹对荔枝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开展了在荔枝不同生育期施以不同量肥料对其生长、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重施采后肥能提高‘桂味’荔枝老熟秋梢叶片中N、P、K含量,促进‘妃子笑’荔枝老熟秋梢伸长长粗。不同施肥比例处理的荔枝果实中总氨基酸、药效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别。‘桂味’荔枝果实可溶性糖、蛋白和固形物以及总游离氨基酸含量随采后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妃子笑’荔枝以采后肥45%处理的果实品质最佳。‘桂味’和‘妃子笑’荔枝采后肥施用量为全年施肥量45%处理的其产量最高,效益最好。采后肥施肥量降低或提高均不同程度减产减收。
李国良姚丽贤杨苞梅何兆桓周昌敏黄连喜国彬涂仕华
关键词:荔枝肥料运筹
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优化及残留、降解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优化了磺胺甲基嘧啶(SM1)、磺胺二甲嘧啶(SM2)、磺胺对甲氧嘧啶(SMT)、磺胺甲噁唑(SMZ)4种磺胺类抗生素的高效液相色谱(H PLC)检测方法,分析了广州市养殖场周边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残留特征,并进行了2种磺胺类抗生素的土壤降解试验。结果表明,4种磺胺类抗生素分别在0.10~10μg ml-1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0.99。确定了最佳提取液为甲醇:含EDTA的Mcllvain缓冲液=1∶1(V/V),4种磺胺类药物的检测限与回收率分别为2.9~4.7μg kg-1、83.6%~90.1%。广州市18个规模化养殖场周边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污染以SM2为主,含量为1.75μgkg-1,其它3种均未被检出。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含量总体呈随培养时间而不断下降的趋势,SMZ的降解速率大于SM2。
国彬姚丽贤何兆桓周昌敏李国良杨苞梅黄连喜
关键词:磺胺类抗生素土壤高效液相色谱降解速率
土壤不同粒径有机无机复合体对丁草胺的吸附特性被引量:4
2017年
为了解土壤不同粒径组分对农药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和吸附贡献率,以及不同粒径组分中有机无机组分的结合方式和复合程度如何影响有机质对农药的吸附,选取我国6个省区的7种理化性质差别较大的土壤,并采用物理方法提取该7种土壤的三个粒径有机无机复合体(黏粒:<0.002mm;粉粒:0.02~0.002 mm;砂粒:0.05~0.02 mm)为研究材料,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丁草胺在不同土壤和不同粒径有机无机复合体固/液界面的分配规律。同时,定量计算土壤各粒径组分对丁草胺的吸附贡献率,并从有机无机复合体角度探讨不同粒径组分中总有机碳(TOC)对丁草胺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土壤黏粒组分对丁草胺具有最大的吸附量和较小的解吸率,而砂粒组分对丁草胺则具有较小的吸附量和最大的解吸率。土壤黏粒、粉粒和砂粒组分对丁草胺的吸附贡献率分别为36.7%~72.4%、21.7%~50.5%和<10%。TOC是影响各粒径组分对丁草胺吸附的主要原因,但其影响程度受各粒径组分中TOC的理化性质以及其与无机矿物的复合程度控制。
黄玉芬刘忠珍魏岚李衍亮黄连喜黄庆许桂芝
关键词:丁草胺有机无机复合体粒径总有机碳
动物饲料中砷、铜和锌调查及分析被引量:41
2013年
在广东省采集市售鸡、猪配合饲料样本70个和76个,调查评价其中砷、铜、锌形态和含量,并考察常用有机胂添加剂洛克沙胂(ROX)的稳定性.结果表明,鸡、猪料平均总As含量分别为3.6 mg·kg-1和6.5 mg·kg-1,总Cu含量为18.2 mg·kg-1和119.4 mg·kg-1,总Zn含量为124.6 mg·kg-1和486.2 mg·kg-1.按照国家相关限量标准,如考虑到可能添加了有机胂,饲料总As超标现象较少,猪料Cu、Zn超标现象较为普遍.Zn、Cu、As在饲料中添加量较高成为它们在禽畜粪中残留较高的根本原因.另外,有25.4%的饲料样本检出有机胂,且普遍同时含有As(Ⅲ)和As(Ⅴ)杂质.检出ROX和阿散酸(p-ASA)含量平均分别为7.0 mg·kg-1和21.2 mg·kg-1.鸡、猪料中各有24.3%和26.3%的样本检出有机胂.鸡料中常用ROX,而猪料常用p-ASA.ROX及其无机砷杂质在添加剂和饲料中均在室温至少30 d内保持形态稳定,说明饲料中较高含量的无机砷杂质很可能源自有机胂添加剂中的砷杂质.对相关从业人员而言,这是一种新的砷暴露途径.
姚丽贤黄连喜蒋宗勇何兆桓周昌敏李国良
关键词:饲料
转铁蛋白偶联双氢青蒿素氧基苯甲酰肼的载药量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在含20%乙醇的B-R缓冲溶液(V/V,pH=7.2)中,利用电分析化学方法测得双氢青蒿素氧基苯甲酰肼(dihydroartemisininoxy benzoic acid hydrazide,DBAH)在银电极上于-0.66V(vs.SCE)处有一不可逆还原峰。DBAH与被高碘酸钠氧化后的转铁蛋白(holotransferrin,Tf)结合形成电活性复合物,其还原峰峰电位由-0.16V负移至-0.84V,峰电流随DBAH和Tf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该法测得一个Tf分子可以与3个DBAH分子连接,其结合常数为5.1×1010。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与电化学测定结果相吻合。实验结果表明,Tf与DBAH共价结合形成电活性复合物。
黄连喜曾鑫蔡怀鸿杨培慧
关键词:转铁蛋白电分析化学载药量
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同时测定洛克沙胂及其代谢物被引量:18
2010年
利用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联用技术同时检测5种砷形态化合物(亚砷酸、砷酸、一甲基胂酸、二甲基胂酸和洛克沙胂)。结果表明,在梯度洗脱条件下,以C18反相柱作分离柱,含0.5mmol/L四丁基溴化铵的NaH2PO4-CH3OH溶液为流动相,5种砷化合物得以完全分离;以20g/LK2S2O8为氧化剂进行紫外消解,7%HCl为载流,20g/LKBH4为还原剂,砷化合物形成最佳的原子荧光信号。5种砷化合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与荧光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10μg/L;加标回收率为81.4%~105.6%;相对标准偏差RSD<4.0%。本方法适用于饲料、鸡粪、土壤和植物样品中洛克沙胂及其代谢物(亚砷酸、砷酸、一甲基胂酸和二甲基胂酸)的含量分析。
黄连喜何兆桓曾芳姚丽贤周昌敏国彬
关键词:液相色谱原子荧光砷形态洛克沙胂代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