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资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依从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类似物出现耐药的影响研究
- 背景: 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依从性差是导致药物治疗出现耐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依从性也同样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耐药有密切的关系。本文旨在探索研究依从性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服用核苷(酸)类似物出现耐药的影响。 方法: 重庆医...
- 黄成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服药依从性核苷酸类似物
- 阿司匹林联合不同的抗凝剂对川崎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检测在不同的治疗方案下川崎病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不同抗凝剂对川崎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92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丹参酮ⅡA治疗组、肝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与19名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川崎病患儿治疗前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治疗后5~7 d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丹参酮ⅡA治疗组血清IL-6水平降低更明显,肝素治疗组血清TNF-α水平降低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和肝素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川崎病患儿血清IL-6和TNF-α水平;与阿司匹林和静脉丙种球蛋白在抗炎性细胞因子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 张庆李晓静史宏周敏徐鸣黄成王雪梅王献民于洁
- 关键词:川崎病炎性细胞因子肝素钠
- 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诱导痰Th1/Th2细胞因子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诱导痰Th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65例哮喘患儿和34例正常儿童分别测定IFN-γI、L-12I、L-4I、L-10I、gE以及嗜酸细胞计数。结果①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12)在变态反应哮喘患儿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②哮喘组Th2类细胞因子(IL-4I、L-10)高于正常组,有显著性变化;③Eos和IgE哮喘组高于正常组。结论哮喘儿童在发作期存在免疫功能紊乱,主要表现在Th2亚群免疫应答优势。
- 冉从兰田英李晋蜀黄成鲁正荣罗荣华
- 关键词:哮喘儿童TH1/TH2细胞因子
- 超广谱β内酰胺酶在儿童下呼吸道感染分布的研究
- 由于三代头孢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日趋增加,尤其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产生,其耐药性强,流行范围广,给临床抗生素选择带来压力,现将我院2002至2005年下呼吸道细菌感染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
- 杨亚静张砺夏万敏张琪琛黄成鄢力姜舟
- 关键词:超广谱Β内酰胺酶呼吸道感染细菌耐药
- 文献传递
- 丹参酮ⅡA和阿司匹林对急性期川崎病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F-κB活化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和阿司匹林(ASP)对急性期川崎病(KD)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化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对KD患儿的抗炎作用机制,并与传统药物阿司匹林的作用进行比较。方法病例选择为确诊KD的治疗前住院患儿20例,同期门诊同龄健康体检儿童20例作健康对照组。分别取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静脉血中的单个核细胞,并将试验分为4组进行培养,即自然培养组(空白组)、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组、PMA+ASP组和PMA+TanⅡA组,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培养后各组细胞中NF-κB表达率,ELISA法检测各组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1β、IL-8的表达量。结果 KD各组中NF-κB的表达率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P=0.000、P=0.000、P=0.000)。KD组中PMA组NF-κB的表达率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P<0.01、P<0.01、P<0.01);PMA+ASP组和PMA+TanⅡA组NF-κB的表达率及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8的表达量均较PMA组显著降低(P<0.01、P<0.01、P<0.01、P<0.01);PMA+ASA组较PMA+TanⅡA组降低更明显(P<0.01、P<0.05、P<0.01、P<0.01)。NF-κB的表达率与TNF-α、IL-1β、IL-8的表达量呈正直线相关(r=0.842,P<0.01;r=0.898,P<0.01;r=0.801,P<0.01)。结论丹参酮ⅡA在KD急性期PBMCs中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与ASA相同,即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进而抑制其下游TNF-α、IL-1β、IL-8的表达而实现。
- 汪燕李晓静于洁周敏黄成王雪梅
- 关键词:阿司匹林川崎病核转录因子-ΚB炎性细胞因子
- 成都地区2001-2006年儿童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菌变迁及耐药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目的探讨成都地区小儿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趋势变化规律。方法对成都市儿童医院2001-2006年住院患儿所分离的2888株病原菌进行分析,试验方法严格按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最新标准进行。结果 (1)2001-2006年分离株中格兰阴性菌占优势(1845株,63.9%),排列在前8位的儿科常见病原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嗜血杆菌属、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非发酵菌。(2)血培养常见病原菌158株,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非发酵菌、肺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3)痰培养常见病原菌2018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嗜血杆菌属、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他非发酵菌。(4)泌尿系统病原菌120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他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其他非发酵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5)脓培养病原菌497株,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嗜血杆菌属、其他非发酵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6)各种体液(包括胸、腹腔液体和局部穿刺液等)病原菌85株,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其他非发酵菌。2001-2003年与2004-2006年相比,病原菌排序发生变化,病原菌总体耐药情况呈上升趋势。2001-2003年和2004-2006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6.7%、17.2%;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MRCNS)菌株检出率分别为20%、70.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_s+)菌株合计检出率分别为21.8%、43.8%;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率分别为19.4%、39.7%。结论近3年成都地区儿科常见致病菌分
- 张砺王晓蕾黄成沈伟梁勤军李学春谢永琼邓克芬李晋蜀吴娟
- 关键词:儿童细菌感染抗菌药抗药性
- 丹参酮IIA对川崎病患儿炎性细胞因子及GMP-140影响的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不同的治疗方案下川崎病(KD)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选择素(GMP-140)和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分析丹参酮IIA(TanIIA)对各指标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成都市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KD患儿61例。将住院KD患儿随机分为TanIIA加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并与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IL-1β、IL-6、IL-8、TNF-α和GMP-140,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结果 KD患儿治疗前血清IL-6、IL-8、TNF-α、GMP-140和血小板数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治疗后5~7d血小板数量明显升高,血清IL-6、IL-8、IL-1β、TNF-α、GMP-140显著降低,其中TanIIA加常规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血清GMP-140、IL-6、IL-1β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nIIA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KD患者血清IL-6、IL-1β、GMP-140,从而减轻血管炎性损伤和血小板的活化。
- 张庆李晓静于洁徐鸣周敏史宏黄成王雪梅
- 关键词:川崎病炎性细胞因子GMP-140血小板丹参酮IIA
- 成都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2002~2006年病原菌流行分布与耐药趋势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ICU病原菌分布和耐药趋势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成都市儿童医院2002~2006年ICU住院患儿的所有分离菌株进行分析,检测方法严格按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最新标准进行。结果2002~2006年成都市儿童医院ICU患儿各类标本共分离出病原菌3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1.9%、革兰阳性菌33.8%、真菌4.3%。本组病原菌前10位依次为大肠埃希杆菌(22.2%)、肺炎克雷白杆菌(12.5%)、金黄色葡萄球菌(9.7%)、表皮葡萄球菌(8.8%)、阴沟肠杆菌(8.5%)、其他葡萄球菌(7.4%)、铜绿假单胞菌(7.1%)、鲍曼不动杆菌(4.6%)、肠球菌属(4.3%)、化脓性链球菌(3.7%)。痰培养和血培养病原菌排序不同。结论2005~2006年与2002~2004年相比,本院ICU常见病原菌耐药趋势呈多态性变化。及时监测ICU病原菌耐药趋势变化对指导危重患儿合理用药致关重要。
- 张国英魏艳王晓蕾张励郑静黄成廖霓
- 关键词: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病原菌耐药抗生素
- 成都地区小儿外科感染性致病菌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趋势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小儿外科常见感染性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及抗生素耐药的变化趋势,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1~2003年和2004~2006年两个年度小儿外科感染性致病菌分离培养结果中阳性率在前6位的致病菌分布情况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6年共分离出致病菌420株,其中阳性率前6位的细菌分离出384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较高,共178株,占前6位总检出数的46.35%,大肠埃希菌检出率的上升幅度由39.26%上升至45.25%,铜绿假单胞菌及其它非发酵菌48株,占前6位总检出数的12.50%,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菌素、哌拉西林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属为主158株,占前6位总检出数的41.15%,革兰阳性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及磺胺类等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常见耐药表型的检出率2004~2006年度均比2001~2003年度上升幅度明显,MRCNS/MRSA:2001~2003年是12.5%/6.3%,但2004~2006年便上升到71.4%/11.0%,尤以表皮葡萄球菌及其它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作为致病菌其耐药表型的检出上升趋势最明显。结论成都地区小儿外科常见感染性致病菌的分布及其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
- 梁勤军张砺沈伟李晋蜀李学春黄成邓克芬
- 关键词:小儿外科致病菌抗生素耐药
- 浅析儿科常见致病菌抗生素耐药趋势
-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和长时间的使用,临床上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使各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也逐步增高,细菌耐药率的变迁与临床用药的种类、时间密切相关,本文对微生物室分离出的常见致病菌对抗生素的耐药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列出了常见细...
- 张砺沈伟黄成李晋蜀
- 关键词:致病菌抗生素耐药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