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宝琦

作品数:53 被引量:339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天文地球
  • 16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5篇有孔虫
  • 18篇南海北部
  • 12篇同位素
  • 11篇季风
  • 11篇古海洋
  • 11篇古海洋学
  • 11篇海洋学
  • 10篇浮游有孔虫
  • 8篇东亚季风
  • 7篇底栖有孔虫
  • 6篇第四纪
  • 6篇氧同位素
  • 6篇南海西部
  • 6篇更新世
  • 5篇上升流
  • 5篇西太平洋
  • 4篇地层学
  • 4篇站位
  • 4篇碳同位素
  • 4篇海水温度

机构

  • 37篇北京大学
  • 24篇同济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南...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基尔大学
  • 1篇国立中山大学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作者

  • 53篇黄宝琦
  • 13篇翦知湣
  • 11篇汪品先
  • 7篇杜江辉
  • 6篇成鑫荣
  • 6篇赵泉鸿
  • 6篇徐建
  • 5篇王吉良
  • 5篇陈萌莎
  • 4篇王娜
  • 3篇陈荣华
  • 3篇钮耀诚
  • 2篇孟翊
  • 2篇张富元
  • 2篇苏新
  • 2篇田军
  • 2篇许建功
  • 2篇杨文瑜
  • 2篇刘传联
  • 2篇周震

传媒

  • 9篇海洋地质与第...
  • 7篇第四纪研究
  • 5篇科学通报
  • 5篇微体古生物学...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地球科学(中...
  • 2篇地学前缘
  • 1篇地球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计算机辅助设...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上部水体4Ma以来的古海洋学演化被引量:5
2005年
通过对大洋钻探1146站浮游有孔虫组合,及其表层海水古温度转换函数,底栖有孔虫堆积速率的研究,恢复了南海北部表层海水4Ma以来的古温度和古生产力变化.结果表明:表层海水温度4Ma以来阶段性降低,而冬、夏季节温差、表层海水生产力逐渐增加,时间主要发生在3.1,2.7,2.1,1.6,0.9和0.5Ma.浮游有孔虫混合层、温跃层属种含量除受温跃层的变化外,还受表层海水温度和生产力变化的影响.结合构造运动和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认为南海北部上部水体晚上新世以来不同时间的变化可能是青藏高原新生代以来的阶段性隆升、太平洋海道关闭和地球轨道参数变化作用的结果.
黄宝琦翦知湣汪品先
关键词:南海北部古海洋学海水温度
基于配置的移动应用代码精简和优化
移动通信和嵌入式计算技术的进步,大大促进了无线移动应用的发展。由于嵌入式设备的处理能力很有限,无线网络传输速度比较慢,使得无线移动应用软件的性能成为了一个倍受瞩目的问题,开发者需要对软件进行优化处理来提高软件的运行速度。...
黄宝琦
关键词:J2ME移动通信
南海演变与季风历史的深海证据被引量:79
2003年
用深海记录中的地球化学、徽体古生物和孢子花粉等多项指标,获得了东亚季风演变历史,揭示出近8,3.2,2.2和0.4 Ma等事件,证明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演变有十分相似的阶段性,主要区别在于冬季风信号的强盛;而南海南部季风变化的频谱,显示出低纬海区的特色.大洋钻探184航次还取得了南海演变的沉积证据,发现深海相渐新统,证明海盆扩张初期已经有深海存在;渐新世晚期地层有4次间断,并经历明显的成岩作用,说明是该区最强烈的构造运动;通过沉积类型和速率的对比,发现今天南海南北沉积环境的强烈差异,要到300多万年前方才出现.
汪品先翦知湣赵泉鸿李前裕王汝建刘志飞吴国瑄邵磊王吉良黄宝琦房殿勇田军李建如李献华韦刚健孙湘君罗运利苏新茅绍智陈木宏
关键词:深海沉积东亚季风
大海中的小英雄——有孔虫
2019年
在大洋中取一滴水或在海滩边抓一把沙,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如果我们足够幸运,很可能就会发现一个奇妙的有孔虫世界。公元5世纪,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埃及金字塔的石灰岩上发现一种货币状的生物化石,后来将其命名为货币虫(Nummulites),这是有孔虫第一次走进人类的视野。
黄宝琦
关键词:有孔虫大海埃及金字塔生物化石历史学家石灰岩
南海南部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与次表层海水特征变化被引量:4
2004年
南海南部~ 2 Ma BP以来的表层海水古温度估算表明 ,表层海水温度变化在更新世冰期旋回中波动比南海北部为小、保持比较温暖 ,但在长时间尺度上转换函数古水温仍然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转换函数古温度计算的低温时期并不与冰期相对应 ,表明南海南部具有独特的表层海洋演化特征 ,可能与次表层水体性质、上部水体结构等密切相关。过去 2 Ma BP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组合演化表明 ,南海南部海水温跃层呈现由氧同位素 MIS79期向~ 5 3期相对变浅 ,自 MIS5 3期向布容 /松山 (B/ M)古地磁界线附近变深 ,然后 ,自布容 /松山界线以来又相对变浅的演化过程。
李保华翦知湣黄宝琦Sarnthein M汪品先
关键词:海洋环境更新世南沙海区
早第四纪西太平洋底栖有孔虫群与大洋深层水环流演化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选取赤道西太平洋ODP 807站位(3°36.42′N,156°37.49′E,水深2 803.8m,岩心长822.9m)26.27~43.02mbsf层段中的底栖有孔虫进行研究,以便了解早更新世2.5~1.6Ma BP时期古生产力和深水环流的变化。结果显示,这一时期底栖有孔虫堆积速率(BFAR)、表生种和内生种比值(E/I)、Uvigerina spp.百分含量和有机碳百分含量(TOC%)等替代指标反映了西太平洋古生产力总体上呈现冰期高、间冰期低的特点,而其中Bulimina alazanensis的丰度变化则相反,反映了该种有可能更适合温暖、低营养的底层水环境。2.5~1.6 MaBP时期底栖有孔虫在丰度上以Uvigerina spp.为主,指示了早更新世西太平洋深层水受北部水团的控制更强。
陈萌莎黄宝琦
关键词:古生产力西太平洋
南海北部MD12-3429站位海水古生产力和溶解氧含量特征被引量:8
2017年
南海北部陆坡较高的沉积速率,为研究亚轨道尺度的气候变化提供了绝佳的材料。本次研究对南海北部MD12-3429站位(20°08.52′N,115°49.84′E,水深903m)0—35.21m沉积物中的底栖有孔虫属种进行统计,运用沉积物粗组分、底栖有孔虫丰度、特定环境下的底栖有孔虫属种含量(Cibicidoides wuellerstorfi,Uvigernia,Bulimina,Chilostomella oolina和Globobulimina pacifica)及底栖有孔虫堆积速率(BFAR)等指标综合研究MIS7期(约24.3万年)以来的南海北部初级生产力和中层水海水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该站位自MIS7期以来表层海水的营养总体呈现间冰期高、冰期低的特点,而底层水的溶解氧含量在间冰期低、冰期高,这可能受到东亚季风冬季风带来营养元素的影响。该站位水深903m,处于南海中层过渡带,本次研究的结果反映了南海北部中层水MIS7期以来营养与溶解氧含量特征。
李鹤黄宝琦王娜
关键词:底栖有孔虫中层水溶解氧含量东亚季风南海北部
南海南部普林虫与“中更新世革命”被引量:9
2004年
对南海南部ODP 114 3站 2 .1Ma以来沉积物中的浮游有孔虫群进行研究 ,发现在冲绳海槽及南海北部普遍被认为是黑潮标志种的Pulleniatinaobliquiloculata在中更新世革命 (MPR)前后对冰期旋回的响应截然相反 ;且在MPR之后的变化与南海北部和冲绳海槽相反 ,即冰期时含量高而间冰期时低 .交叉频谱分析和相位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ODP 114 3站P .obliquiloculata与全球冰量变化之间的上述关系 .该种在MPR前后冰期旋回的转变 ,可能是由于MPR之后南海南部在冰期时切断了与印度洋之间的海水交换 ,或者是冰期时海水盐度增加等因素引起的上部水体结构的重大改观所致 .
徐建汪品先黄宝琦翦知湣
关键词:冰期旋回MPR南海南部沉积物
南海东北部晚第四纪古生产力变化被引量:33
2000年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吕宋岛西北岸外 1792 8柱状样中浮游、底栖有孔虫丰度及其与生产力有关的属种含量变化的研究 ,发现该柱状样在末次冰期 (氧同位素 2~ 4期 )和氧同位素 6期时 ,浮游、底栖有孔虫丰度增高 ,高生产力的有孔虫含量也在这两个时期出现高值 ,说明此时该区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这种现象可能与冰期时陆源营养盐输入量增加、东亚冬季风增强并在此形成上升流有关。
黄宝琦翦知湣林慧玲
关键词:古生产力有孔虫上升流晚第四纪南海东北部
MIS3期南海浮游有孔虫种属分析所指示的溶解程度随深度的差异
深海沉积物中碳酸钙保存程度的变化在古海洋学中往往被认为与海水化学性质的变化以及碳循环有关.碳酸钙泵理论认为深海碳酸钙溶解程度的加深会增加海水的碱度并因此导致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降低.本次研究中我们借用浮游有孔虫种属分析对南...
王娜黄宝琦杜江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