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翠红

作品数:62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专利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9篇水稻
  • 23篇基因
  • 11篇稻瘟
  • 11篇稻瘟病
  • 11篇育种
  • 11篇瘟病
  • 11篇抗性
  • 9篇稻瘟病抗性
  • 9篇分子标记
  • 9篇病抗
  • 8篇植物
  • 8篇植物生物
  • 8篇植物生物技术
  • 8篇花药
  • 7篇诱变
  • 7篇水稻材料
  • 7篇花药培养
  • 5篇突变体
  • 5篇空间诱变
  • 5篇花培

机构

  • 6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近...
  • 1篇岭南现代农业...

作者

  • 62篇黄翠红
  • 59篇王慧
  • 54篇郭涛
  • 52篇陈志强
  • 32篇周丹华
  • 29篇王加峰
  • 27篇陈淳
  • 26篇刘永柱
  • 23篇杨瑰丽
  • 19篇罗文龙
  • 19篇黄明
  • 16篇肖武名
  • 8篇陈立凯
  • 6篇张建国
  • 4篇黄钰婷
  • 2篇李文建
  • 2篇孙大元
  • 2篇陈莹
  • 2篇杨靖
  • 1篇苏金煌

传媒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2017年中...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产业与科技论...
  • 1篇现代农业研究
  • 1篇中国作物学会...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9篇2021
  • 6篇2020
  • 9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稻瘟病抗性相关基因OsMYB1R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稻瘟病抗性相关基因OsMYB1R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稻瘟病抗性相关基因OsMYB1R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1所示。本发明发明人鉴定并证实了证实OsMYB1R参与了水稻对稻瘟病菌的防...
王加峰谢华斌陈淳郭涛王慧刘永柱肖武名黄明黄翠红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粒子介导的水稻基因组定向编辑技术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粒子介导的水稻基因组定向编辑技术,属于作物育种及遗传转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碳量子点CDs负载质粒进行遗传转化,负载效果较好,按需制备,材料成本低。本发明开发的CRISPR/Cas9简化载体pUC19...
沈任佳郭涛王加峰赵琳陈淳王慧黄翠红刘永柱黄明
一种利用DNA熔解温度分析水稻Pita基因的功能标记
本发明为一种利用DNA熔解温度分析水稻Pita基因的功能标记开发,属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传统的水稻Pita基因凝胶电泳的检测方法,提出一种利用DNA熔解温度分析水稻Pita基因的功能标记。本发明根据水稻等位基因Pit...
郭涛罗文龙陈志强王慧黄翠红肖武名刘永柱张建国
文献传递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花培后代改良株系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2018年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花药培养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并通过48对DNA指纹图谱标记以及10个已开发的分子标记对Y58S花培后代改良株系M196S进行毛细管电泳检测以及高分辨溶解曲线检测.DNA指纹图谱鉴定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M196S的血缘与亲本的遗传相似度为0.45~0.69;基因分型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株系M196S含有2个纯合稳定的基因Wxb(低直链淀粉基因)和Rf3(野败不育恢复基因).研究结果证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可在早期为花药培养后代高效地选择出目标植株,同时可鉴别出混杂的母本杂株.
黄翠红黄明陈淳杨瑰丽周丹华黄钰婷罗文龙陈志强王慧
关键词:花培后代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种质鉴定
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发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水稻生长发育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浸种催芽;(2)发芽至1‑2cm的种子移植至液体营养液中种植,种植密度为1‑2株/20cm<Sup>2</Sup>;(3)种植的光照条...
郭涛陈淳夏澳运黄明黄翠红周丹华李丹丹王加峰王慧陈志强
文献传递
水稻单倍体诱导基因Os MATL突变体的创制与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MTL基因是玉米中控制单倍体诱导性状的关键基因,该基因在作物中的功能高度保守。OsMATL是MTL在水稻中的同源基因,已有研究证实该基因的突变可以诱导水稻单倍体产生,但不同遗传背景下,OsMATL基因的突变效应有待明确。本研究以日本晴(粳稻)和华航48(籼稻)为材料,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OsMATL基因启动子区和编码区的不同位点进行编辑,成功获得OsMATL基因不同遗传背景系列突变体。分析了不同突变位点对结实率的影响,发现OsMATL基因编码区突变后结实率为2%~15%,且存在不同类型的败育籽粒,而启动子区域的大片段缺失对结实率没有显著影响;此外,籼稻背景突变体的结实率高于粳稻突变体。本研究创制的不同类型OsMATL突变体为进一步研究水稻孤雌生殖单倍体诱导的机制提供了基础材料。
文钦贾思思王加峰黄翠红王慧陈志强郭涛
关键词:水稻突变体
碳离子束辐照水稻诱变效应及突变体的筛选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丰富水稻Oryza sativa L.突变体库,快速创造稳定遗传的新种质,为重离子辐照诱变机理研究和水稻遗传育种提供丰富的基础材料。【方法】利用碳离子束辐照水稻品种‘IR-55’、‘IR-60’、‘三粒寸’和‘云南陆稻’原种进行诱变,并对诱变后代的多个农艺性状进行多代跟踪调查。【结果】4个水稻品种突变株系株高、剑叶长、穗长和粒长宽比等性状呈现出较大变异幅度,且具有明显的正向或负向性,结实率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最低为2%。利用随机选取的SSR分子标记引物对突变体进行遗传多样性检测发现,突变株系与原种的遗传多样性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明重离子辐照诱变引起DNA序列较大片段的改变,而不是微小的点突变。【结论】碳离子束辐照对水稻株高、剑叶长和粒型等多个农艺性状产生正向或负向的诱变效应,在诱变后代中可以筛选出一批农艺性状变异的水稻新种质。
杨瑰丽陈莹郭涛黄明黄翠红王慧李文建陈志强
关键词:水稻诱变效应突变体
水稻空间诱变与重离子诱变生物学效应及突变体定向筛选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从不同诱变世代比较空间诱变和重离子诱变对水稻生物学效应及后代变异频率的差异,为水稻诱变育种提供一定的方法和理论指导。【方法】对水稻纯系品种‘华航31号’干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和不同剂量重离子诱变处理,以未诱变处理的种子为对照,对诱变一代进行表型及细胞学诱变效应的分析;对诱变二代直链淀粉含量及粒型性状进行表型和基因型定向筛选,比较2种诱变处理的性状变异频率。【结果】空间诱变一代的种子活力指数比对照下降了14.62%;重离子诱变一代的种子活力指数随辐射剂量增加呈现马鞍型效应曲线,其中10 Gy重离子辐射剂量下种子活力指数比对照下降了14.92%,与空间诱变的诱变效应相近。空间诱变二代粒型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突变频率分别为4.14%和1.61%,80 Gy重离子辐射诱变二代粒型和直链淀粉含量的突变频率分别为4.88%和1.55%。利用HRM技术扫描了水稻直链淀粉含量Wx基因的4个位点共673 bp序列,在空间诱变的4736份样本中发现3个SNP变异,突变密度为1/1063.83 kb;在重离子诱变4848份样本中发现4个SNP变异,突变密度为1/815.68 kb。【结论】2种诱变处理均可诱发水稻产生性状变异。空间诱变的生理损伤类似于低剂量重离子辐射,而诱发变异的频率与高剂量重离子辐射相近。
陈淳严贤诚罗文龙黄翠红周丹华周利斌李文建王慧陈志强郭涛
关键词:水稻空间诱变重离子辐射生物学效应突变体
一种研究水稻与病原物互作模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水稻与病原物互作模式的方法,属于植物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综合应用转录组、蛋白质组及miRNA组研究水稻响应病原物侵染的互作模式的方法,其具体步骤包括:A.别取接种病原物前后不同时间点的抗病材料及感病材...
王加峰杨瑰丽孙大元黄翠红陈志强王慧
文献传递
一种水稻高产抗虫害性表型鉴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高产抗虫害性表型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水稻种植区域分为实验1区和实验2区,实验1区常规处理,实验2区常规处理,并进行虫害感染处理;S2、分别于水稻虫害感染处理后5~10天内,采集实验1区和实...
郭涛王加峰黄明肖武名刘永柱黄翠红陈淳杨瑰丽王慧陈志强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